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管理体制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8-08-21 08:21曾诗敏
决策探索 2018年14期

?曾诗敏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开始实行生源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高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一级、垂直式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二级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主要实行的管理体制。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学院的二级管理工作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本文通过对二级管理体制下学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思考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二级管理体制;学院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工作实践;改进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各大高校实行了二级管理体制,取代了原来传统的垂直式的一级管理体制。二级管理体制经过几年的发展和不断推进,已经初步形成了完善的运行机制。二级管理体制的实行,使二级学院所要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其中最为关键就是教学管理工作,如何使学院的二级管理工作从传统的模式转变到适合二级管理体制的模式,教学管理人员又应该如何进行改变,这些都是各大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二级管理体制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统一的管理机制,涵盖了指导、组织、控制、协调以及规划等多个职能,一般来说,教学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对教学运行的管理、对人才培养的管理、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管理以及教学环境建设的管理等。

首先,對教学运行的管理是指在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过程以及其他的辅助工作进行的组织管理,它是教学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当前高校的教学过程基本为教授、学习、实践,因此,在对教学运行管理时要注意合理把控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的制定、评估以及反馈,这些都是教学顺利开展、稳定运行的保障。其次,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赖以生存和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就业率等方面,因此,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有助于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或者手段来鼓励或者限制教师或者其他教学人员,进而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再次,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否合理是学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保障。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对人才培养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本身的特点来制定出适合现代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等方面要求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合理的培养计划来提高人才的培养率。最后,对教学环境建设的管理主要是对学校内部的课程、教材、专业、实验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和学校的学风、校风、教师队伍以及管理队伍等方面的软件建设。对教学环境建设进行合理管理,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

二、二级管理体制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高校引入二级管理体制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实行期间,学院的教学管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理念落后,不具备先进性

二级管理体制改变了学院的教学管理方式,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学管理观念的落后制约了二级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行,限制了二级管理体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在现代高校中,长期的一级教学管理体制形成了固有的管理观念,即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首先制定出工作计划,然后将制定好的工作计划下发至下级学院,最后在学院执行后检查完成的情况。在整个过程中,学院只需要执行学校下发的任务即可,并不具备自主进行工作的条件。因此,在长期这样的情况下,学院陷入了一种接受任务、执行任务、再接受任务、再执行任务的恶性循环中,长期处于被管理的状态。在实行二级管理体制后,一些学院的教学人员还处在以前的被管理状态的惯性中,没有及时转变管理观念,主动进行创新管理的观念不强,二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管理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对学院教学管理认识不足

就现在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而言,虽然对二级管理体制已经进行引进和实行,但是实行的深度不够,对二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管理认识不足。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学管理的框架、运行机制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来进行建设和完善,因此,如果仅仅是照搬别的学校的经验,而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则无法发挥二级管理体制的作用。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一个需要时间累计的过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样的体制下,学院的教学管理不仅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整个教学理念,使教学管理工作在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情况下,促进学校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教学质量提升等。

(三)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权责不明

在二级管理体制下,权力分配是体制运行的核心,但是在目前实行二级管理体制的高校中,还存在权力与责任的分配不明确、不合理的问题:首先,学校与学院之间的责任、权力以及义务等方面的界限划分不清晰。在二级管理体制下,主要的权力还掌握在学校管理层的手里,没有真正地实现将权力下放到学院,例如,学院的课程安排、教材选取、考试安排等方面的权力虽然已经下放到学院,但是在职称评定、师资调整、学院建设等方面的管理权、决策权都还集中在学校的一级管理层中,学院的教学管理作用和优势没有机会发挥出来,这种义务与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学院的二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创新性不足,限制了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运行。其次,在有些学校中,虽然学校的一级管理层将权力完全下放到学院中,但失去了对其的监控、监督,导致二级管理体制形同虚设,没有对学院的二级管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四)教学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当前的高校虽然实行了二级管理体制,但是在旧体制的影响下,学院的二级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相关的制度完善方面也存在缺陷和滞后,对复杂的教学管理工作难以做出有效的规范,并且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与合适的限制机制。学院的管理队伍庞大,权力交叉严重,办事的效率低下。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没有积极工作的活力与动力,对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教学事故、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缺乏管理力度,知情不报的情况时有出现,导致了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出现失控。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学院不仅无法发挥教学管理工作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使教学管理工作陷入混乱,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五)教学管理岗位的稳定性不足

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学院的二级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学院进行承担,学校的一级管理进行辅助工作。随着学校的扩招,每年的学生数量较之以前都有提升。在学生数量增多的情况下,学院的教学管理岗位人员配备不足,而且由于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极高,待遇和薪资却相对比较低,长此以往,教学管理人员失去了工作热情,岗位人员的稳定无法保证,管理人员会出现频繁的更换,这样不仅不利于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不利于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六)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评价不准确

