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研究

2018-08-21 09:06张鹏飞张顺
行政与法 2018年7期
关键词:战略思想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张鹏飞 张顺

摘      要: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根植于中国国情,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以“六个精准”为核心内容,以分批分类为实施策略,以群众路线为动力源泉,通过外部扶贫与内生脱贫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我国当前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  键  词:精准扶贫;外部扶贫;内生脱贫;脱贫攻坚战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8)07-0001-0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1]这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脱贫攻坚的任务和方向。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对于当前和今后强化扶贫工作实践、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国情依据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土壤,特别是基于对广大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深刻理解与体会。习近平表示,在参加工作的40多年里,他“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2]在他于1992年所著的《摆脱贫困》一书中可以看出,习近平很早就开始了对贫困问题的系统思考。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这是有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次描述。之后,一方面,习近平先后到陕西、甘肃、云南、西藏、新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新时期中国贫困问题的新特点;另一方面,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针对精准扶贫发表了系列讲话,从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精准扶贫的内涵。最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实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的贫困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扶贫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贫困形势严峻,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新时期我国的贫困问题依然突出,扶贫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扶贫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大部分相对容易脱贫的群体基本上实现了脱贫致富,目前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遗留等原因,现存的贫困人口多生活在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滞后、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许多地区仍然被吃水、行路、用电等基本公共服务问题长期困扰。而生活在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不仅难脱贫,而且易返贫,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容易”。[3]严峻的贫困形势强烈呼吁一套更为系统、更为科学、更加适合新时期中国贫困问题的扶贫战略出台。

(二)贫困人口分布区域分散,致贫因素呈现多样化特点

随着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贫困人口在空间分布和致贫因素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在空间分布上,贫困人口呈现分散趋势,贫困县里的非贫困村、贫困村里的非贫困人口、非贫困县里的贫困村、非贫困村里的贫困人口等贫困与非贫困的交织现象越发凸显,加大了扶贫工作开展的难度,降低了贫困人口的瞄准精度。在致贫因素上,贫困结构呈现出复杂多维化特点,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学致贫、缺少资金、缺乏技能、缺少劳动力、缺少土地、交通落后等都成为了引发贫困的重要因素,很多贫困人口致贫原因都呈现出多维贫困因素交织的特点。致贫因素的多样化使得扶贫主体更难把握扶贫资源的投入方向,为扶贫工作的推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三)传统模式无法满足扶贫、脱贫工作的需要

精准扶贫是针对传统的粗放式扶贫而言的,传统的粗放式扶贫缺乏科学的瞄准机制与高效的管理体制,无法满足贫困人口的多样化需求。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时明确指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所以采取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地干,难以按期完成任务。[4]面对新时期产生新变化的中国贫困问题,传统的扶贫模式无法摸清贫困人口数量、不能找准多维致贫原因,致使部分真正的贫困群体得不到帮扶,而部分不符合条件的群体却获取了扶贫政策的“帮助”。为了解决扶贫工作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必须加快扶贫脱贫机制的改革创新,尽快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案。

依据上述国情,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应运而生,成为了新时期脱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由精准扶贫的根本目标、核心内容、实施策略、动力源泉四部分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一套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科学体系。

(一)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追求和奋斗的根本目标。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毛泽东思想提出要把平均分配、消除现实差别视为共同富裕的前提,探索出一条平均中求富裕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基本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通过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实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缩小贫富差距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5]

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6]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提出正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迈出的重要一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就是为了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精细化工作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地区人口的全面发展,為每一个贫困人口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路径,进而使全体人民都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二)以“六个精准”为核心内容

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总结好各地实践和探索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7]“六个精准”覆盖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全过程,体现了精准化的工作理念,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

⒈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精准识别是扶贫工作开展的前提,“六个精准”中的“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要求对扶贫对象、致贫原因、扶贫条件、扶贫项目进行精准识别,以保证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对于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就是要通过科学的识别程序找出需要帮扶的贫困人口。既不要把真正的贫困人口遗漏,也不要把非贫困人口纳入进来,做到识别程序、识别结果准确、无争议。

对于致贫原因的精准识别,就是为了找准病根再下药。贫困人口之所以贫困,既有灾害频发、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等共同原因,也有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懒致贫等特殊原因,只有对致贫原因进行准确区分和识别,才能保证措施到户精准。

对于扶贫条件的精准识别,就是为了确定贫困地区是否具备扶贫开发的条件,能否通过相应的扶贫开发实现帮助当地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通过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政策资源等方面的识别,将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纳入到易地搬迁脱贫工程的序列当中。

