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恶魔”同行:芬兰影片《无名战士》

2018-08-21 07:18窦超
轻兵器 2018年8期
关键词:冲锋枪反坦克苏军

窦超

二战期间,各参战国分成了反法西斯和法西斯两大阵营,其主要矛盾集中于企图奴役世界的法西斯侵略势力和反法西斯势力之间。世界各国之间原来就存在的各种矛盾只是暂时被这一主要矛盾表面上遮掩住而已,很多战前存在尖刻矛盾的国家之间也趁机选择对其有利的阵营加入,企图利用世界两大势力大决战的时机“分得一杯羹”。芬兰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其在二战期间加入德国法西斯阵营,企图恢复其在战前被苏联占领的国土并将之扩大到更有利于进行防御的卡累利阿地峡一带。

2017年10月上映的芬兰影片《无名战士》,就是以这一段历史为背景。这部长达3个小时的影片,通过战争中一个普通的芬兰步兵连和机枪连的战斗经历,讲述了战争对参战人员的巨大伤害,间接展示了芬兰在二战中跟随德国法西斯的“恶果”——

影片内容概要

德国突袭苏联之后,早就蓄谋要报1939年“冬季战争”割地受辱一箭之仇的芬兰紧急动员部队,准备协同德军对苏军发动大规模攻势。芬军发动攻势的开始时间要比德军晚几天,于1941年7月4日开始向苏军发动进攻。

第一次参战的排长卡利罗图少尉毫无实战经验,经过连长的带头示范作用,卡利罗图率领的排才勉强发起攻击,占领苏军防御非常薄弱的阵地。随后,芬军的进展非常顺利,很快就到达了1940年的旧边界。这时,参战的芬军士兵士气很高,认为自己的战斗已经扩大了芬兰的国土,芬兰也要成为“超级大国”了。

随着战争的扩大,芬兰开始进行更进一步的动员。曾经参加过“冬季战争”的老兵洛卡此时也收到了入伍通知,本来有着平静田园生活的他只好告别妻子儿女,再次走上了战场。洛卡实战经验丰富,他对欠缺实战历练的上司们不够尊重,以至于引起了很多麻烦。但是,洛卡加入卡利罗图的排之后,利用他的实战经验减少了部队伤亡并取得了较大战果。

洛卡对这场战争的看法非常简单。他认为战争只要达到收复被苏联占领国土的目的,最多推进到卡累利阿地峡就应该结束,士兵们就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芬兰此时搭上了德国法西斯的“战车”,造成的结果就是要么随法西斯一同灭亡,要么与法西斯决裂,否则战争绝不会有停止的那一天。

果然,芬兰军队于1941年9月到达卡累利阿地峡,并且很快攻占了彼得罗扎沃茨克。这座城市位于原来的苏联境内,此时却被士兵们称为芬兰“最新的城市”。按照士兵们的想法,这时应该停战回家了。谁知,苏军发动反击,双方激烈交战后战线就长期稳定在斯维尔河一线。在此期间,已经产生厌战情绪的洛卡不断与上级产生矛盾,以至于数次受到惩罚。

1944年6月,也就是战争爆发3年之后,苏军发动了强大反击攻势,迫使芬军从斯维尔河一线后撤。此时的苏军已经非常强大,后撤的芬军部队不断遭到空袭而损失惨重。经过长期战争,洛卡所在的连队里已经补充了大量的新兵,老兵们则已损失殆尽了。

已经结婚的卡利罗图此时已晋升上尉,担任自己原来连队的连长。在后撤途中,他的连队被苏军切断退路。本来,卡利罗图打算让连队分散突围,但被营长坚决拒绝。他无可奈何,只能带领连队坚守阵地。虽然洛卡等人发动的突然反击夺回了被苏军攻占的指挥所,但整体态势仍然极端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卡利罗图只好带领部队突围,他在作战中中弹阵亡。

已经升任机枪连连长的科斯凯拉中尉和洛卡一起带领残余部队突围后撤。他们好不容易突围出来,却被营长拦住,要求他们继续坚守阵地。科斯凯拉只得带领部队守住公路边的阵地。在用手榴弹炸毁一辆苏军坦克后,科斯凯拉也阵亡。

