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混合式学习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18-08-15 10:13何晓萍杨钰梅鹏飞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8年5期
关键词:动态分析混合式学习聚类分析

何晓萍 杨钰 梅鹏飞

摘 要:混合式学习结合了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特色,是高等教育变革研究的重要主题。本文借助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以CNKI数据库的中文核心、CSSCI期刊为信息来源,对国内五年来研究混合式学习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CiteSpace;聚类分析;动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9-0007-07

一、引言

混合式学习来源于英文“Blending learning”,是国际教育技术界深入分析日益普及“网络化教育”后,提出的一个新的学习概念。2003年在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何克抗教授首次正式提出和倡导“混合式学习”。并界定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2016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提出:混合式学习的广泛应用将是未来一两年极有可能影响高等教育变革的短期趋势之一。[2]因此将混合式学习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客观揭示的外表特征有助于系统地了解混合式学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关键词聚类和主题动态的内在特征分析有助于高等教育变革的实质性研究。

二、相关研究

1.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样本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的中文核心期刊和 CSSCI期刊,检索时间限定为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以“混合式學习”为主题词,共检索到文献221篇,去除非相关性文献4篇,得到相关文献共计217篇。

2.研究工具

本文使用的研究工具为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团队开发的CiteSpace 5.0,它是一款基于Java平台开发的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基于引文分析的图谱原理和信息可视的技术基础,将引证分析和共引分析综合起来,以信息可视化和可视分析为手段,将大量抽象的文献数据转变成直观的科学知识图谱。[3]以便客观分析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其对应的知识基础。

三、数据分析

1.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及时间走向

由CNKI平台直接导出“混合式学习”研究文献发表的数量及趋势,如图1所示。再将获取的文献按年份和数量输入Excel表中,得出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图,如图2所示。

由图1可见,有关“混合式学习”文献的年度发表量呈上升趋势,从2014年开始文献数量显著逐年上升。研究文献发表数量趋势图表明,混合式学习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由图2可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混合式学习研究相关文献,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逐年递增。2013年文献发表量为35篇;2015年递增为47篇;2016年发表量多达60篇。由此可见,我国重要刊物一直关注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

2.研究作者与机构

(1)研究作者

通过对发表文章的作者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在混合式学习中的重要研究者和学科带头人,从研究者的代表作中可以得知本学科研究的知识基础,掌握本领域研究的学科信息动态。

在CiteSpace中选择节点类型为“作者(author)”,运行完成后,绘制出相对应的研究作者分布图,如图3所示。

将作者及其发表文章数量以三线表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在混合式学习中的主要研究人及其文章发表数量。如表1所示。

结合图3和表1分析,何克抗教授和王志军博士在“混合式学习”研究领域发表文献数目较多。何克抗教授作为学科研究的领军人物,研究领域主要有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化教育、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逐渐转向以B-Learning为标志的混合式教育思想,在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王志军、胡勇等其他学者在“混合式学习”领域中的研究中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研究领域主要有远程教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数字化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和教学评价等。

(2)研究机构

在CiteSpace中选择节点类型为“机构(institution)”,算法选择关键路径 ( pathfinder) 算法,数据抽取对象为top50,设置时间区间 ( Time Slicing) 的值为1,分析时间为2012-2017年。运行完成后,绘制出有关所选文献的机构分布图,如图4所示。

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混合式学习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分布和主要研究力量。本文对研究机构分布图进行整理,并以相应的三线表进行呈现,得到研究机构的文章发表数量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情况,如表2所示。

结合图4和表2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和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发文数量最多,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最大,学术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紧接着是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与外国语学院等。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注重课程开发理论以及中外教育技术发展等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则注重教育领域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研究。

通过图4、表2可知,在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中排名靠前的多是师范类院校,且多注重“混合式学习”与课程设计、教学或学习之间应用的研究。

上述机构在研究中均做出较大的贡献。但从表2可以看到,各个机构之间的中心度为0.00,表明研究机构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这就提示我们,各个机构间应该主动交流,实时了解最新研究动态,互通有无,缩短差距,进而提升我国混合式学习研究领域的水平。

3.关键词共现分析

在CiteSpace中选择节点类型为“关键词(keyword)”,运行完成后,绘制出高频次、高中心度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图中,每一个节点为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圆环越大,表示关键词共现的频次越大;圆环上的年轮色由内及外依次表示由远及近出现年份、厚度与相应时间区间引用的次数成正比;深色圆环的节点为热点图谱中的关键节点(中性度高于0.1)。[4]如图5所示。

将其左边界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关键词频次排列表、关键词中心性排序表,如表3、表4所示。

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能够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都处于图谱的中心,在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图5结合表3、表4,可以看到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出现频次最高且节点最大,与此匹配较为紧密的关键词有Mooc、教学模式、混合学习、翻转课堂、教育信息化、在线学习、教学设计等。通过对共现关键词的梳理整合,不难看出研究热点主要为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教学设计。随着混合式学习理论研究的逐渐发展,混合式学习的应用更加广泛与多元。

