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统计对船舶生产管理的指导性

2018-08-17 09:37乔波罗玉宗
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31期
关键词:指导性

乔波 罗玉宗

[摘 要]近年来,我国船舶建造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影响,合理利用资源,强化要素驱动,实施智慧降本,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实践证明,船舶建造项目技术的创新性、成本的控制性、生产的工艺性等因素的存在,决定着船舶业必须推行精度管理,整合内部资源,以有效促进建造项目的顺畅完成。设计工时管理是设计管理的数据基础,利用有效的设计工时管理能缩短设计周期,为设计过程控制创造条件。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工时统计对船舶生产管理的指导性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时统计;船舶生产管理;指导性

中图分类号:F42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042-01

1、前言

船舶生产的工时是指单位时间生产船舶的劳动成果,或是单位生产劳动成果所用的劳动时间。因为船舶生产的工时不仅体现一个数学统计的概念,而且对生产管理中设备利用率、劳动积极性等因素也有科学客观的反应,所以工时统计对船舶成产管理制度的完善革新起着靶标的作用。工时统计能够及时发现生产中的一些诟病,为管理制度的发展明确了目标,也能对现今的生产管理制度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估,为管理制度的取舍提供翔实充分的依据,还能详细地监控生产流程的进展,为及时处理问题协调工作提供保证。

2、工时统计对船舶生产管理的指导性

工时统计是生产管理数字化的信息中心,承担着生产管理耳眼口舌的功能。虽然工时统计不仅跟踪了主要的生产环节,而且可以依据生产发展需要在项目上做出增减,但是工时统计的工具价值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通过宏观的归纳分析,不难看出工时统计对船舶生产管理的指导对象主要包括生产效率的监测情况、人力资源的宏观预测、生产计划的可行情况三个方面。

2.1 生产效率的具体情况

尽管依据不同的目标、对象和演算方法会划分出不同的生产效率,但是工时与物量的关系却是不变的中心。一般来说,以下三种生产效率对流程监控有着重要作用。船厂整体效率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劳动效率指标,即实际号船工时与年度修正总吨的比值。某种船型的生产效率指标一般采用单船号船工时与单船修正总吨的比值。部门生产效率在一定时间内部分实际号船工时与生产物量的比值。任何理论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指导,只有逐步从定性的研究过渡到定量的研究,理论上才可能有重大的突破。只有船舶建造效率依据标准的国际通用计算公式演算,才能有效地保证船舶整体生产效率的可對比性和可提升空间。

2.1.1 反映出生产运行状况

建造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单位成果。两者之间加减的变量集中体现了人与物和技术、设备和工作态度结合状况。对各个部门建造效率的监控能够实现公司对合格事业部门的他律,也能实现事业部门自己对自己的自省。从本质上反映出在生产中的管理确实存在优劣之分,相互借鉴是非常必要的。

2.1.2 协调组织未来生产开展

各生产部门之间是一个相互衔接互相影响的整体。一个生产环节建造效率低,其他事业部门就会处于等待状态。这种整体就低的原则决定,未来生产管理的重点必须集中在建造效率低的生产部门。船舶建造的计划管理涉及到船舶建造的方方面面,从整体的角度控制了建造的节奏,使复杂模型的建立计划进行优化过程以系统和有序的方式进行。

2.2 人力预测的应用

人力资源以保证生产为限,过多过少都会给生产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差额数总体相加,就可以评估出人力资源的宏观状况。不难看出工时统计对人力资源的利用状况有紧密的联系。从理论上讲,人力资源与生产需求总是处于平衡与不平衡交替往复之中。人力预测数与现阶段的人员差异不能过大。如果预测人数远远超过现有人数,那么就说明该部门人力资源严重过剩,等工怠工现象严重。反则说明该部门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短工缺工现象严重。工时统计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根据先进船厂经验当人力预测数与现阶段人数的差异大于20%时,很难用加班/调休的方式来平衡人力资源,只有当两者差额绝对值为百内的小数值时,生产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在现实中工时统计对生产管理指导功能比上述内容丰富许多。