洛卡只得带领余下的人撤下来。暴怒的营长再次拦住他们,并将1名不服从命令的士兵当场击毙。就在这时,苏军坦克突破防线冲了过来。士兵们一哄而散逃入树林,而被苏军坦克击伤的营长却无人营救,最后被坦克轧死。

已经清楚认识到战争失败的洛卡带着剩下的人突围,自己为掩护大家而负重伤。

1944年9月4日,芬兰接受苏联和盟国的停战条件,战争结束了。而此时,洛卡所在的连队只有他和瓦哈拉等极少数老兵幸存下来。

影片相关背景

1939年爆发的“冬季战争”,其结果成为1941年芬兰加入德国法西斯阵营的直接原因。

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随后波兰很快亡国。而苏联为了扩大自己的防御纵深,将波兰东部大片领土划入自己版图,这实际上是与德国瓜分了波兰。此后,苏联欲改善自己在波罗的海的侧翼安全态势,因此向芬兰提出有关领土调整的建议并要求对此进行谈判。

苏联提出的领土调整建议内容主要是:其需要以火力控制芬兰湾的入口,以此保证列宁格勒的侧翼安全。为此,苏联提出芬兰割让芬兰湾内若干岛屿,并租借汉科港30年,芬兰在卡累利阿地峡的国界后退到距列宁格勒重炮射程以外的地方。

现在的大多数历史资料中,都将苏联这一要求视为掠夺性领土扩张行为。而根据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一书披露,当时作为以上领土调整的交换,苏联将把雷波拉和波拉约尔皮两个县区割让给芬兰。即使按照芬兰有关白皮书的说法,苏联割让的领土面积为2134平方公里,而芬兰只需为此割让1066平方公里的领土。

哈特评价道:“对于这些条件若作一个客观的觀察,则似乎应认为它们是建立在一种合理的基础上,可以使苏联的领土获得较大的安全,对于芬兰的安全也无严重的损失。很明白,这样足以阻止德国利用芬兰来作为攻击苏联的跳板。但若苏联攻击芬兰时却不一定有多大的利益。事实上,苏联所愿意割让的土地可以使芬兰最危险的蜂腰部分反而放宽了不少。”

不过,芬兰因为民族感情拒不同意上述条件。苏联又表示愿意购买这些土地,但仍然遭到芬兰拒绝。因此,斯大林下决心以武力手段达到苏联的安全目的。“冬季战争”就此爆发。本来,苏军以绝对优势力量打算速战速决,但经过大清洗的苏军战斗力下降严重,且遭到熟悉地形和气候的芬军不断打击。苏军付出极大代价后却毫无所得,只是在增加了更多兵力、兵器后才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迫使芬兰停战议和。

急于停止这场“次要”战争的斯大林并没有漫天要价,只是在原来要求基础上少量增加要求后就同意了芬兰的停战要求。就此,形成了苏联和芬兰之间的1940年国界。尽管苏联在与芬兰谈判时一开始采用的是平等协商的方式,但在对方因为种种原因拒绝自己要求时就诉诸战争手段,这也是其大国强权心态和扩张主义的表现。

二战开始后,一心收复领土的芬兰选择与德国法西斯站在一起,自此踏上了与“恶魔”同行的道路。这注定了其最后的悲剧性结局。开战后,芬军总体上进展顺利,很快就越过1940年国界前出到卡累利阿地峡附近。自此,芬军与部分德军一起在1939年苏芬旧国界附近坚守了长达3年之久。

随着苏德战场形势的变化以及德军在库尔斯克等战役中的失败,芬兰开始考虑退出战争的问题。特别是在1944年1月,苏军在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附近发起进攻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第一次打击”,即1944年苏军发动的十次战略性进攻战役中的第一次,这十次战役也称为“十次打击”)后,芬兰开始秘密与苏联进行接触。

当时,苏联提出了相当宽厚的条件,恢复1940年国界即可停战。但芬兰担心苏联事后变卦,要求苏联做出明确保证,同时表示无力解除在芬兰北部德军的武装,又不愿意由苏军入境消灭德军,结果使得谈判在苏联人看来纯粹是为了拖延时间。最后,苏军决定以强大的军事压力来达到迫使芬兰退出战争的目的。