4.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CiteSpace中选择节点类型为“关键词(keyword)”,在运行界面上先点击相关功能按钮,得出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图。其中包括243个节点、403条连线、38个聚类,如图6所示。

对界面左边的数据进行整理,制作成关键词聚类表,其中最高的中心性关键词是“混合式学习”,如表5所示。

通过图6和表5的数据分析可知,混合式教学设计、混合式学习资源建设和混合式学习评价,是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所聚类的研究领域。

(1)混合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利用系统的方法有效地对教学计划进行制订、执行和评价,如今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混合式教学设计就是把各种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李晨[5]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导学案教学设计,以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并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和质疑。菜单式的导学案便于学生利用混合式学习方式建构知识,使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较好地结合。马汉达[6]利用信息技术将混合式学习的思想应用到高校实验教学,构建了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突破学生实验的时空限制,实现高质量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的真正开放。章艳乐[7]在借鉴前人有关BL和CL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广域网、局域网自主学习平台和QQ通讯软件,设计出“大学英语课内外一体化学习模式”,教学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方面都具有显著作用。张其亮[8]基于Moodle平台对“计算机基础课”进行课程设计,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方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关系。黄义娟[9]提出,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及风格,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

(2)混合式学习资源建设

教學资源建设是指在进行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标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制订详细的课程教学计划,并根据教师的课程具体实施制作相应的教学资源。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学习注重在学习中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以优化教学效果。

毛灿[10]以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学习资源。集体、学习小组课前阅读网络课堂展示平台所提供的教学材料,课上以不同的视角展示PPT资源,课下以课程论坛的相关话题跟帖讨论,以不同形式丰富和拓展了学习资源。从而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包林霞[11]整合传统教学环境和网络学习资源,制作微课,设计在线测试、在线答疑模块,为课堂信息的有效传递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个性自主安排学习活动,课前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练习模拟任务。课间利用在线答疑模块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解决学习问题。课后教师通过网络评价学生完成的阶段任务,来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刘亚娟[12]通过后台管理,上传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将传统教学内容转换为一个学习主题或单个知识点以微课程形式呈现,学生通过微信客户端直接进行课程的预习、复习、源代码的查询、疑难问题咨询等,高效、便捷地完成课程学习。

(3)混合式学习评价

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始终贯穿于混合式学习的评价和反馈之中。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生在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方面进行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准备状况。学习过程评价是对学生在课堂上及在项目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学习结果评价是对知识与能力、过程及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反馈、修改,以进一步优化学习。评价主体由“教师评价”转向“学生自评+他人互评+教师评价”综合评价。

亓小宇[13]针对课堂的不同内容、所得到的不同学习结果进行不同方式的讲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考核学生的参与表现,对研究性学习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协作学习表现及学习成果展示进行评价。学生则针对小组学习及组间讨论的自我表现,展开自评与互评。从而督促学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全身心投入到各学习阶段。

张敏[14]利用过程性评价,让学习者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上传作业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测。学生间通过论坛、QQ、MSN、E-mail等形式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则通过学习跟踪模块对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作业提交情况等进行记录,实时监督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度和效率,根据在线学习的效果诊断和教学反馈,适时调整学习任务。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协作学习精神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陈纯槿[15]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比混合学习、纯粹的网上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学习三种学习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与传统面对面授课学习相比,混合学习合并效应值明显更高,而且达到了统计显著性。说明混合学习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比混合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纯网上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的平均效应值,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混合学习相比纯粹的网上学习与面对面学习,对学生产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更积极且显著的影响。其中对大学生群体而言较适应混合学习和纯网上学习方式,而传统的面对面接触学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5.研究主题动态分析

在CiteSpace聚类视图界面中,选择“viulisation”下的“Graph Views”中的“时间线(Timeline View)”选项,可以得到研究主题时区图谱,如图7所示。

通过Citespace 绘制研究主题时区图,可以直观呈现混合式学习研究领域发展的走向,其内容的整合主要包括混合式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方式、混合式学习环境、混合式学习应用等研究。

(1)混合式学习理论

混合式学习是由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构成的多元理论。2003年祝智庭首次将混合式学习概念引入国内,随后国内众多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了探索与阐释。祝智庭[16]: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何克抗[1]:“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李克东[17]:混合式学习实质是基于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混合,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传统面对面学习与在线学习的混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混合。随后的研究者在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应用等方面继续进行探讨。上述学者的探讨为混合式学习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混合式学习环境

混合式学习环境是指由数字化硬件设备、软件资源构建的学习环境。陈琳教授释为:指课堂学习与基于信息技术手段开发的网络平台相结合,它使课堂学习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以促成学习者解决问题合作反思,最终达到有意义的学习。如今,多媒体计算机、互动式电子白板、网络平台等多种信息技术设备逐步融入课堂。