2.2.1 确立明年的人力需求数量

人力资源与生产需求总是处于平衡与不平衡交替往复之中。不变的是相对时间内人力资源的数量,变化的是设备增减、技术提高、管理升级和订单数量,变的因素与不变因素决定人力资源必须适应客观条件变化。由图1可知,人力资源在整体稳定的前提下仍然处于匮乏状态,四个极度人力资源总体缺乏数量达到7193人。

2.2.2 划分需求工种的百分比例

虽然依据匮乏总量可以核算出明年用工数量,但是各部门用工需求量及需求的工种却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因部门具体情况确定用工的工种及其在总数中的比例。

2.2.3 指导明年部门的生产计划的编制

虽然人力缺乏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可以得到有效有力的解决,但是考虑到新旧技术工人的工作技术熟练程度、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和对生产管理体制的了解情况不同,所以效果可能要有明显的滞后性。这样一来,舾装、涂装和组立部门的新的生产计划要同比加工部和模块部有所消减。

2.3 生产计划的可行情况

众所周知,年度的生产计划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固步自封。激进与保守都来源于对制定计划时应当考虑的因素缺乏必要的了解或者忽视。反复制定船舶的工时统计曲线,就是便于计划制定者及时准确地掌控那些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必须给予考虑的因素。除了那些生产以外的外部因素外,工时统计重视的是那些可能左右未来计划实施的生产内因。

2.3.1 明确实际工时

虽然目标工时与实际工时一定会有所差异的,但是如果这种差异非常巨大,那么就应当分析差异原因,不能一味地固守目标工时。工时的实际消耗是由制度管理、人员素质、设备情况等等多中因素决定的,因此不能一厢情愿地从理想的造船理论出发。如果这样就有可能使生产计划胎死腹中。

2.3.2 明确干扰因素

在生产中有诸多因素干扰生产。通过对工时统计曲线分析,就可找到问题根结。进而明确这些问题能否解决,能解决到何种程度,对生产又有何影响,这些都是制定生产计划所必须考虑的。该船从开工到下坞累计117天,号船工时累计24万小时,占总号船工时的21%;从下坞到起浮到出坞共141天。不难看出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前慢后快现象,问题必然出在下坞前的工序当中。

2.3.3 工时归档保存

各种类型的船舶建造时间必须归档保留,这是制定计划的关键依据。每年计划建造船舶的种类繁多,吨位个不相同。在可利用工时确定的前提下船舶的种类与吨位的搭配一定要恰到好处,而船工时量就是取舍的科学依据。

4、结语

设计工时管理是设计管理的数据基础,通过对设计工时的分析可以确定设计部门的人力负荷,还可以利用设计工时为将来的设计负荷进行分析,为人力资源的预案提供依据;通过项目各专业的工时情况,可为平衡各专业的设计工作量提供参考;通过对设计工时的管理,还可以促进设计计划的有效运行。虽然工时统计的本质不过是对生产数据的汇编分析,但是它却是监督生产状况、人力资源和计划执行情况的听诊工具。它的内容及形式不是封闭、静止和孤立的,而是随着生产的需要变化、发展和贯通的。正因如此,工时统计千回百转的最终归宿也必将是船舶制造的生产实践。

参考文献

[1] 索哲,滕勇,刘金华,等.船舶生产设计工时管理分析及其信息化[J].江苏船舶,2011,(6):32-34.

[2] 陈睿,王艳霞.工时统计对船舶生产管理的指导性[J].船舶工程,2011,(S1):78-81.

[3] 赵健,章维宇.论军工船舶企业成本管理机制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6):139.

猜你喜欢
指导性
论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的发现及适用
公益诉讼指导性案例适用难题及其破解——以最高人民检察院19个指导性案例为分析对象
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法律论证
论刑事指导性案例的属性、地位和效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医学教育实践中的指导性价值
论指导性案例释法功能之完善
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技术优化——基于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的实证分析
民事指导性案例对主观过错的认定方式
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方法*——以行政类指导性案例为例
指导性案例遴选标准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