任何一种教学管理工作都需要相应的监督、考核评价制度来对其进行制约。在当前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相应的监督考核制度还没有完善,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建立。没有监督考核评价制度,对于学校来说,就无法对下级的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当前,虽然一些学校建立了监督考核评价制度,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评价结果还存在不准确的现象,比如,一般来说,教学质量的反馈评价是由学生的反馈、领导考察以及其他人员的反馈组成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反馈被当作一项强制性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会导致学生存在个人情绪,影响反馈效果,甚至在有的学校,学生反馈不由学生自己控制,是由一些管理人员代为操作,同时一些其他方面的评价也会存在暗箱操作的风险,因此,现在的监督考核评价制度存在不准确的现象。

三、二级管理体制下优化学院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和策略

鉴于目前二级管理体制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笔者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策略。

(一)转变管理观念

二级管理体制是一种将权力下放、进行上下级分权的管理体制,学院的二级管理工作要真正地发挥二级管理体制的效果,避免其成为一纸空谈,就必须对管理观念进行更新和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观念。学院的二级管理工作随着权力的下放,将自身的定位由教学管理执行单位转变到可以独立自主进行教学管理,这就需要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更新自身的观念,剥除对以前一级管理的依赖性,承担起更多的管理责任,积极考虑在二级管理体制下,院部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规划。在教学管理中遇到问题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找出解决的办法,不再依赖于学校的统一规划。学校的管理者要对学院的二级管理工作给予支持,转变自己的工作作风,加强对学院的服务意识,促进学院的二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明确权责划分

权责合理划分是二级管理体制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明确管理的责任与权力,才能发挥二级管理体制的作用与效果。学校方面的主要职责是把上级教育部门下达的各项政策和规定进行落实和执行,对学院的二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定期考核评价,并对学院教学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学院的各系部可以直接行使管理权,对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执行。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多样且比较复杂,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只有以权责分明为基础,才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教学管理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另外,在权责划分时,要将权力和责任同时下放到下级管理部门中,不要出现只将责任下放,而权力依然掌握在上级的手上,这样权责的不协调、不对等会导致二级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和执行。在权责下放时,不要仅仅将难以做到的、具体的工作进行下放,要全面将权力和责任同时下放,并且应该注意在执行时要让具有相关素质的人员来执行。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我国大多数的高校都已经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并根据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对制度进行了完善和改进。但是目前在部分高校中,教学管理制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缺陷,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改进。首先,二级管理体制是一种权力和责任相互协调的管理制度,必须把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在责任、权力以及利益上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其相适应,这就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和限制,加强宏观方面的管理。其次,要在宏观管理中细分出具体的管理方式,把以前的过程管理转变为更加灵活、更加有创新性的微观方面的目标管理。在具体的工作程序、工作流程以及一些培养人才的具体方案、具体教学等实际情况下,完善、改进教学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具有操作性、更加规范,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权力的下放,使二级管理成为教学管理的主要模式,教学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随着主要责任与权力的下放,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管理人员由简单地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转变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主动管理,这就需要管理部门既要做到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又要做到管理的人性化,因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需要提升和强化。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培训活动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沟通、分析、统筹规划以及协调能力进行培训;不断激励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其在教学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再结合学到的理论知识,树立科学的教学管理观念,进而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

(五)加强对教学管理的监督和考核

在二级管理体制下,权力下放会给下级的管理部门更多的管理权限,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督与考核,就可能出现权力失控的现象。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仅依靠管理人员自身的自制力是无法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的,需要建立监督和考核的制度来对管理工作进行制约,从而保障教学管理的质量。全面性、公平性以及整体性是一个科学的考核制度应该具备的特点。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行政手段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督促;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首先,要根据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比如学历、工作经验、工作年限以及职称等方面来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制度。其次,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教学建设以及管理人员自身的自我评估等实际情况来建立自我评价体系。通过以上制度或者体系的建立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制约,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校虽然已经应用二级管理体制,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或措施可以帮助高校在现有的二级管理体制下,将教学管理工作的管理思路、管理制度、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运用创新、灵活的方法坚持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革,不断地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珺.二级管理体制下对人才培养的

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7(03):131.

[2]丛丽君. 威海职业学院二级管理改革

問题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3]傅伟,赵淑兰.二级管理体制下教师

积极性调动的途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4(03):15-17.

[4]牛江华.高职院校二级管理模式下教

学管理问题的探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28(05):29-33.

[5]马玲.二级管理体制下高职院级教学

管理问题浅析——以九江职业大学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7):140-141.

[6]张婷.二级管理体制下高职教学质量

保障问题之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26-28.

[7]陈明珠. 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的问

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