黄天娥,李兰皋[18]借助 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课程信息资料以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教案,营造一个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几年出现的新型学习平台与学习环境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薛文玲、李战军[19]将MATALB软件和Blackboard平台引入课程教学,利用MATALB可视化图形界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将课程的所有资料上传到Blackboard平台,并在平台的讨论区设定有关课程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分组,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实现多种学习环境、教学内容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杨彦军[20]Tower平台为课堂学习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课前学生通过教师上传的相关文献提前预习,直接利用在线文档编辑功能保存资料。课间小组成员可随时登录Tower平台,利用平台上的一些资源进行讨论。课后各小组把录音资料转录,结合课堂学习完成小结,上傳至Tower平台。教师和小组在Tower平台上对问题发起新的讨论,延伸课堂学习的时间,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3)混合式学习方式

混合式学习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有机结合。学习方式主要涉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来实现学习目标。叶伟剑[21]以任务单元为中心,将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混合教学,学生主要以小组的形式,按照确定任务、制订计划、自主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总结评价的流程进行学习,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解决了师生交流反馈时间不足、实践操作生疏等问题,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李逢庆[22]教师将制作好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在线配套课程资源上传至学习平台,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相关内容,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相关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遇到相关困惑及建议提交至学习平台,教师则利用网络交流工具,与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的交流与反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指导,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协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或团队将探索、发现的信息、学习材料等与其他成员共享的一种学习策略。胡勇[23]按照知识和能力对学习者进行异质分组,通过网络平台,继续课程内容的学习和讨论,小组成员具有共同的任务目标,因此,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高,情感交流更密切。从而提高小组成员的协作技能和学习体验,增强学习者的协作意识。姜双林[24]将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成员相互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建立班级课程QQ群,教师带领小组成员录制面对面课堂中不讲授的相关教学视频,传至群中,并鼓励学生在群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分组协作学习,扩大了每个单位获得的资源,增加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提升了教学效率。目前,协作学习广泛应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学习模式。

(4)混合式学习的应用

混合式学习涉及学校中的应用、教师专业发展、企业培训、成人学习等方面,其中学校教育应用所占比重最高,是混合式学习研究的重点。混合式学习统筹线上与线下学习、自定步调学习和实时协作学习的优势,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优化了教学效果,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双赢的局面。

吉兵[25]学校加强电子信息技术设备的支持,挑选出典型的学习材料,完善在线系统学习资源的构架。教师根据学生的课题研究范围制定相应的课题任务,提供良好的规划。学生随时从在线交流系统中,获取资源,学习各方面的课题知识,完成课题任务。并围绕课题任务搜集相关资料,为面授讲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依据教育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过程。龙雪梅[26]采用课件、辅助教学网页、建立班级QQ群等媒体资源进行课程导入,课堂中运用课堂讲授和网络学习交叉结合的方式,讲解课程基本知识、重点,锻炼学生操作动手能力。选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网络学习则采用小组讨论形式,成员自由结合。

在专家远程指导和本校辅导员的引领下,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校本研修式学习。金彦红[27]参培教师登录网络培训平台,使用网络课程平台搜索相关资源,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模块的学习。在原有的专家讲、学员听的基础上引进参与式学习的理念,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学习,并逐步形成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校际协作学习共同体,增强教师与培训专家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四、总结

研究文献从发文数量显著上升的趋势来看,混合式学习大有可研空间。理论上注重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特征以及意义价值的深层次探究;应用研究上比较注重“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或学习方式方面。

关键词聚类分析和研究主题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设计、混合式学习资源建设和混合式学习评价等是主要研究领域;混合式学习理论、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与多元;混合式学习的广泛应用是当前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5-10.

[2]NMC《地平线报告》2016(高等教育版)发布[EB/OL]. http://www.sohu.com/a/59087772_315935.

[3]Chen,C..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6(3):359-377.

[4]何晓萍,江毅,万昆.基于Web of Science的MOOC研究可视化分析[J].现代情报,2015(8).

[5]李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导学案编写探析——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6]马汉达,张建明.高校混合式实验教学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

[7]章艳乐.基于BL和CL理论的大学英语一体化学习模式实验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5).

[8]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32.

[9]黄义娟.混合式学习在大学听说教学中的汉英对比应用研究[J].语文建设,2016(36).

[10]毛灿,杨小洪.分布式教学范式对集体智慧的激发[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11]包林霞,史二颖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交互式平台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6).

[12]刘亚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设计研究[J].教育探索,2016(8).

[13]亓小宇.“卓越工程师”培养视域下的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15(17).

[14]张敏,米海英.混合学习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4).

[15]陈纯槿,王红.混合学习与网上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4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16]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30-35.

[17]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18]黄天娥,李兰皋.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

[19]薛文玲,李战军.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优势[J].教育与职业,2013(23).

[20]杨彦军,江吉林,江毅.Tower泛在接入环境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9).

[21]叶伟剑.混合式学习促进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3(29).

[22]李逢慶.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9).

[23]胡勇.在线协作学习对感知学习的影响[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3).

[24]姜双林.基于Photoshop课程的高职院校生态化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33).

[25]吉兵.远程教育中混合式学习模式转型发展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7(2).

[26]龙雪梅.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校文检课教学实践探索[J].现代情报,2013(3).

[27]金彦红,徐斯佳等.网络环境支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2(8).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动态分析混合式学习聚类分析
基于污点传播动态分析的Android安全系统研究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会计准则改革动态及相关研究
据题类析高中物理动态问题的部分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