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恢恢

2018-08-19 15:37郑萍萍
中国摄影 2018年5期
关键词:剪刀手天眼摄像头

郑萍萍

3月30日上午, 江苏南通海安县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的官方微博 @海梓香来 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段文字:“逗比的入室盗窃嫌疑人,前几天作案时面对监控挑衅,今天在相同的位置,轮到威海兄弟们自豪。”同时配发了两张由位于山东威海羊亭镇大西庄村委路的监控摄像头拍下的视频截图。

第一张截图来自3月24日下午的监控视频。空荡荡的小巷里,一位过路的年轻男子对着摄像头笑眯眯地比划了一个剪刀手。第二张截图上,四位年轻男子站在同样的位置,其中一位“入室盗窃嫌疑人”双手被铐、垂头丧气,另外三位略带笑容地对着摄像头,也比划着剪刀手。

这条被网友称为“有着莫名喜感”的微博发出后,收到了上万条评论:

现在的警察也挺“皮”的;

正义不但不会迟到,还会与你合照;

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四个人。

……

很快,这条微博和网友的评论得到了拥有数千万“粉丝”的“新华视点”“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等大号的点名转发,原本籍籍无名的博主收获了无数关注,随后发文表示感谢:“看着网友们的评论,身为警察的我,不禁感叹,这一个个数字,代表着咱网友们对违法犯罪的憎恨,对公正、正义的向往和崇拜。你们的鼓励和关注,是对我们莫大的支持!”

在这些评论里,只有一两位网友质疑:戴着手铐、低着头的年轻男子是否就是第一张照片里的年轻人,而大部分网友都相信“天眼”恢恢,疏而不漏。评论里有网友赞叹:“这监控什么品牌,好清楚!”“现在的监控都这么高清了!”显然,高清摄像头记录的这个不明所以的剪刀手瞬间为破案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在提高侦破率的同时,监控设备的增加对犯罪率的降低有着不小的贡献。我国一直被外媒称为视频监控应用推进最快的国家之一。“你只要敢抢,我们非常短的时间内一定会把你抓到。”2018年“两会”期间,在接受新浪新闻议事厅的采访时,贵阳市长陈晏表示,近几年,贵阳在全市的公共场所布了两万多个天眼。这让贵阳的抢劫案从以前最高时期的“一天上百起”降到现在的平均每天0.5起。

这一说法在2017年末就曾得到证实。据英国广播公司2017年12月10日报道,BBC记者约翰·苏德沃斯(John Sudworth)在贵阳体验了中国“天网工程”,在被手机拍下一张面部照片后,仅仅“潜逃”七分钟,约翰就被中国警方“抓获”。“天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时行人检测识别系统”可以通过路上的摄像头,识别行人的年龄、性别、衣着等信息,同样的技术也适用于机动车。

其实,全世界的人们早已经接受身处各式各样摄像头之中的现状了。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风险投资公司LDV,在2017年发布的预测报告中指出:到2022年,全球摄像头总量将达到44万亿部,配置摄像头的产品包括机器人、安防系统以及一些智能家居产品。也就是说,每一天即便你不出现在街头、商场的公共监控画面中,也有可能出现在邻居车载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中或者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的手机照片里。

LDV的創始人埃文·尼瑟尔森(Evan Nisselson)也是位摄影师,他认为,每个人对于摄像头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只要相关设备能够让人们从中受益,总体上人们会接受越来越多的摄像头。

回想2017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陕西孕妇坠楼悲剧,直到监控视频被媒体曝光后,真相才渐渐浮出水面。有网友说,这不再是一个有图有真相的时代了;现在,有视频,才有真相。

视频作为一种直接证据,似乎无需再面对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提出的质疑:“在多大程度上,以什么方式,图像能够提供有关过去的可靠证据。”在最新一季的迷你电视剧《黑镜》(Black Mirror)第三集《鳄鱼》中,作为记忆存储在一只仓鼠大脑中的视频片段直接成为警方破案、判定女主生死的证据,而这个由高科技产品“记忆挖掘器”从生物大脑中读取的“真相”,不再给生活留有丝毫“余地”:每一只生物的眼睛都变成了监控他人、监控自己的摄像头。有意思的是,被纳入“十三五”规划的“雪亮工程”,正是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

在只有“真相”的世界里,《鳄鱼》的女主角为了掩盖20年前的罪行,一步步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些复杂的、掩藏于灰色地带之间的人性遭到科技的无情剿杀。虽然这只是关于近未来的科幻作品,但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已经可见为了追求无尽的“真相”,人类的隐私和秘密不断被骚扰、侵袭。

除了个人信息的安全,不断增加的摄像头给我们提出一个又一个严峻的问题。例如如何储存、分析这些海量的视频信息;如何更加高效、充分地利用它们;如何提供一种妥善的防护机制,以有效抑制恶意代码的传播……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将受益于建立在海量视觉化数据基础之上的算法分析。埃文·尼瑟尔森认为,人工智能基础的90%在于视觉化数据。他描绘了这样一个未来,火炉会通过摄像头判断发出警告,防止孩子走得过近;大门通过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只允许特定的人入内。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未来的图景了,我的楼下就已经有一家安装了大量摄像头和传感器的无人便利店,它通过计算机视觉等技术,让购物变得毫无压力。只是,随着我们不断地深入挖掘这些看似日常、不以为意的画面时,我们仍将面临科技与人性既共生又对立的难题。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视觉中心图片编辑,毕业于南京大学,长期从事新闻摄影一线工作。)

猜你喜欢
剪刀手天眼摄像头
浙江首试公路非现场执法新型摄像头
摄像头连接器可提供360°视角图像
天眼刷“锅”记
“剪刀手”拍照会泄露指纹?
基于太赫兹技术的新一代摄像头及其在安防领域的应用探讨
剪刀手“嚓嚓”
高轨“天眼”诞生记
神秘的天眼
奔驰360°摄像头系统介绍
爱情剪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