1944年6月9日,苏军发起该年内第四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即第四次打击。苏军兵力火力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其官兵已经久经战争考验,不再是1939年时期战斗力低下的军队,所以其列宁格勒方面军很快就突破芬军3道防线,于6月20日攻占维堡。

随后,苏联卡累利阿方面军也发起进攻,于6月28日攻占卡累利阿苏维埃共和国首都彼得罗扎沃茨克。到7月底,苏军全线进抵1940年国界。

这一段历史背景就是《无名战士》影片中,芬军从1944年6月开始后撤的原因所在。此后,芬军从国内调来大批增援部队,经过反复拉锯战,战线才稳定下来。虽然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赶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表示要派德国军队增援芬兰,但芬兰还是决定于9月初退出战争。

二战之后,芬兰成为一个深受苏联政策影响的国家。1948年芬兰与苏联达成协议,芬兰承诺不会参加针对苏联的国际联盟,或作为任何反苏行动的基地,以换取芬兰的独立和政治制度的完整。芬兰保持较为中立的外交路线,但事实上在国际事务中经常站在苏联一方。从此,代表受强大国家深刻影响的中立地位的“芬兰化”一词,也就成为流行的一个国际政治名词。

影片中的武器装备及表现

《无名战士》影片中的武器装备道具都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这是该影片值得称道的一个方面。

二战中芬兰与苏联是敌对国家,但其军队装备中却有很多武器与苏军装备属于一种类型,确实形成了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芬军装备的步枪和重机枪。影片中芬军装备的步枪在外形上与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非常相似,实际上其就是芬兰在莫辛纳甘步枪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的。芬兰改进仿制的莫辛纳甘步枪有多种型号,出现在影片中的有P26型、M39型。前者枪管较长,后者则较短。其发射的枪弹与苏制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相同,均为7.62x54mm突缘步枪弹,在性能方面差距也不大,但芬兰生产的步枪比苏制步枪加工工艺优良一些。

影片中芬军使用的重机枪为马西姆重机枪,其也是沙俄M1905重机枪的仿制型。这种重机枪最早的仿制型称为马西姆M09-21,其外形基本上与沙俄M1905重机枪相似。后来,芬兰人对该枪的击发机构、供弹机构以及瞄准具进行改进,改进后命名为马西姆M32-33重机枪。

芬兰重机枪的最大特点是将原来使用帆布弹带的供弹具,改进为使用金属弹链供弹,提高了射速,由600发/分提高到850发/分。其改进的瞄准具也提高了射击精度。

此外,芬兰人还为该枪设计了一个名为“雪帽”的部件,其是一个带拉链的大型装置,安装在该枪冷却套筒的顶部。在套筒里的冷却水用完的情况下,射手可以将该装置打开,然后把雪或冰块装入冷却套筒内,以替代冷却水。可以说,这样的改进使其更便于在芬兰高寒地区使用。

与步枪和重机枪借鉴于苏制武器不同的是,影片中芬军使用的手枪都是德国货,卢格P08手枪和毛瑟手枪出现在影片中。

此外,芬军还装备有两种很有特色的枪械。影片中芬军使用的冲锋枪是芬兰自行研制的苏米M1931式冲锋枪,(苏米在芬兰语中就是芬兰的意思)。

该枪由芬兰著名枪械设计师艾莫·约翰尼斯·莱迪设计,其前身为苏米M1926冲锋枪。M1926冲锋枪是芬兰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种冲锋枪,虽然具备很强的开拓意义,但其生产数量有限。

這种冲锋枪最大的特点是枪管采用可拆卸结构,而且还有一个手控射速调节器,射手通过旋转钮控制机匣后盖下的5个排气孔,以此控制射速。此外,该枪配用的枪弹也比较特殊,为7.65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这种弹锥度较大,故M1926冲锋枪配用的36发弹匣弧度较大。

