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网络赌博欠债自杀案件分析

2018-08-21 10:36廖慧丹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0期
关键词:现场勘查青年

廖慧丹

摘 要 网络赌博是将赌博活动网络化的结果,近年来,网络赌博犯罪日益猖獗,花样层出不穷,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本文通过对2例典型的青年因网络赌博欠债自杀案件的现场勘验、尸表检验及背景调查等方面進行回顾性分析,指出此类青年自杀案件在现场勘查、人体损伤、背景调查等方面的特征,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同时针对新型犯罪网络赌博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提出浅解。

关键词 刑事技术 现场勘查 网络赌博 信用卡贷款 青年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7.146

作者将遇到的2例典型的青年因网络赌博欠债自杀案件报告如下, 并对其现场勘察,法医学鉴定依据做分析报道,以期为相关案件的现场勘查提供参考,同时针对网络赌博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提出浅解。

一、案例资料

案件一:广东省某市,施某(男,22岁)被发现在出租房中死亡。

现场勘查:现场较整齐, 中心现场为标准一室一厅出租屋室内,尸体呈站立前缢位吊于卧室至洗漱间的门梁上。尸体前方有一四方餐桌,上可见一个手机,一本黑色笔记本以及一个钱包。利用死者指纹解锁手机,发现死者最后一条微博内容为写给朋友的遗书,表达自杀意愿,并拍自拍。黑色笔记本内书写给父母的遗书,其中详细诉说死者沉迷网络赌博至存款输光,后通过中介办大量信用卡贷款,欠下大量信用卡债务,遂自杀。

尸体检验:男性尸体,绳索为白色晾衣棉绳, 系于卧室至洗漱间的门梁上, 窗高 190cm , 绳套为单绳套。尸斑紫红色,遍布下肢,双眼下睑结膜有出血点,口唇皮革样化。尸体颈部检见:右颈部呈自甲状软骨上方经双侧颈部向后向上,形成渐行渐浅的八字不交型索沟,皮革样化。颈后无明显伤痕。尸表未见暴力损伤。毒物化验:未检出任何毒物。解剖见颈部深层肌群挫伤出血伴右侧舌骨大角骨折, 会厌、喉室、气管上端粘膜广泛充血, 双肺瘀血肿胀, 心脏、脾脏瘀血。

案件二:广东省某市,曽某(男,21岁)被发现在工厂宿舍中死亡。

现场勘查:中心现场为标准一室一厅出租屋,现场的出入口门窗保存完好,整体并相对有序,无明显的打斗痕迹,大量透明胶封堵窗户的缝隙,封堵门的下缘。尸体呈仰卧位于进门处高低床下铺。尸体前方地板上见一有装未充分燃尽木炭的炭盆,室内桌面可见印有XX牌烧烤木炭的快递盒一个;手机一个,手机内发现购物软件以及烧烤木炭订单;透明胶带两卷;打火机一个;钱包一个;遗书一份,其中详细诉说死者打工受挫,在朋友唆使下参与网络赌博,输光后,办理10余张信用卡贷款,后欠下大量债务,遂决定自杀。

尸体检验:青年男性尸体,尸斑典型樱桃红色,位于腰背部未受压处,双眼瞳孔等大正圆 ,双眼下睑结膜充血,鼻腔耳腔无异常。尸表未见暴力损伤。毒物化验:HBCO浓度为54%。

二、讨论

(一)法医学分析

案例一:缢死是利用全部或部分自身体重, 使绳索或其他物件压迫颈项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 俗称吊死 。根据本案尸体检验,结合法化检验结果,死因为缢死,根据房间内发现物证及尸检情况, 说明死者主观上要创造一个私密的空间,遗书以及微博说明有自杀动机以及自杀主观意愿,索沟符合自缢特征,综合分析缢死分析, 这是一起自缢死亡事件, 事件性质为自杀。

案例二: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的毒物,中毒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死者很少感觉到痛苦。烧炭可产生一氧化碳,与血液内的血红蛋白紧密结合,使之失去与气体交换能力,导致缺氧窒息死亡 。因此,烧炭自杀近几年呈上升趋势 。根据本案尸体检验,结合法化检验结果,死因为 CO中毒。同时,现场勘查发现,现场出入口完好,房间内胶带封锁门窗缝隙,外人难以形成,为烧炭自杀现场勘查特征表现;同时结合现场物证、尸表及毒化检验情况,说明死者主观上要创造一个私密的空间,遗书说明有自杀动机以及自杀主观意愿,现场符合自杀特征,综合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烧炭自杀事件, 事件性质为自杀。

