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演唱中的歌唱意识

2018-08-15 11:18李琴
教育·学习 2018年5期
关键词:指挥协调意识

李琴

摘要:意识对人体有两种指挥方式:直接指挥与间接指挥。直接指挥的意识称之为直接意识,间接指挥的意识称之为间接意识。正确的歌唱是意识对人体的直接与间接的指挥艺术。正确的歌唱需要直接意识与间接意识对人体指挥的协调统一,本文从积极的意识对人体指挥的熟练性以及相关肌肉的锻炼来阐述意识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意识是正确歌唱的灵魂。

关键词:意识;直接;间接;指挥;协调

引言

每个学习声乐的人都在寻找正确的歌唱方法。古往今来,什么是正确的歌唱方法成了讨论不休的话题。因为歌唱的无穷魅力与抽象性而使得它更笼罩了神秘的气息,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是非常具有前景的一项课题,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从意识对人体能动性谈起,通过对呼吸、声区、共鸣、音量、音色等等歌唱内容的涉及,力求简洁明了的阐述正确歌唱的内涵,由于语言的局限性,抽象的含义只能用形象的词汇来形容,希望对正确歌唱方法的研究有突破性的帮助。

一、意识对人体的直接指挥与间接指挥

人是由意识与人体构成的,人的行为也是由意识指挥人体来完成的。那么,人的意识对人体的指挥方式是怎样的呢?在此我并不谈及意识具体是如何指挥人体来完成各种行为的,那是人体科学的理论范畴。我主要阐述的是意识对人体的指挥方式,以便解读后面我在论述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

1.直接与间接指挥人走路、跑步、打球、游泳、吃饭等等行为都是由意识指挥人体来完成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意识直接指挥身体各相关部位做各种相关动作来完成各种行为。人在悲伤时身体的抽搐、落泪;兴奋时,血液循环的加速,心跳的加快;紧张、愤怒是身体的颤抖;打哈欠,呕吐等行为都是由意识引起的人体行为。这类行为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意识获得性的得到某种特定的刺激或感觉从而引发的人体的行为。我称之为意识对人体的间接指挥。

2.正确的歌唱是由直接指挥与间接指挥共同完成的正确的歌唱方法是什么? 正确的歌唱中除了呼吸与吐字是直接指挥外,其他的方面都是间接指挥来完成的。呼吸在生理活动中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加以控制,而歌唱中的呼吸(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呼,因为目前未涉及相关内容,暂且用呼吸来代替)是由意识直接指挥呼吸系统来完成的。吐字则是由意识指挥舌、嘴唇、下巴等相关部位与气息以及声带的振动配合来完成的。歌唱中声带的振动及变化,音色的显现及改变等等这些运动、显现及变化既然不能让直接指挥来完成,那么它也不是条件反射的结果,那么它肯定就是由间接指挥来完成的。

二、正确歌唱所需要的两种意识,意识是正确歌唱的灵魂

1.直接意识与间接意识

直接意识是指直接指挥时的意识。间接意识是指间接指挥时的意识。在前面对意识以及直接指挥和间接指挥已经有了较详细的论述,在此就不再重复了。

2.正确歌唱所需要的直接意识与间接意识

呼吸和吐字是由直接意识来指挥完成的,音色、音高、声区的协调统一、气息、共鸣等等都是间接意识來指挥完成的。

三、正确歌唱中直接意识与间接意识的协调统一

1.关于呼吸的意识

呼吸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机能,那么究竟正确的歌唱是怎么呼吸的呢?正确的歌唱中的呼吸其关键在呼的艺术,而不在与吸。“我忠告你要极为注意的不是气息的吸入,而是对它的计划使用。——欧内斯廷"舒曼—汉克” 也就是说关键在直接意识控制气息呼出的艺术,人体的呼吸系统就象个橡皮囊,当挤出空气后松开力量,它自己就会反弹回原状。那么在歌唱当中就不需要人为的吸气,“吸气的技巧是要象说话一样,是下意识的。——杜瓦” 人为的吸气会使得气息僵硬,“歌唱时,吸入的太多空气会使喉咙、横膈膜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处于紧张状态。——拜罗” 破坏正确的歌唱。“当学生过分呼吸——自觉时,他们很少能唱得好。——威尔逊” 这道理无法再进一步解释了,我是经过亲身反复体会以及对各种呼吸理论进行研究思考,以及从老师那里获得的知识中得出的道理。另外,在歌唱前,呼吸是处在一种生理的状态,在气由呼转吸的当口,控制住气息使之暂停运动,等到吸气所需时间符合对歌唱的要求是再把力量松开,这时气吸进来再呼的时候正好与歌唱的需要吻合,也就是说在歌唱前要对呼吸有个控制。在歌唱中间换气的时候也是这个道理,需要控制呼吸,如果松开呼气力量,而自然吸气后不能与音乐所需要的歌唱相吻合,就也要在松开呼气力量前暂停呼吸,等到恰当的时候再松开力量,自然吸气(这也是不加控制的)。这就是我认为正确的呼吸的理论。“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艺术,学生也就算走上了可观的文艺高峰第一步。——P.M.马腊费奥迪”