对于扶贫项目的精准识别,就是要从入口处解决扶贫项目供需不匹配的问题。首先要识别扶贫项目是否适应贫困地区的开发条件,切记脱离实际、盲目开发;其次要识别扶贫项目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是否具有竞争力;最后要识别扶贫项目是否适应贫困人口的需求,是否能够为贫困人口带来实际效益,是否能够为贫困人口提供发展机遇。[8]

⒉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精准帮扶,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根据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需要制定具体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以提高贫困人口脱貧能力。“六个精准”中的“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就是精准帮扶的具体体现。精准帮扶重点要解决的是“扶什么”“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对于“扶什么”,精准帮扶重点要扶的内容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物质扶贫,通过资金、物质方面的投入为扶贫对象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其次是精神扶贫,通过在精神上树立信心为扶贫对象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最后是智力扶贫,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为扶贫对象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

对于“谁来扶”,精准帮扶涉及到的帮扶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政府。其在帮扶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重点履行引导、服务、规范、监督等职责;二是企业。其在帮扶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贫困地区在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三是社会组织。其在帮扶过程中发挥补充、连接作用,既为特定的弱势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又在政府、企业与扶贫对象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此外,贫困人口能为其他扶贫主体制定帮扶措施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从这一点上来说,其不仅是帮扶客体,同时也具有帮扶主体的功能。

对于“怎么扶”,具体要从项目、资金、措施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项目落地方面要做到近期脱贫与长远致富相结合、“输血救济”与“造血扶贫”相结合、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其次,在资金使用方面要做到供给与需求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结合、监督与管理相结合;最后,在措施到户方面要强化相关举措的实效,“做到结对帮扶促和谐、教育培训拔穷根、危房改造改穷貌、产业帮扶促增长等”。[9]

⒊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障。精准管理贯穿于精准扶贫的全过程,是精准扶贫的制度保证,其具体内容包括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扶贫资金的阳光管理、扶贫事权的规范管理三个方面。

第一,精准扶贫的首要目的是“真扶贫、扶真贫”,这就要求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管理。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3]25号)中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10]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对甘肃等地的做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甘肃等地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绘制贫困地图,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情况,挂图作业,按图销号,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倒排工期,不落一人。这样的探索符合精准扶贫要求,应该积极提倡”。[11]

第二,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的工作成效。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为此,在扶贫资金的阳光管理方面,要形成信息披露、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内外监督的科学管理体系,以确保扶贫资金下放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资金成效精准。

第三,各级政府在扶贫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职责,扶贫工作的开展也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对扶贫事权进行规范管理对于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应当坚持国务院统筹协调、省级政府负总责、地市级政府衔接督促、县级政府抓落实的总体格局,切实做到分工明确、权责一致、监督到位、协同发力。

⒋精准考核是检验扶贫成效的试金石。精准考核是检验扶贫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励工作人员的重要抓手。习近平强调:“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督查巡查,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12]精准考核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具体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精准考核的具体内容。首先是对精准识别成效的考核,主要针对识别的标准是否合理、识别的方法是否科学、识别的程序是否规范、识别信息的录入是否准确等方面展开;其次是对精准帮扶成效的考核,主要针对帮扶责任人的落实程度、扶贫对象的参与程度、帮扶措施的科学程度等方面展开;最后是对精准管理成效的考核,主要针对信息平台的建立与运行情况、扶贫资金的下放与使用情况、扶贫事权的行使与监督情况等方面展开。

第二,精准考核结果的运用。把扶贫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这对于工作人员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做好精准扶贫的精准考核,既能够使扶贫工作保持必要的压力,也能够调动扶贫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以分批分类为实施策略

分批分类是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实施策略,是使“六个精准”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习近平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详细论述了分批分类的工作理念,并将其总结为“四个施策、五个一批”,即“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13]对于扶贫对象中有劳动能力、有一定资源,但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项目的,要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实现脱贫;对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扶贫对象就地脱贫成本过高的,要通过易地搬迁的方式进行安置,并继续实施帮扶直至脱贫;对于生活在生態系统需要保护修复的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要结合生态环境治理,通过生态资金补偿实现脱贫;对于扶贫对象的子女,要通过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而实现脱贫;对于扶贫对象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要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实现脱贫。[14]

(四)以群众路线为动力源泉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精准扶贫的有效开展必须践行群众路线,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作为扶贫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指出:“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15]这为精准扶贫指明了方向。