M1926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开膛待机方式,可实施单、连发射击,全枪质量5.04kg。作为这款冲锋枪的后继型号,苏米M1931式冲锋枪进行了大量改进设计。该枪同样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和开膛待机方式,并且保留了可拆卸枪管和原来的拉机柄,但枪机进行了全新设计。该枪的快慢机设在扳机护圈前方,取消了意义不大的射速调节器,木制枪托的形状也进行了改进,使得抵肩据枪时更为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该枪并没有一般冲锋枪上的小握把。射击时射手像操作步枪那样握住枪托,但不同的是通常使用大拇指顶住机匣盖后端进行射击,这样可以部分克服连发射击时的枪口上跳,對于提高射击精度有一定帮助。此外,该枪放弃了M1926冲锋枪使用的7.65mm手枪弹,改用与德军MP38冲锋枪相同的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由于9mm巴拉贝鲁姆弹锥度较小,故该枪配用的弹匣不再是夸张的弧形。

M1931冲锋枪采用了多种供弹具,其中包括20发、36发、50发直形弹匣,以及40发、71发弹鼓。但在后来,M1931冲锋枪主要采用71发弹鼓供弹。

影片中的芬军使用弹匣和弹鼓两种供弹具,其中一种厚度很大的弹匣是50发容弹量的弹匣,对于提高火力持续性作用很大,便于在堑壕内近距离交战时提高打击力。

得益于优秀的设计,M1931冲锋枪的连发射击精度非常好,可靠性也很高。但是,较为复杂的设计结构以及对材料要求很高,限制了该枪的产量。在1939年“冬季战争”爆发时,该枪只生产了4144支,据说军队只装备了1000余支。这就是影片中洛卡所说的该枪是好枪,但在“冬季战争”中很紧缺的原因所在。

就是到了二战结束后,该枪的总产量也不到10万支。尽管数量相对很少,但M1931冲锋枪因性能很好,在芬兰军队中服役到1957年。此后,芬军用英国的司登冲锋枪将其替换后,结果发现司登冲锋枪并不适于在芬兰的严寒环境中使用,因此又于1970年代重新装备了苏米冲锋枪,直到1985年才正式退役。虽然该枪的产量不多,但出众的性能使其成为影片中芬军士兵的主要装备之一,特别是在堑壕近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正是因为M1931冲锋枪产量难以大幅度提高,芬兰后来在苏制波波斯冲锋枪基础上仿制出苏米M44式冲锋枪,以解决产能问题。该枪改用与M1931相同的9mm手枪弹,采用36发弹匣或71发弹鼓供弹,这是与只采用弹匣供弹的波波沙冲锋枪的明显差别之一。不过,M44冲锋枪在1944年开始生产后到芬兰退出二战,只生产了数千支,未来得及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

另一种芬兰自行研制的枪械是LS26式7.62mm轻机枪,该枪在影片中的表现明显不如芬军装备的重机枪抢眼。LS26式7.62mm轻机枪也称为M26轻机枪,其设计者与苏米冲锋枪一样,都是艾莫·约翰尼斯·莱迪,不过这种轻机枪是他在萨罗伦塔中尉的合作下研制成功的。

最初,该枪口径采用7.92mm,在结构上借鉴了法国一战时期的绍沙M1915式8mm轻机枪的枪管短后坐原理。但因为芬军大量使用俄式7.62mm突缘步枪弹,因此军方要求该枪改为使用这种枪弹,这才有了后来的M26式7.62mm轻机枪。

该枪在芬兰轻机枪选型中胜出,于1930年初首批生产了200挺。之所以生产速度缓慢,是因为萨罗伦塔中尉私自改变了部分设计,导致首批产品未能通过军方验收。经过莱迪重新检查修改后,该枪才开始走上正轨。在“冬季战争”爆发前,共有4000余挺该枪生产出来,到1942年夏芬军共装备有4760挺。1985年,这种轻机枪还存储在芬兰军队的仓库内作为储备武器,直到1990年才被处理掉。

M26轻机枪总体性能并不算很好,其质量偏大,高达9.3kg,使用的20发弹匣容弹量偏少,影响了火力持续性。最严重的是该枪承袭了绍沙轻机枪卡壳的毛病,在战斗中经常出现这种故障,甚至被芬兰士兵称为“卡壳26型”。

由于该枪存在很多缺陷且产量有限,芬军在战斗中也使用缴获的苏制DP轻机枪,影片中就曾出现芬军士兵携带DP轻机枪行军的镜头。

影片中苏军在战争爆发后不久进行反击,其T34坦克一马当先冲上来。芬兰军队没有反坦克炮,只能使用反坦克步枪进行射击,但枪弹打在坦克装甲上都被弹飞了,毫无作用。芬军使用的反坦克步枪是其自行研制的拉哈提39型20mm反坦克步枪,也称为L39型反坦克步枪。

