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语感

2018-08-18 09:10姜保宗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行道树海滨母语

姜保宗

一、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汉语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朗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还要重视整体感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作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

二、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

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境,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紫藤萝瀑布的美丽景色,再介绍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可以为学生创设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奠定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行道树》中有这样一段话:“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行道树认识到,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为什么神圣呢?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行道树的伟大。

3.释义悟情。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須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对文章中句子的理解。如,一些片段难理解,《理想》这篇课文的第一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不能让学生孤立地体会每个比喻的喻意,而是要让学生着重掌握重点词语的象征意义。

4.巧加提示。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皇帝的新装》里,皇帝想去看新衣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由于学生对皇帝内心活动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如果教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经受住新装的检验,可是由于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他的尊严和皇权,所以又不免有些心虚。这样,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在这里,是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句式练习。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如,《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总之,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强化学生的语感培养。

猜你喜欢
行道树海滨母语
行道树
弯道
海滨的夏天
弯道情结
弯道情结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海滨仲夏夜比基尼的终极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