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野外作业消防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2018-08-15 00:55万春兰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消防设备管理制度消防

■ 万春兰 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

一、地勘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

地勘单位的工作性质是野外作业,范围相对比较广泛,而且没有完整的一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在对事故危险因素进行排查管理时不够重视,对所排查出来的火灾隐患部位不进行加强管理反而忽略不计。在日常工作环境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巡查人员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疏忽巡视,而且也没有制定完整的火灾应急救援预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低下,缺乏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这是目前地勘单位对人员方面管理的漏洞。其次,在机械设备及制度管理方面还存在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野外作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相关人员没有落实自身的责任,甚至对自身所负的责任模糊、不清楚,未完善野外作业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第二,工作人员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和培训不过关,如果发生火灾会导致工作人员防火自救意识不足,缺乏互助救援的能力意识;工作区域内无法识别火灾的危险预兆或者是风险识别评估未能有效预防火灾;第三,在工作期间内未能按时对工作设备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无法及时消除火灾事故隐患,最终引发火灾事故;第四,没有建立或者没有完善野外作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应急救援预案和相关的对策措施,工作人员应对火灾事故时反应力差,导致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严重;第五,没有配备消防设施,在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有效的扑灭火灾,使火灾不断地扩大等等事故发生。

二、地勘单位野外作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在进行野外作业时首先还是要在思想上起到重视,认真对待工作任务,加强日常的巡查,根据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制度体系,按时展开消防安全管理活动,加强野外作业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野外求生技能和自救互救的技能,同时工作人员要携带消防的设备设施。

(一)建立健全或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地勘单位应该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根据野外作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消防设备管理检查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工作人员了解自身的责任制,如果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与野外作业的实际情况不符时要及时更正修改,以便更好的实现地勘单位野外作业的消防安全管理。

(二)加强消防监控检查

地勘单位在进行野外作业时应该加强消防监控检查,按时对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进行排查,每日、每周、每月、每季、每年都应该制定一个检查计划,同时修订一个安全检查表,以免漏查,定期检查消防设施以防失去功效不起作用。

1.对用电设备进行检查

在野外作业过程中主要对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在安装的时候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选取型号,避免因为用电量过大导致负荷过载无法正常运行,如果在作业施工的过程中增加用电器的话就必须采取一些补救的措施,加强维修管理,增加巡视力度或者是更换新的导线等等,以防线路短路诱发事故。

2.对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查

野外作业的范围比较广泛,对于人员的管理不够集中,而且其中不乏有素质低下的作业人员,所以地勘单位应该根据野外作业的特点,加强对作业人员行为的约束和监控,严禁乱扔烟头和玩火,加强野外生活用火的管理,注意森林防火,以防发生火灾。

此外还应该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自然环境进行监控检查,以防自然灾害引发火灾危险事故。因此,根据野外季节性特点,加强季节性、特殊气候检查,及时排查风险,注意防雷,预防雷电引发的火灾事故。

(三)加强宣传消防安全教育,全面普及消防知识

为了建立健全组织和领导的机制,促进改善消防安全的漏洞,以消除人为风险产生的事故。加强地质勘查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劳动者消防安全素质还有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教育和良好的宣传,因此地勘单位应该加强宣传消防安全教育,健全培训教材中涉及到消防安全的内容,比如火灾现场如何操作的消防宣传典型案例,增强培训力度,建立考核制度,建立“群预防,组管理,共同管理”促进野外作业的消防安全。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站的主题和其他媒体进行宣传消防知识。在对野外作业的消防安全教育进行宣传的同时还应该进行培训,细化训练内容加强训练方法,而不同阶级的作业人员培训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主要是侧重点不同,所以必须在地勘单位野外作业的现场操作过程中详细的说明消防管理特性。首先要摒弃以往传统单一的培训方法,应该结合案例进行教学,培训模式要不断地加强改进、创新,比如增加模拟真实演示和实践实习以及其他实用的各种操作,增强培训教学的互动性,相互学习,相辅相成。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培训测试的有效性,根据考核制度来验证作业人员消防培训是否合格,创建人才培养的档案,增强培训管理力度。

(四)及时辨别火灾风险,提高应急救援管理

尽可能全面地做好辨别风险的意识,在消防安全评估的情况下进行工作,作业现场应该以确定完成火灾风险评估工作为标准,在该事故领域开展具体的灭火工作。加强野外作业工作区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实现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全面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是全面的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进行分析探讨,确定救援方案,规定工作人员应该履行的职责和应该执行的应急措施,做成一份书面的报告,并加入图表以便人员理解。同时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还应该结合综合预案、现场预案,与地勘单位的工作体系、运行模式、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和消防设备设施,与这些相互衔接起来。按时进行消防演练,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演练的逼真性,模拟火灾现场,使参演人员更加真实的感受到火灾的危害性,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五)配备消防装备器材,及时有效扑救火灾

为确保野外作业的消防安全,必须在作业现场的员工简易宿舍内外安装手提式的灭火器、绝缘服装、防毒面具以及救生绳子,同时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一些消防设备,比如推车式大型灭火器、消防斧等等拆除设备。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定期检查消防设备设施,例如灭火器、救生绳、防毒面具、隔热服,以确保可以正常使用。

(六)建立一支临时消防队伍

在发生火灾时,一支效率高、速度快和技术强大的消防队将成为扑灭火灾初期的最佳对策,管理控制火灾同时还可以降低人员的伤亡率以及单位的财产损失。消防队伍应该着重建设,在工作人员当中选出消防安全意识较高的人员、负有责任心的人员、具备良好的自救与互救技能的人员以及懂得灭火技巧的人员组建队伍并加强训练,发放消防设备,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活动,加强野外防火知识,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可以及时响应,使用灭火设备扑灭火灾事故。因为地勘单位在进行野外作业的时候离城市和119比较远,交通也不便捷,为了做好充分应对突发事故的准备组建一支临时的消防救援队伍是必要的选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地勘单位野外作业的消防安全管理领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所以,应该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识别互相联系起来预防事故发生,在完全分析了解了火灾事故的风险因素时要及时改进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对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部署必要的消防设备,加强消防紧急救援措施,定期进行作业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检查等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使地勘单位野外作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标准化和制度化。该文章对地质勘探单位的野外作业中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有很强的针对性,为以后的地质勘查单位野外作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具有特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林顺根.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引发因素与预防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362-363.

汪翊飞.浅谈电气火灾的成因与防护[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34-36+39.

巫春雄,张树雄,翁振明.森林防火问题与措施简析[J].绿色科技,2013,(01):76+78.

猜你喜欢
消防设备管理制度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备设置与控制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基于射频技术的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消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