该枪的研制源于一战之后,最初的设计方案与一战中德军使用的毛瑟M1918反坦克枪口径相同,为13mm。但随着坦克防护能力的提高,军方开始担心13mm枪弹无法有效对付当时的新型坦克。为此,芬军决定采用20mm口径,研制新的反坦克步枪。

这项任务交给了设计师艾密欧·拉哈提。1939年8月11日,拉哈提设计的样枪通过所有测试,达到并且超过了设计指标,被定型为拉哈提39型反坦克步枪。当年9月6日,芬兰开始生产这种反坦克步枪。

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半自动射击方式,弹匣容量达10发。全枪体积很大,枪长达2.24m,仅枪管就长达1.3m。同时,其质量也非常大,空枪质量(不含弹匣)就高达49.5kg,其容弹量很大的空弹匣质量也达到3.4kg,以至于士兵将该枪称为“大象”。

尽管非常笨重,但该枪的穿甲力还是不错的,在500m距离上以60°着角可击穿16mm厚的钢板,300m处则可以击穿20mm厚的钢板。这些指标在1930年代末还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冬季战争”中,芬军使用L39反坦克步枪击毁了不少苏军轻型坦克。

有鉴于此,芬军开始加速生产这种武器,在此后与苏军作战时装备量超过1800支。然而,这时的苏军除了容易被击穿的T26、BT等轻型坦克外,新型的T34坦克也开始大量使用。L39反坦克步枪的威力明显不够了,其很快就从专司反坦克任务改为对付碉堡等火力点,只是偶尔可以打坏苏军T34的履带。

对于该枪的射手而言,其最大的缺陷是后坐力太大。尽管加装有效率较高的枪口制退器,但其后坐力仍然让射手感到吃不消。该枪采用射速较高的半自动射击方式,但太大的后坐力却使其这一优势无法发挥出来,射手开完一枪后往往要等自己的身体缓一缓才能继续射击。

后来,L39反坦克步枪开始执行防空任务,以对付苏军的低空强击机。为此,苏联对约300支该枪进行了全自动改进,被命名为L39/44型防空枪。当然,这种枪需要安装到专用枪架上才能射击。到二战后,这种改进型防空武器还曾当作反直升机武器使用,直到1988年才正式退役。

可以说,L39反坦克步枪生不逢时,因为二战战场已经是反坦克炮的天下,口径很小的反坦克步枪已经失去了在反坦克任务中存在的价值。这也是该枪在影片中只有一个镜头出现的原因。

总的来看,芬兰在二战期间的武器装备可以说是“拿来主义”与自行研制相结合的产物,这保证了其武器装备体系的完整性和相当强的作战能力。而且,这些装备非常适合在芬兰多丛林、沼泽的高寒地带作战。

影片中双方的战术运用

《无名战士》影片主要展现了交战双方在极具芬兰环境特点的高寒丛林地带作战情况,其具有不同于当时苏德两军主战场的很多特点。比如,在苏芬战线上双方都主要依靠轻装步兵在炮兵和航空兵支援下进行交战,而难以将大规模装甲部队投入战斗,即使偶尔运用也受到地形条件的严重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轻步兵战术就成为决定胜负更为重要的砝码。甚至以自行车为机动工具的轻步兵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在影片中惊鸿一瞥地出现过。

影片中曾经多次展现芬军在堑壕内与据守阵地的苏军进行战斗的情景。先是经验丰富的洛卡指挥军阶虽高但缺乏经验的卡利罗图进行壕内战斗,后来芬军士兵普遍掌握了这一作战技巧,由老兵瓦哈拉带领在最后也实施过一次成功的壕内反击。

这种壕内战术的核心是将手榴弹的爆炸震撼作用与冲锋枪短促密集的火力突击结合起来。在具体实施时通常由2~3人组成战斗小组,其中最前面的士兵使用冲锋枪,其后面的士兵负责投掷手榴弹,如果有第3名士兵则负责携带手榴弹和冲锋枪弹药供给前面的队友,必要时替代其中的某一人。

