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3+1

2018-08-12 16:00张美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生字环节

张美芹

什么是自主有效的课堂?新课程的理念下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本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差异,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表达,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出色的表现。自主化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和能力。

自主学习“3+1”中的 “3”是指孩子们在教师指导下要做好的三项内容:扎实课前预习,让孩子带着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简化课堂教学环节,让孩子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加强课内外阅读,激活孩子思维发展。“1”, 是指教师多赏识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动力。小学低段的孩子,做到了自主学习3+1,师生就能共同演绎一曲动人的快乐学习之歌。

一、扎实课前预习,让孩子带着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说的是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想上好一节课,师生都需要做好准备。对教师而言,就是备课;对学生而言,就是做好预习。要达到预习的效果,必须让学生掌握方法。我教孩子们做好四步预习法。

第一步:把课文读正确。第二步: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同桌互读。第三步:给“我会认”里的生字标上拼音。第四步:做生字卡片,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小组内做识字游戏。这四个预习步骤是简单的,但长期坚持,效果是很明显的。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带着自己的知识准备和思维进入课堂,对于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简化课堂教学环节,让孩子有充分展示的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权威崔峦老师说过:教学环节的简化,最重要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小学低段重要的学习内容归纳起来就是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逐步学会表达。

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个学生,都具有两大天性:既好奇心和展示欲。只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展示欲望,学习效果就会提高很多。我的课堂主要包括预习展示、朗读、写字等基本环节。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预习展示,主要检查课前预习的内容:正确认读词语、生字扩词、交流识字方法。由于课前有了预习准备,所以孩子们展示时充满自信,争先恐后,识记生字的效果特别好。

三、加强课内外阅读,激活孩子思维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

课堂教学环节简化后,节约出的时间我就带领孩子阅读课外书。为了孩子早日步入阅读的大门,一年级时,除了学习语文课本,我还指导孩子们背诵《弟子规》《三字经》《歇后语儿歌100首》《古诗词八十首》等,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识字量,扫除了阅读的障碍。

为了持久地激发孩子们的读书热情,班里开展了“读书银行”活动。我建立了读书银行卡,孩子们每读一本书,都会记录在读书银行卡上面。此外,还不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孩子们介绍读过的书的主要内容。读的书多了,学生的语言丰富了,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言之有物,常常发表意想不到的观点。

四、“3+1”中的“1”,是指教師多赏识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是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本质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让他体验到成功,树立自信。鼓励表扬是很重要的。我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抓住他的闪光点进行大力表扬,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当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时候,他的生命才可以融入进去。我们交给孩子的应该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交给孩子生活的希望,创造生活的希望,征服世界的希望。所有这些,在自主有效的课堂上都能实现。

高山起微尘,千里始足下。我相信只要坚持简简简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搞阅读,自主有效课堂的构建就不是一句空话,孩子深厚语文素养的形成会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生字环节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斯诗私塾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做好课前预习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