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窑洞的老人

2018-08-13 20:05易笙
老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番茄汁老胡灶台

易笙

延安,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被世人称为圣地。

走进延安,名字带“圣”字的学校、公司、宾馆随处可见,甚至还有“圣”字牌的小米、大枣、小吃和矿泉水,一种崇高而又伟大的情愫在灵魂的深处油然而生。听课、参观、逛街,在延安好几天了,我仿佛一直是驾着红色的彩云在飞翔,热烈之余却对那白羊肚手巾、红腰带,对那八百里秦川的窑洞有了一种焦渴的向往。

傍晚,老胡、小何几个学员在我的怂恿下出了校门。穿过光洁的水泥路、繁华的店铺、热闹的街市、整齐的居民住宅和那一块块燥热的红色标语牌,我们来到了枣园村。过了村委会的旧楼就开始上坡,踏着那山间小道上的尘土,我们就仿佛从那现代的喧嚣回到了那厚重的史册里。小路从山脚蜿蜒而上,中间有一段较为平整,铺着一些不规整的石块,两边是茅草,和那种带着刺的酸枣树,到了半山腰,拐了一个弯,我惊喜地叫起来:“啊!窑洞!”

眼前是一块垂直的土壁,在山窝子里,土壁上没有一根杂草,光洁得像是用涂料刷过一样。在土壁的中间有一扇门,门的旁边有一扇玻璃窗,门和窗的上面有一个半圆形大拱,使门和窗浑然一体,看上去像是地上升起一轮太阳。门上挑着一块白色的布帘子,布帘上满是油和土的污迹。窑洞一侧有一个露天的灶台,灶台上垒着一口锅,从灶台边黑色的炭沫子看,灶台一定是存在了多年。灶台上放着几十个啤酒瓶,灶台旁边蹲着一位老人,他头上扎着一条黄不黄、灰不灰的白羊肚手巾,上身穿着一件对襟的布褂子。老人的面前有一个塑料盆,盆里盛着一些切碎的番茄、芹菜、茄子和豆角,他正用漏斗把盆子里的混合物往啤酒瓶里塞,手上、地上、盆里盆外沾满了红红的番茄汁。

“老伯,您好。”我们有意上前攀谈。“你们好,你们辛苦了。”浓浓的陕北口音,有热情,有淳朴,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官腔。“老伯,这是干啥呢?”“做番茄酱,这些酱装瓶子盖好放锅里蒸熟,能保存两年,冬天下大雪了可以当菜吃。”老人说着把满是番茄汁的手在身上擦了一把,抱着好几个瓶子放进锅里。

“我们可以进屋看看吗?”“可以可以。”窑洞宽不足三米,长不过四米,上面是粉了石灰的圆拱,顶头有一张土炕,炕上放着十分陈旧的被子、毯子和床单,黑黑的,好像从来都没有洗过。炕沿的一侧有一个锅台,那是冬天烧炕做饭用的。炕沿前的右边有一张小方桌,桌上放着一台电视机,桌后是一口大水缸,水缸上有一个水龙头,拧开也没有水,水缸过来就是窗了。左边的灶台前摆着一只木箱和一张单人沙发,正对着门,沙发上放着零乱的蔬菜和杂物。这就是老伯全部的家什和生活空间了。

窑洞里低矮窄小,我感到有些压抑,只站了几分钟,就迫不及待想出来。在窗棂上,我看到了一帧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小伙子穿着20世纪50年代的军装,透着西北汉子的刚毅和五官棱角分明的帅气。“这是我。”老汉指着照片得意地笑着,露着一口黄黄的大板牙。“您当过兵?”“是的,我曾经援过藏,参加过中印边境保卫战,现在每个月民政局给我90块钱补贴。这是我的儿女,一个在部队,一个在打石油,一个在地区当干部。”老伯指着另外一张全家福,笑容里溢满了幸福。“老伯,平时都干啥?”“玩、浇树、种菜,这是八路军种过的菜地。”老人指着窑洞面前一畦菜地说。几条垄整得齐齐崭崭,就像军人的被子,菜地不足两分,却种了十多种菜,都长得绿油油的,与旁边那些茅草、白杨树饥渴干涸的面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临走,老胡掏了一百元钱塞给老人,我不知老胡是出于對老伯的尊敬,还是出于对贫困的怜惜。“我不苦。”老伯推辞一下还是接了。离开窑洞,我们上到山顶,可以看到延安全景。脚下有一条几十年前挖的战壕,旁边一大片四季长青的松柏树,有碗口粗,一定是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种下的。松柏树面对着宝塔山、延水河,格外耀眼地挺立在方圆几十里的延安山峦上。

猜你喜欢
番茄汁老胡灶台
这样生活挺好
母亲的灶台
再补充几句
黄瓜、胡萝卜、番茄复合饮料的研制
老灶台
老灶台
跟着锻炼
家的味道“灶台吃”
番茄汁的三个生活妙用
没忘了你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