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018-08-16 23:54陈君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

陈君

【摘要】语法学习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是困扰学习者与教学者的主要环节。在目前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部分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受到语法知识自身的特点限制,加之当前教师教学工作稍显刻板,语法教学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推进发现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去探索知识、寻找乐趣,是推进教学改革发展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知识;发现教学

语法知识是一门语言学科的基本架构,但也正由于这种框架性,导致语法过度繁琐与拗口。通常情况下语法的教学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教师说教来完成的。事实上,在教学中尝试发现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是推进教学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即针对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展开分析,进而探索发现教学法运用的意义及策略。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对我国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观察与反思,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弊端,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了许多年,但是在语法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思路中,或者说如何推动语法教学的发展仍需进一步探索。笔者对当前初中语法教学面临的困惑进行整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就教材而言,以当前被普遍使用的仁爱版教材为例,多年来对教材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加关注到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增加了该部分的内容,教材形式、内容上也都更为活泼了。然而也正是这样的革新,形式上的新变却对语法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困扰,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听说比重,却减少了读写的比重,进而在无形中影响了语法知識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甚至在新教材中语法知识较老教材还少;由于教材中语法概念及练习较为单一,学生对于一些语法知识的理解存在障碍,甚至连一些基础的语法、词型、句型、分词等都分辨不清;最后,在学生语法知识薄弱的前提下,学生对语法运用能力,或者说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薄弱,在具体的语境中不知道如何选择、如何运用。

其二,就教师教学思维而言,尽管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发展多年,但是真正在教师脑中的教学思维依然需要不断改革。加之语法课程长期都处于英语学科的内涵性内容,不是外化的单词、阅读等,教师在教学中本身经验就稍显匮乏。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打开思路,甚至没有明确的思路。加之语法本身就是支撑语言的“地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更多的希望学生像背化学公式和数学概念一样去记忆语法知识,但是忽视了学生的运用能力,导致语法教学发展缓慢。

二、发现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

概括而言,发现教学法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去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的学习方式。发现教学法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思想而展开,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规律和学习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以探索的空间。在运用发现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对学生使用概括性、指令性语言,而是尝试将客观真实的例证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与探索;避免过多的总结,而是将总结的机会留给学生。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能够使语法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输出与接收的环节,而是学生自我发现、自主讨论的一个过程。

在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具有如下积极意义:其一,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凭借“直觉思维”,其本质是通过影像或者映像的直接刺激而形成的,是不经过教师的语言的提示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英语语法的学习能够更多的关注到学生的自主探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记忆能力。在这个大量资料呈现在学生眼前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成长的过程。其二,发现教学法关注到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生视为学习的绝对主体,这也正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能够逐渐帮助师生角色的转变,推进课程改革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需要考虑如何将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而不是如何使学生记住这些知识。其三,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学习过程中的提取信息的能力,是一个兴趣与结果、知识与过程并收的方式。

三、发现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发现学习的呈现阶段。发现学习的呈现过程,是发现学习的开始阶段,也是主体阶段,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环节。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调整自身定位——不能直接将知识告知学生,而是学生探索知识的陪伴者、引导者。在知识的呈现过程中,需要将所需的素材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展现的过程要直接,并且尽可能的丰富。而作为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尽可能的将教学过程进行丰富。在知识呈现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所要呈现的是“原始的资料”,由此这个资料的来源就不再限制于教材或者是常规的阅读材料,经典的电影台词、歌曲歌词、戏剧台词以及名著原句等都可以作为素材,以丰富课堂。例如经典名著《哈姆雷特》中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is a question”可以用作学习不定式的材料;歌曲“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可以用来引入分词的学习;而英语谚语“Given an inch,he will get a milk”可以用来引出分词的学习。除了内容的丰富,教师也可以尽可能的丰富呈现手段,如借助多媒体直接展示出材料的视频片段等。直接的呈现,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发现。在发现学习的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共同探讨知识,通过相互启发、相互探究总结出隐藏在知识背后的语法规律,寻找到应当掌握的知识点。由于发现学习的过程,就是由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要将原始的资料呈现给学生,更要调动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热情,激发学生思考。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提示,但是不能给学生总结性语言。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之下,逐渐寻找到概括的方向、探索的动力。鼓励学生结合成为学习小组,通过自主的讨论得到知识;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启发,英语学科本质上还是人文类学科,在学习与阅读的过程中,不同学生会有自己对知识点、对阅读素材的独特理解,只有大胆的表达,说出自己的观点,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发展。

3.发现学习的强化阶段。当学生经过了感性的认知与理性的讨论归纳之后,已经对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此时印象的形成时间较为短,在很多问题是也存在着模糊的现象,此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强化练习,帮助学去巩固相应的知识,最终夯实基础,或者说帮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推理过程。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练习题,题目不宜过多,20道左右,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但是形式要尽可能丰富,拓展学生的视野。当然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进行评比,最终答题正确率高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能够使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增加学习乐趣。

4.发现学习的具体应用阶段。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的是,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为了运用语法,为了获得更多的语法知识,而不是单纯的去为了背诵什么。在学生通过自主的去发现了英语语法知识之后,教师要进一步的为学生创设练习——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英语语言环境氛围之下,主动去思考自己每一句话应当如何去说、如何体现等。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自主的去思考与尝试。

在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关注到课堂教学形式内涵的转变,对教材内容去粗取精,推动教学,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英语基础。实现发现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将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语法教学从词汇、句子的“幕后”引向台前,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更新鲜的体验。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主动对课堂进行改变,转变自身与学生的地位,打破传统教学思路限制,才能最终推进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昆湘.语法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演变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18(2):32—35.

[2]邱庭瑾.发现学习的两种方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1,15(3):12—15.

[3]英语语法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4—65.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基于学习记录袋创新评价的实践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M10U1Whatdidyoudo?教学设计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