2、关于吐字的意识

无论是世界上哪种语言,吐字都是舌头、嘴唇、下巴等部位的运动再加上气息与声音的配合完成的。 “不应该认为嘴张大了喉咙也会同样打开,如果是一位在艺术上造诣较深的人,只须依靠呼吸的一点力度,而不需要使人察觉到张大着嘴。——P.M.马腊费奥迪” 下巴在吐字中对吐字有重要的影响:在发“a”元音是,如果下巴张的太小,就变成了类似“e”的元音了,再小的话就变成了“i”元音了。经常有人说要把“i”“e”半元音开口来唱,真不知道开口怎么能唱出来标准的元音来!各种元音的发音都源与自然,发“i”元音是,下巴张的很大,舌头不能远离上颚,然而下巴又是和舌根连接在一起的,这样一来,舌头与下巴之间的拉力很大,必定导致舌头与下巴的紧张从而影响发声。“把嘴张的太大是最普遍的错误。——海伍德” 如果舌头远离了上颚,那么虽然紧张的问题解决了,但是音已经不是“i”元音了。所以,下巴的张开幅度要根据要发的元音来要求,不能一律张大。嘴唇要始终与下巴配合好,根据发音需要来咬字。下面重点谈一下舌头的问题,因为它在歌唱时出现的问题比较大,也是声乐界历来争论的重要问题。首先,舌头有两种运动方式:一种是舌头做伸缩运动;一种是舌头做形状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点类似与捏橡皮泥。舌头在咬字中是用的它的第二种运动方式也就是做形状的变化来完成咬字的。在歌唱中舌头咬字是不仅与发音准确性有关,而且也与正确的发音歌唱状态有重大关系。在日常说话时,喉结一般处于自然的状态,舌头处于一种习惯的咬字位置。当歌唱时,由于舌根与喉结相连,所以当喉结下沉时,舌头也要随着喉结下沉才能与喉结保持自然松弛的状态,再通过舌头的形状的改变来进行咬字。但是往往人们已经习惯了喉结在自然状态下舌头在口腔中的咬字位置,一旦喉结下沉,舌头还保持着原来的咬字位置咬字,但是舌头却因喉结的下沉幅度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力,这就造成了发声器官的紧张,影响正确发声。通俗唱法比较贴近说话状态,所以舌头咬字对发声影响不大,但是民族唱法由于喉结的明显下沉,舌头咬字对发声已经构成很大影响了,而美声由于要求喉结做最大幅度的下沉,所以舌头咬字对发声构成的影响最大。这也是人们说美声难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在。在正确歌唱中,舌头应该随着喉结运动自由的伸缩(这种伸缩也是不加控制的),舌头之做形状变化来咬字才能配合正确的歌唱。

3、声区的统一的意识

声区的概念,最早是由19世纪意大利著名声乐学者和声乐教育家埃米·加尔西亚(M· Garcia)首先提出来的。他在他所著的歌唱艺术和《关于歌唱的几点指示》中,把人的歌唱声音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声区,从而建立了声区划分理论。虽然后来有些声乐学者对他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甚至否定他的观点,但声区划分观念作为科学声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被众多的声乐学者和学派所接受,例如意大利美声学派至今仍把声区划分理论视为声乐教学(什么是声乐教学?)的基础理论和重要原则之一。

关于声区的具体划分方法,目前世界声乐学界流行着多种观点。有的人继承了加尔西亚的理论,认为人的歌唱声音可分低、中、高三个声区;有的人认为只有高低两个声区,中声区只是二者中间的过渡;有的人甚至认为只有一个声区。我们无意对这些观点详加评判,我们认为,人的歌唱声音表现为三个声区是一种客观存在。实际上,在歌唱活动中,随着声音高低、强弱的频繁变化,人体的呼吸、发声、共鸣器官,也必须随时进行复杂而微妙的调节。

