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成“精准填表”形式主义怪圈怎么破?

2018-08-20 04:44
新农村 2018年1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形式主义驻村

习近平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

近期,一项走访调查发现,有些地方在制定扶贫政策、考核评估、督查巡查等方面依然存在不严不实、面子工程、一刀切等问题。

“填报表格成了扶贫工作最大的负担”

在中西部的一些县,很多第一书记对扶贫领域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深恶痛绝又深感无奈。

中部某县旅游局向村里新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县里要检查扶贫档卡,为完成任务,第一书记向原单位求援。县旅游局全单位下村突击填表格,只留一个值班人员,一切业务暂停。“填报各种表格成了扶贫工作最大负担。”这位书记打趣说。

扶贫档案要求必须由第一书记亲笔填写,一式三份,均不得出错,不得涂改。“有任何变化,三份都得改,改一项数据就得折腾好几天。如果在小村工作,贫困户不多,执行起来没问题。如果在大村扶贫,贫困户有1000多个,光靠第一书记一个人填写,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一位第一书记介绍,有一个贫困户身份证号就填了几百次。一个贫困村一年花在打印上的钱,不少于2万元。“在扶贫中,这些表格的主要作用就是迎接检查。”2017年5月,有一个乡迎接检查团,仅打印费就花了10多万元。

精准扶贫成了“精准填表”

不久前,有领导到某村检查,发现档卡有一处涂改,大发雷霆,“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脱贫档案是进入博物馆的历史见证,你们就是这么做工作的?”

对此,一位第一书记认为,扶贫工作的确要避免疏漏和失误,但现在要求做到三个“零差错”,干部们压力很大。“要求给贫困户算账必须精确到几角几分,实话说,自己家的账也未必能这么精细。”

“经常有领导来检查后,指示扶贫要怎么搞,于是乡里就得在表格上再增加几条,原来填过的表格再重新弄。”

西部某省的一位第一书记说,有一次,检查前两天,县扶贫办又发下来一套全新的表格,填完再让贫困户签字。“像这样改来改去的表格,我已经填过9套了,连贫困户都烦了,说怎么老让我们签字啊!”

给贫困户买新衣物、刷墙只为“看着好看”

检查组进村,主要看工作有无痕迹,一般一看表格,二看照片,三是入户。为了迎接检查,有的村制作大型标识牌、宣传牌,花费数万元,只为了让检查组看着舒服。

最近这几个月,中部某村,每天至少有两次验收,省、市、县、乡,各级督导组的标准和说法也不够统一。为应对检查,一些干部只做表面文章。有的村子为了应对检查验收,贫困户家里不好看就给买新的衣服被褥,再花钱把房子内外粉刷一遍,检查组入户一看就像新的一样,而实际问题并未解决。

驻村书记被“打卡”栓在村里扶不了贫

此外,打卡出勤成为很多地方考核驻村干部的重要手段,“这有利于约束和监督驻村干部,确保出勤天数,但不能过于僵化,驻村书记最大的任务是帮村里找资金、跑项目,结果我们常常被定位打卡拴在村里。”

一位第一书记称,特别是—些山区县,从县城到村里要一两个小时的车程,签到不合格还要被通报、处分。“第一书记天天呆在村里,反而扶不了贫!”

产业扶贫“图省事”买牛羊折算产业资金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核心,然而也有不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农业种植往往利润低,群众挣钱慢、挣钱难,西部某村为了完成脱贫任务,在产业项目设计上“图省事”,找点资金,给群众买羊买牛。一户贫困户10只羊,按一只羊能卖2000元计算,就是2万元,再按这户人家人头平均下来,脱贫任务就完成了。

然而从养殖技术、疫病防治、市场销路等各个方面来看,这种所谓的“产业”发展持续性都比较差。甚至有极端情况,牲畜得病死掉了,还继续给贫困户买羊买牛,还有个别贫困户偷偷把羊卖掉,然后说被偷了,却要求补偿养羊的“工资”。

现在,各地都要求干部要给群众讲清楚扶贫相关政策,于是,有的村子就自制扶贫卡、宣传单,贴到贫困户家。但事实上,很多贫困户对政策依然不了解,就抱怨说,“政府发钱给我们就是了,何必搞那么多名堂?”

强势部门的对口扶贫点“越富越帮”

此外,一些第一书记反映,不少地方还存在“越富越帮”现象。特别是一些强势部门的对口扶贫点,村民已住上别墅,可为了打造“亮点工程”,仍有大把资金支持村里建设。而同乡有的贫困村,至今路还没修通。

“一个省直机关对口帮扶600人的贫困村,投资5000多万元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什么不到深度贫困村看看?”一位书记说。她希望,最近省里下派200多名第一书记,能多分配到深度贫困地区,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人为制定“贫困户”有人“被贫困”有人“被脱贫”

此前,某村被定为贫困村时,按照贫困发生率,村里需要有42户以上的贫困户,可村里算来算去只有30户。乡里不答应,无论如何必须达标,只能人为增加。

今年该村要整村脱贫,按照国家规定,贫困发生率需低于2%,最多只能留下12人,乡里又人为加压,要求贫困发生率低于1.5%,只能保留9人。驻村干部只能连续5天在贫困户家算账,希望“算”出个脱贫户。

实际情况不同却只能按统一标准办事

某县为贫困户改造房屋,按规定,房子外层要覆盖保温层,每平方米造价100多元。第一书记老周发现,这—设计在农村不实用。村民习惯在外墙挂梯子或堆杂物,保温层极易损坏,建了就是浪费。

他们找到规划部门说明情况,工作人员说:“施工方案按国家建筑规范统一标准制定,你们也可以选择不建。”而施工单位又说“不按图纸建,验收通不过。”干部表示,用不着辦的事,还必须办,眼看着浪费资金。驻村干部们认为,各村实际情况不一样,标准一刀切难免脱离实际。

(人民网)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形式主义驻村
我的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