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实现“有为有位”的

2018-08-17 05:30剑阁县老促会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会老区会员

□ 剑阁县老促会

“五建”夯实基层基础

1996年8月,四川省剑阁县老促会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完善老促会自身建设机制,夯实有效履职的基层基础。目前,县老促会有常驻会人员5人,设立了办公室、经科委、文卫委、基管委和妇儿工委等办事机构;57个乡镇均建立了老促会工作机构。

建好领导班子,夯实领导基础。我们主动适应改革要求,积极探索整合乡镇“五老”资源,精选“一把手”,建设强有力的班子。2016年以来,报经县委、县政府同意,我们不断探索完善乡镇关工委、老促会、老龄委、老体协、退休党支部(简称“五老”组织)试行五块牌子、一套班子、分工负责的运行机制。按照老促会提名、本人乐意、组织审批的办法,精心挑选德高望重、组织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老领导担任“五老”组织“一把手”,实行多职一肩挑,每月补贴300—500元的通讯交通费。同时,参照县委、县政府分别分工1名领导分管老促会工作的格局,乡镇老促会工作由一名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分管。从而整合了乡镇“五老”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解决了人才短缺、工作乏力等矛盾,使老促会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

建好会员队伍,夯实人才基础。干事创业关键在人。我们注重从离退休干部、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等方面,挑选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热爱老促会工作的同志,不断为会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目前,全县在册会员1635人中,从政治结构看,中共党员占65%,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占35%;从专业结构看,从事党政领导工作的占45%,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占35%,从事教育工作的占15%;从年龄结构看,65岁以下的占65%。在此基础上,县老促会有计划分期安排驻会人员和乡镇分会负责人参加全国全省老区宣传工作会议和市老促会集中学习会,本着自费自愿身体自理的“三自”原则组织会员到其他省的老区去考察学习,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县老促会坚持每年组织常务理事和分会负责人学习会议2--3次,集中学习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老促会工作知识,交流学习体会和工作经验。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了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从而形成有人办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局面。

建好办公场地,夯实活动基础。我们经过调研,报县委、县政府同意,将过去办乡镇企业的闲置用房、退休党员活动室等公用房产盘活,解决了老促会的工作场所。目前,县老促会有办公用房470平方米,总资产70多万元;每个乡镇都有1—2间办公室,办公设施齐全,为会员学习、议事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建好工作机制,夯实服务基础。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经过不断探索完善,各级老促会做到参会、学习、调研、评议、经费管理等十项制度上墙,制作了关注民生办好事办实事宣传专栏,建立了会员考勤簿、好人好事登记簿等,逐步推进人、财、物和履职管理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二是加强工作评议。坚持县老促会每年现场评议2个乡镇分会的工作。近3年来,先后评议了羊岭、开封、香沉、东宝、碗泉等分会的工作,肯定成绩、分析不足、增添措施,在老促会系统和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三是加强工作督导。县老促会坚持在年中和年终总结会前对乡镇分会的工作进行一次督查,经验及时总结推广,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促进了工作平衡发展。四是加强工作考核。我们把握老同志的特点,按照“量力而行有所行,尽力而为有所为”的要求,对县老促会工作机构和乡镇分会的工作设立了参会情况、内部管理、中心工作、调研工作、订刊工作、宣传信息等6个方面,实行目标考核,年终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从而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建好保障机制,夯实经费基础。全县各级老促会努力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改善民生凝聚合力、增添助力,以服务实效、工作实绩赢得支持。目前,县财政每年给县老促会预算经费增加到15万元以上,给乡镇分会、工作站分别预算经费5000和2000元,并对大型专项工作和活动追加专项经费,确保了工作正常开展。

“五抓”做实服务文章

剑阁县老促会成立20多年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原则,突出自身建设强基础,充分发挥整体功能,切实为剑阁老区建设发展服务,实现了县乡老促会工作有为有位、有位更有为的良性发展。2010年以来,多次受到省、市老促会和县委、县政府表彰。

我们牢固树立党政中心工作就是老促会工作中心的理念,突出调查研究、牵线搭桥、传统教育、老区宣传、阵地建设五个方面的抓手,积极助推重点工作开展,努力提高服务质效。

抓实调查研究,切实服务党政科学决策。县老促会坚持每年初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定2至3个重点课题开展深入调研,努力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当好参谋。同时,列出参考题目,要求乡镇老促分会每年向乡镇党委政府报送1篇以上调研报告,并纳入目标考核。2006年10月,我们对化林村这个6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省级典型调研后,呈送了《关于化林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得到了时任省长、分管副省长的批示,近十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共投入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支持该村推广科技、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为群众脱贫致富增添了活力。

抓实牵线搭桥,切实服务决胜扶贫攻坚。紧紧围绕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大局,在老促会系统开展了“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动员老促会会员和社会各界有力出力、有计出计、有钱出钱,支持剑阁老区群众脱贫致富。2010年10月,江口镇老促分会为了解决多年困扰群众过河难题,组织58人的文艺宣传队,一边演出,一边组织群众签名,累计行程1500多公里,在四川省委支持下,省2014年建成了“嘉陵江江口段跨江大桥”。

抓实老区宣传,切实服务民生保障改善。我们按常务理事、乡镇分会等不同层次下达订阅《中国老区建设》《四川老区》任务,责任落实,通报进度,奖惩兑现,做到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会员全覆盖,确保了刊物订阅年年稳中有增。2018年订阅《中国老区建设》2100多份。我们实行在上述“两刊”上稿分别给予每篇奖励100元、50元的激励机制,保持了每年在“两刊”上稿位居全市县区前列。我们将《中国老区建设》作为老促会的良友益师、老区建设的政策园地和经验指南、老区精神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的教科书,用好《中国老区建设》加大老区宣传力度。2014年,杨村分会《岱岭村红军后代期盼村通水泥路》的建议被《中国老区建设》刊登后,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重视,筹资180多万元为该村修建了水泥路。

抓实传统教育,切实服务红色文化建设。我们逐步探索完善,要求各分会每年组织1次宣讲会、1次文化下乡、4场以上文化宣传、少年儿童祭扫1次烈士陵园的“五项”活动,开展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促进红色文化建设,社会各界反映很好。近几年,县乡老促会编辑出版了《临津河畔红旗飘》《剑阁老区之声》《剑门星火》等10部书籍,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教材。全县43支文艺宣传队,每年演出100多场次,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抓实阵地建设,切实服务红旅产业发展。我们把促进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和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作为重要职责。近年来,全县老促会系统积极开展红色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以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保护红军战斗遗址、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发展红旅产业等系列建议,得到了县、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目前,我们协助党委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资7300多万元,建立烈士陵园、烈士墓、烈士纪念碑9处,建立红军纪念馆、堂、亭16处,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0个。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的全国100处红色经典景区的红军血战剑门关纪念碑、红军纪念馆,已成为剑门关景区的一大亮点。◀

猜你喜欢
分会老区会员
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延安,老区的希望
革命老区迈上幸福路
老区在努力奔跑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分会风采
黑马会喜事不断上海、泉州地方分会,房地产行业分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