突入敌军堑壕内后,小组一般会选择拐弯处隐蔽,先由第2名队员向拐弯处对面敌军位置投掷手榴弹。趁着爆炸的烟雾和敌军受到震撼的机会,第1名队员迅速通过拐弯处利用冲锋枪的短促密集火力将残敌歼灭,以清除这一段堑壕内的敌军。如此不断地进行下去,最后将整条堑壕清理完毕。

如果在推进过程中遇到敌军的掩蔽部等工事,就由负责投掷手榴弹的队员前出向其内部投弹,然后再由冲锋枪手清理工事内部残敌。这种战术实际上是各国军队比较通用的近战手段,苏军、德军在二战时也广泛加以运用。不仅是在壕内战斗中,而且在巷战中也有相同或类似的战术被广泛运用。

这种战术将步兵的灵活性和短兵火力的打击力完美结合在一起,即使在敌方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往往也能以突袭手段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影片中洛卡等战斗小组也基本上是在达成突袭的条件下,才取得成功的。否则,苏军发现敌军已经突入堑壕内部,往往也会利用同样的战术手段发动反击与其对抗。

令人费解的是,影片中当莱赫托奉命带领一个小组执行前卫搜索任务时,这个只有5人的小组居然还包括一个重机枪组。

重机枪的射击准备相对要复杂得多。其在携行时需要将枪身和枪架分开携带,否则至少要3人才能整体抬走,而且根本不能隐蔽前进。等到射击时,还需要先将枪架和枪身进行结合。当然,重机枪也可以不用枪架直接架在树干或依托在物体上进行射击。影片中洛卡就曾将重机枪直接架在树干上进行射击,但此时的射击稳定性较差,对射击精度有不良影响。

重机枪不能像使用弹匣的轻机枪那样将供弹具装填到位携行,其弹链和弹箱要单独携带才可以,在射击前还需要进行结合弹箱和装填弹链。这些特点决定了重机枪并不适合作为步兵小分队的随行火力使用,通常是在小分队后面的一定距离上跟进,发生情况后再展开火力对前面友军进行支援。

影片中莱赫托的5人小组摸到苏军防御阵地前,遭到火力打击后,全部陷入无法还手的境地,只能趴在地上躲避对方火力。莱赫托被击伤后自杀,位于最后的一名士兵企图逃跑也被打死,中间包括重机枪手在内的3个士兵不敢再动弹,好不容易才逃回来。实际上,当时这个小组如果将重机枪换成轻机枪,或者全部使用冲锋枪和步枪效果就会好得多,因为这些兵器可以立即做出反应进行还击,不至于陷入完全被动挨打的境地。即使往回撤逃时,带着轻机枪或步槍也比重机枪灵便得多。

在一次洛卡带人夜间执行侧翼阵地警戒任务时,正好撞见苏军的迂回攻击分队。洛卡一人使用苏米M1931冲锋枪独自挡住苏军的进攻,跟着他的新兵在后面负责供给弹药,居然将当面苏军几乎全部歼灭。从影片中画面来看,苏军的迂回分队差不多有2个排的兵力,也就是说有50人左右。现实中,洛卡很难依靠自己的一支冲锋枪将苏军全部歼灭。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兵力和火力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很难形成影片中那种一边倒的情况。苏军兵力众多,而洛卡开枪后位置就会完全暴露,苏军要想对其实施有效压制并不困难。即使苏军50人中只有不到一半可以开火射击,也照样可以将洛卡压制得难以抬头。因为苏军散布在一个较宽大的正面上,洛卡不可能第一时间将苏军全部压制住。而苏军从较宽大的正面上同时开火反击,则可以将洛卡的火力完全压制,从而为继续攻击创造条件。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洛卡守住阵地的惟一希望就是得到后方的兵力或火力支援。如果影片中展现一下芬军使用迫击炮轰击苏军的镜头,那么就会更符合实际一些。

第二方面是从苏米冲锋枪的性能角度来理解。苏米M1931冲锋枪发射的是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其有效射程只有200m。而按照二战时期的实战运用情况来看,有效射程200m的冲锋枪往往只能在150m甚至100m内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影片中洛卡的射击距离起码有100m以上,冲锋枪此时的威力是难以与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苏军莫辛纳甘步枪相比的,更不要说苏军排级单位内配备轻机枪了。

