艾香满蕲春

2018-08-11 08:32朱有前吴江华
党员生活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兴村蕲春县全镇

朱有前 吴江华

季春时节,蕲春县管窑镇艾香四溢。放眼望去,大片绿油油的蕲艾如绿毯绵延到江边。端午前后,这批蕲艾收割后,被送往蕲春的加工厂。這是蕲春县管窑镇高举党建“龙头”,纵深推进“药旅联动”战略,实施“产业兴村工程”的喜人成果。

穷则思变,蕲艾敲开致富门

管窑镇管凉村小丘陵居多,干旱严重,素有“月亮晒死田”之说。全村人口多,底子薄,集体经济“空壳子”,干部工资“白条子”,群众致富“无路子”。

十年前,村里就利用山坡岗地开荒,种过桃子、种过柑橘、种过梨子。这几年开展大棚蔬菜种植。然而,几乎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除了让部分村民熟练掌握果树、蔬菜栽培技术要领,村集体并未尝到多少‘甜头。”管凉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明雄介绍。

2015年,当蕲春县“药旅联动”战略向纵深推进的东风吹到这个边陲小镇时,管凉村党支部闻讯而动,艰苦创业的“红色基因”再次被激活,全村迅速掀起了种艾热潮。

村集体缺乏启动资金,管凉村党支部书记王大德和4名村干部、6名党员一起,凑了14万元本金,组建成立了“都得利”蕲艾合作社,以每亩300元左右的价格,从本村农民手中流转回200亩土地栽种蕲艾,再分片发包给农户管理,当年就实现了基本保本。

产业兴村,全镇齐唱致富歌

艾根变现金。一时间,管凉村“种艾经”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镇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管窑镇推广蕲艾种植的行动计划正式出炉。而在这项被称之为“产业兴村”工程的计划中,有“四个必须”显得非常抢眼。

第一,要求每个村必须至少组建成立一家蕲艾种植专业合作社;第二,每个村每年必须种植50亩蕲艾,实现逐年增加;第三,这件事必须由村委会主任负责兜底,从流转土地、种植蕲艾、日常管理、收割、出售,实行全过程负责;第四,每年必须为村集体增加纯收入5万元以上。

为推动蕲艾种植,管窑镇挤出60万元资金,为每个村免费提供蕲艾种苗,邀请农业技术人员讲解蕲艾种植技术要领,手把手指导。镇党委明确提出,凡是蕲艾种植面积达到50亩的村,除了县级药材种植奖励外,镇里再给予2万元奖励。

全镇17个村党支部直接参与管理,村集体至少流转50亩好地种植蕲艾,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贫困户精准脱贫的主打产业。

经过一年的精耕细作,每亩蕲艾的纯利润都在1000元以上,每个村集体经济都达到5万元。蕲艾,成为管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绿色银行”。

引领带动,普惠共享致富果

“这两年,全镇群众种植蕲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还吸纳了一批能人回乡创办实体,参与乡村振兴战略!”镇党委书记杨振武说道。

在管窑镇三合铺村,2017年下半年退伍回乡的青年余洋利用当地一处废旧粮站创办了一家艾条加工厂。眼下,机械设备安装到位,只等新艾收割。

从土城岗村外出打工创业多年的高志华,看到村民种植蕲艾的热情高涨,便出资兴办一家兴鸿蕲艾种植合作社,带领群众种艾,签订保护价收购蕲艾,成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领头羊”。

集体经济逐渐丰腴的土城岗村把种艾赚回的资金用到民生实事上。去年底,村集体为群众修通3公里通组水泥路,新增4个用电台区,新建便民服务大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用电难、办事难等问题。更是跳出了连续两年软弱涣散的后进村笼子,跃入全镇先进村行列。

猜你喜欢
兴村蕲春县全镇
江苏东海:开办“富民兴村贷”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兴村”之路
——崇明区新村乡的实践与探索
浙江发布首批50名省级兴村(治社)名师名单,引导村社干部
——对着学 照着做 比着干
蕲春县踏红亭
蕲春县水产局积极开展抗灾自救保发展
灵通姐姐帮你学数学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
基于RS技术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以蕲春县为例
皇城二中“同课异构”演绎精彩
两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