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是位“老革命”

2018-08-17 05:30□刘
中国老区建设 2018年6期
关键词:棉裤宝林岳母

□刘 朴

93岁高龄的岳母,居然还能“飞针走线”。

农历二月初二,正是“龙抬头”的日子。我和爱人赶回100多公里外的岳母家,为她过生日。

岳母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 ,今年94岁,家住河北省承德县磴上乡潮脑沟村。她是附近十里八村目前最年长的老人,尽管年老体衰,却耳不聋、眼不花,生活尚能自理。

大山深处,乍暖还寒。居住在山前梁后方圆几十里的亲戚陆续来到岳母家,平素寂静的小院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日宴会后,亲戚们走了,屋里又恢复了冷清。我爱人为岳母梳头,我坐在一边和岳母聊天。她听说我退休后在县老促会帮忙,便再次提起了她年轻时参加抗日斗争的往事。

1942年,18岁的岳母和比她大6岁的丈夫于宝林结婚。在那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里,于宝林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当上了八路军的秘密交通员。“那时,小日本凶得很,抓到为八路军做事的老百姓就杀。你岳父好比把脑袋掖到裤腰里,冒着生命危险给八路军送情报。我们在羊草沟这条偏僻的山沟里,偷偷地为共产党、八路军做过好多事。”

1944年冬天,一个漆黑的夜里,岳父于宝林扛着一个大包袱进了屋,他从包里拿出棉花和布,让岳母给八路军做棉裤。岳母不敢怠慢,急忙点亮油灯,找出针线,她画样裁剪,穿针引线,忙活了一夜,做好了几条棉裤。天快亮的时候,岳父于宝林把棉裤交给了山里的八路军。

从那以后,岳母经常为八路军做衣服、做布鞋。八路军开展游击战时,有时也来到岳父岳母家。每次八路军一到,岳母就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做给他们吃。

一天晚上,家里突然来了3个八路军伤病员。岳父赶紧把他们让到炕上,帮他们清洗伤口。岳母则张罗着烧水做饭,让战士们吃上了一顿饱饭。3个伤员在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翻过山梁去寻找部队。

后来,日本侵略者为了封锁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切断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采取残酷的手段强迫住在偏远山区的农民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迁往指定的“部落”(俗称“人圈”)。日军要求,搬进“部落”的人必须把原来的村庄、房屋拆毁。如果不拆,就全部放火烧光,不走的人就开枪打死。岳父岳母被迫从那个叫做羊草沟的山坳里搬进了潮脑沟村的“部落”。即使如此,夫妻二人还是寻找借口走出“部落,继续为八路军做事,直到日本投降。

前些年,中共承德市委组织部和市妇联为了发扬抗战精神,弘扬革命传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老区革命母亲”调查活动,对在抗日战争中作出贡献的妇女授予“老区革命母亲”称号。现在,承德县的“老区革命母亲”已经从当初的10多位减少到4位。我真的希望岳母这位“老革命”健康长寿。◀

猜你喜欢
棉裤宝林岳母
Rolling velocity and relative motion of particle detector in local granular flow
小学语文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岳母刺字
藏在棉裤里的爱
藏在棉裤里的爱
岳父与岳母的爱情
岳父与岳母的爱情
冰城白桦树
老车夫
老棉裤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