影片如此安排这一情节,只能说是为了刻意展现主人公的英勇善战而已。

虽然苏芬战线的地形决定了无法使用大规模装甲部队,但是沿着林中道路推进的坦克还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影片中对此有一定的展现。苏军在1942年1月的反击和1944年的进攻中都有坦克支援步兵,逼使芬军不得不进行反坦克作战。而芬军装备的L39反坦克步枪对T34坦克毫无作用,只得利用步兵使用爆破器材对其攻击。

影片中出现的芬军用于反坦克的爆破器材有两种,分别是德制Tellermine35型反坦克地雷和自制的反坦克手榴弹。在使用反坦克地雷攻击苏军T34坦克时,那个名叫希塔宁的芬军士兵两次努力将其投掷到坦克履带下才将其炸毁。

这种战术手段确实存在。当时,为了提高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各国军队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反坦克地雷成为士兵手中的机动兵器。实际运用时,士兵需要携带地雷靠近坦克,然后将其投掷到坦克履带下,坦克前进中碾压地雷将履带炸断。

不过,这种方式一般运用在有良好依托的掩体情况下,例如利用堑壕掩护将地雷投掷到要越壕的敌坦克履带下。

投掷反坦克地雷之后必须立即利用掩体进行隐蔽,以防止被自己的地雷炸伤。影片中的芬军士兵投掷地雷后就躲在距离非常近的树后面,这很有可能在地雷炸毁敌坦克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严重伤害。

在科斯凯拉攻击苏军T-4/85坦克时,其使用了另一种反坦克兵器。这是一种自制的反坦克手榴弹,实际上就是在一枚德式长柄手榴弹外面绑上4块炸药,以提高爆炸威力。影片中还出现过另外一种手榴弹,看起来像是在手榴弹外面套了一个装满炸药的铁罐子,用来对付苏军的地堡。

科斯凯拉虽然炸毁了苏军坦克,但自己也被苏军打死。科斯凯拉是从坦克正面投掷手雷将坦克炸毁的,这一场景出现了明显错误。他将手雷投出后,手雷不可能停留在坦克前面和侧面的倾斜装甲上,只能是掉落在地上,这样的话就很难对坦克造成伤害。

实际上,使用爆破器材攻击坦克时,最好的办法是将爆破器材固定在坦克装甲表面,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英国的No.74黏性炸弹,其外面有强力粘合剂,投掷之后可以粘在坦克装甲表面再引爆。二战时安装3块磁铁的德制HHL磁性反坦克雷也是同样着眼于此。

影片中对于苏军战术的表现则更为简单化。影片中的苏军总是失去步兵和坦克之间的协调,坦克无法得到步兵的掩护,以至于坦克屡次遭到芬军反坦克手的袭击而被炸毁。

苏军还总是沿着道路攻击,其步兵從不知道从丛林中渗透攻击芬军阵地侧翼,以支援沿道路推进的友军。当然,这也是本国影片中对敌方表现的通常做法。不过,影片中对于苏军阵地前面大量树木被伐倒以扫清射界的细节表现还是比较到位的,伐倒的树木还可以起到障碍物的作用。

尽管苏联在与芬兰的领土谈判中存在严重的强权政治和侵略行为,但这一切又在人类命运的大决战中退居次要地位。就连在“冬季战争”中极力支持芬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表示一切与德国法西斯作战的人都是朋友,一切与德国法西斯站在一起的人都是敌人。芬兰的可悲之处就在于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和一个更为错误的盟友,这就使得其完全丧失了在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局为基础的战后政治格局中占有相对有利地位的任何可能性,只能吞下自己酿造的苦果。

编辑/曾振宇

猜你喜欢
冲锋枪反坦克苏军
拉斐尔反坦克长钉导弹
反坦克火箭筒
丛林冲锋枪
当手枪遇上冲锋枪
冲锋枪创世篇
冲锋枪当自强
五十年代学习和借鉴苏军的回顾与思考
朝鲜战场遇苏军
三十年代苏军的现代化建设
毛岸英曾被授予苏军中尉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