第一,扶贫既要扶志,也要扶智,以激发扶贫对象的脱贫内生力。习近平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16]巩固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提高扶贫对象的脱贫能力,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先要扶志”。要避免贫困群体产生“等靠要”的思想,要增强他们的脱贫信心,引导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另一方面,要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严防“读书无用论”思想的蔓延,物质的扶贫是扶在当下,智力的扶贫则是扶在长远,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策略。要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让贫困人口的子女也能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第二,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17]这样一个大扶贫格局的构建包含了三个内涵:首先是主体的多元化。实施精准扶贫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因此,大扶贫格局中应囊括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组织、以企业为代表的私营组织、以各类慈善基金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以贫困群众为代表的普通群众等在内的多元主体。其次是目标的一致性。大扶贫格局中尽管各主体参与扶贫的动机不同,如政府希望通过扶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组织希望通过扶贫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企业希望通过扶贫创造经济效益,贫困群众希望通过扶贫改善生活质量,摆脱贫困状况,但最终的目标都是希望通过协同合作,消灭贫困。最后是权力分散化。大扶贫格局中各参与主体掌握着不同的扶贫资源,如政府的优势资源体现为财政投入和政策制定,社会组织的优势资源体现为社会资本和公益精神,企业的优势资源体现为人才、项目和技术设备,由于各主体的优势资源具有较强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因此各主体在扶贫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18]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贫困治理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针对贫困治理问题的集中思考,是我国扶贫工作开展的科学指南。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关于贫困治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国家贫困现象普遍、劳动者生活状态恶劣,通过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出的一套从根本上铲除贫困现象的重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将贫困现象产生的根源总结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劳动异化的结果、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四个方面。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三条基本路径: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贫困治理的根本观点,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除了贫困产生的根本制度根源,为贫困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了分配制度、区域制度、土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变迁,为贫困治理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联系起来,为贫困治理的路径创新指明了方向。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进一步丰富了贫困治理的内涵。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对上述贫困治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既在加快相应制度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继续进行了探索,又围绕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性地提出了扶贫与扶志(智)相结合,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等贫困治理的新思路。

(二)習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保证

习近平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虽然全面小康不是人人同样的小康,但如果现有的七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让人信服。”[20]这就指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以及重要标志,即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纳入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当中,明确表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21]精准扶贫战略覆盖了扶贫对象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多个方面,涵盖了公共组织、社会组织、私营组织、普通群众等多个主体,涉及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有利于集中各类资源,聚焦扶贫对象,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有利于推动贫困地区生产力发展、改善贫困地区生产关系,有利于缩小东中西各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是通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准确、全面地阐释了脱贫攻坚的政治意义。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把消除贫困作为首要政治责任,把改善民生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扶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使命;就是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将主要精力都放在脱贫攻坚上,坚持不懈地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就是要分类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通过“四个施策、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举措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切实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这块最突出的短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贫困群众不掉队、不拖后腿,才能确保打赢实现全面小康这场硬仗。因此,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实现七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科学指南,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思想保证。

(三)为当代国际社会治理贫困提供了中国智慧

消除贫困一直是全球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更是世界反贫困一直关注的重要领域。许多发展中国家依旧被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等问题困扰,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6亿人口脱贫,极大地减少了世界贫困人口总量;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在2013年至2016年四年间,我国农村累计脱贫更是达到了5564万人,平均每年脱贫139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中国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总结了许多有益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22]具体而言:一是我国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并为此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脱贫攻坚体系以确保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我国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政府、市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并将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紧密结合;三是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大扶贫格局。

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维度对贫困治理问题进行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思考,其彰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许多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认可,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不仅对中国的贫困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也为国际社会贡献了重要的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2][13][21]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15-10-17(02).

[3][7][11][16]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5-11-27.

[4][6]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N].人民日报,2015-06-20(02).

[5]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我国共同富裕道路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8]杨道田.新时期我国精准扶贫机制创新路径[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9]冷志明,茹楠,丁建军.中国精准扶贫治理体系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10]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3〕25号)[Z].

[1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2017-02-21.

[14]易棉阳.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2016,(05).

[15]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02).

[17]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6-23(02).

[18]马雪松.结构、资源、主体:基本公共服务协同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6,(07).

[19]郑志龙等.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贫困治理制度分析[M].人民出版社,2015.

[20]习近平.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R],2015-10-29.

[22]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N].人民日报,2017-02-23(1).

A Research on Xi Jinping's Strategic Thoughts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Zhang Pengfei,Zhang Shun

Abstract:Xi Jinping's strategic thoughts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s which rooted i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six precision” as the core content,partial classification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y,realizing “common prosperity” fundamental goal by the combination of endogenous out of poverty and external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scientific system.It is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our country current to be completed for poverty alleviation,ha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time.

Key words: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external poverty alleviation;endogenetic poverty alleviation;poverty alleviation war

猜你喜欢
战略思想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聚焦”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开辟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梦思想的世界意义与实现进路
大学生内化“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思考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