人们一般把音域分为: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如果单纯从声音上来划分,我还赞同。但是如果在唱法上来分为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那我就要反对了。我认为唱法上只有一个声区,“歌唱嗓音在正确发声时是没有声区的,根据自然规律,嗓音——它的整个音域——是只由一个声区造成的。P.M.马腊费奥迪” ——那就是混声区。有人谈到换声点的问题。至于这个名词我认为到没有什么,关键是怎么去理解。其實是因为唱法有问题才会出现所谓的换声现象(唱到某个音时有困难,或者产生破裂)也就是说有换声点的出现。如果把换声点当成歌唱的一种必然从而加以解决的话那就错了。声区的统一问题其实包涵了所有正确歌唱中的间接意识。当从低音长到高音时,每个声音的振动,共鸣的比例,真假声的比例都不同,其实它们是由间接意识指挥人体来完成的。

⒈在歌唱中始终保持一种“坚实”的意识,“坚实”其实是意识的一种感觉,“还有一些人,接受了‘歌唱的秘密靠前靠前再靠前的概念,而拼命的追求靠前,结果唱出来的却是白声,可见靠前的‘内感觉和歌唱需要靠前的‘外感觉不是一回事。——潘乃宪” 就象意识受到各种力量而产生的一种稳定感。象打哈欠时的意识状态,也象呕吐时的意识状态(这就是语言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把想要表达的思想完美的表达出来,甚至完全不能表达出来,只能形容再形容)。

⒉ 根据唱法的不同,使腔体打开的大小也不同,这种腔体的打开直接体现在喉结的下沉的程度不同,美声唱法要求把喉结下降到最低(当然不是强制),“声音响是音‘质的强化,不是腔体的撑大。——潘乃宪” 所以腔体要打开最大,这种腔体的打开也是由间接意识来完成的,具体意识感觉就象:流口水的傻子笑呵呵时的样子。在这种状态,打哈欠时也有这种感觉状态。现在想想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多老师都要学生找打哈欠的感觉了。这种意识状态也是一种意识上的感觉,而不是身体上的感觉。以上两种意识感觉在歌唱时要贯穿始终的,特别在换气的时候,这种感觉也不能丢失,不能到唱的时候再重新建立这个感觉状态。因为建立这种感觉状态需要时间,而换气的时间一般不够去建立这个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对吸气有很大帮助,所以不能丢失。除非中间允许换气的时间很长,足够你去重新建立这种状态,而且足够到你能把这个状态建立好了再吸气,而不是只够边建立边吸气,那还可以重新建立,但是如果从连贯以及锻炼的角度来考虑也还是保持着比较好。这就是所谓的“歌唱状态的保持”。

⒊声音真假比例也是由间接意识来指挥完成的。由于歌唱能力的限制,人总是从中音向高低音扩展时,真假声比例可调范围越来越小,在中音时,声音可以从真声占绝大部分假声站绝少部分的音到假声占绝大部分真声占绝小部分内任意调配,而越往高低走,这种变化越受限制,最后到最高音和最低音时,真假声比例只能各占一半。控制这种变化的意识感觉就象是外向与内向感(找不到更为合适的词来形容这种感觉了),“外向”时声音明(真声比例多)与“内向”时暗(假声比例多)一样。

⒋音量与音高及真假声比例的关系从中音开始向两头走,音量的最大量是递减的。而且在固定音高上,音量的可调范围还与真假声的比例有关系,如果真声比例大,音量最大量和最小量就比真声比例小的音量最大量和最小量大,依次类推。所以在正确歌唱中,掌握自己的歌唱能力,再根据歌唱能力对声音的限制,客观的做好对声音的运用,才能唱出在自己水平之中最好的声音。

四、歌唱水平提高的关键

1.意识对人体控制的熟练性 俗话说“熟能生巧”,人的直接意识与间接意识对人体的指挥随着磨练的增加,人对声音的驾驭能力就在逐渐增强,歌唱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正确歌唱相关肌肉的锻炼问题 用正确的方法歌唱,相关的肌肉就会逐渐强壮,对歌唱的支持就会愈加持久,发音能力也会加强。

3.歌唱水平提高的其他方面 除了单纯的技术性的熟练与提高以外,个人的艺术、文化、道德修养的提高,以及阅历的丰富等等都对歌唱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把歌唱水平提高,要好注重个人素质的加强。

结 语

正确的歌唱方法的本质就是意识对人体的指挥艺术。理论是需要经过实践的反复论证才能证明其正确性,可行性的,但是对歌唱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歌唱与其说是生理过程,不过说是思维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晋玮、李晋瑗编写《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

[2]赵淑云编着《走进音乐——歌唱艺术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3](美)维克托、亚力山大、菲尔兹着《训练歌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猜你喜欢
指挥协调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大型交响乐团表演中指挥的作用分析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复杂天气情况下空管指挥工作分析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
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