自杀正成为我国乃至国际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据文献汇报统计,自杀人群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龄多集中在青壮年时期 。自杀的成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客观方面,如家庭纠纷,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经济问题;主观方面,如精神障碍,个人性格、处事心态、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面对问题的心理调节能力等多中因素息息相关,各因素相辅相成,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分析本文两个案件,存在以下共同特征:青年,年龄在20-25岁之间;自杀动机一致,均由于网络赌博导致大量欠债遂自杀;自杀现场均为室内,为个人私密的空间;中心现场出入口密封;现场均留有遗书,现场较整齐;死因分别为自缢和烧炭自杀,均为自行形成,无其他暴力损伤;背景调查,现场手机内容中,有相关自杀行为后应证对应的信息,如微博遗书以及购买烧烤木炭的订单。以上两个案件具有典型自杀的特征。根据本文案例以及以往文献资料总结,自杀的特点如下:(1)多有动机,经济问题多见,事前有反常行为,如留遗书;(2)现场特点:较为整齐有序;(3)损伤特征:自身可触及形成;(4)男性多于女性,年轻人比例逐渐上升;(5)自杀方式:传统以自缢及服毒多见,近年来,烧炭自杀比例逐渐上升,多见于年轻人自杀。

自杀案件应注意:(1)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均要细致到位。自杀案件的定性离不开现场勘查获取的信息 ,如现场是否封闭,是否有暴力侵入迹象 ,有否遗书, 有无暴力搏斗迹象,钱物有无失窃,现场上有无形成尸体损伤的条件等。自杀案件的尸体检验要力求全面仔细,如损伤情况,是否有暴力损伤,暴力致命伤等。拍照记录要详尽 ,包括无损伤的正常部位 ,以便事后复核。(2)要保存好各种材料及有关物证。(3)深入了解案情, 综合分析判断, 确保结论科学正确。

(二)反思新型犯罪网络赌博问题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赌博是将赌博活动网络化的结果,是传统赌博犯罪的新形式。网络赌博犯罪不仅对现行立法、执法和司法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也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近年来,网络赌博犯罪日益猖獗,在利用互联网进行赌博的背景下,赌博的花样层出不穷,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 。据某少管所的统计调查,因参与网络赌博而导致犯罪的约占32% ,可见网络赌博对青少年的严重影响。

在新时代下成长的青年,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开阔的思维,同时存在心智相对不够成熟,而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容易被诱骗等薄弱点,网络赌博利用这些心理薄弱点,通过网络平台以及与传销式营销的结合的手段,形成链条化产业,使青年消磨意志,荒废学业及工作,失去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还诱发青少年参与信用卡以及贷款等活动,甚至参与犯罪。本文中两个自杀青年就是受害的典型。网络赌博犯罪使其个人经济遭遇困境,输钱以后,仍然抱着侥幸心理,通过信用卡借贷以及网络借贷平台借贷,希望翻身,最终导致债台高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针对上述问题文献资料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推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金钱观的树立。其次,加大舆论宣传,让广大家庭及青年认识到网络赌博的危害性和禁赌的意义,要积极培育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在遇到招赌信息时,青少年要知道这一邀请是否属于“网络赌博”,有什么标准可以界定等,都有清醒的认识。最后,需要提升青年的心理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渠道,在青年失足或者陷入网络赌博的陷阱后,有渠道和方式重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自怨自艾到不可挽回的局面。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立法,加大网络赌博犯罪的刑罚力度,提高对网络赌博犯罪的打击力度,多边合作共同形成一个号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注释:

冯涛.97例自缢死亡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分析//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八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論文集.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专业委员会.2015.2.

郭勇、李学刚、阙正龙.广州市白云区57例烧炭自杀案件的法医学检验分析.中国法医学杂志.2016,31(6).618.

高云贵、崔晓光、崔瑶、隋鹏.烧炭自杀24例法医学分析.中国法医学杂志.2016,31(6).616-617.

黄强.366例自杀案件法医学分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3).87-88.

傅冬兴、林妍.通过现场及尸体损伤来解读自杀案件.海峡科学.2016(10).36-38.

韩丹东.网络赌博用这些伎俩“毁人不倦”.法制日报.2017-12-06(005).

孔凡文、马新宇.浅议网络赌博犯罪.法制与社会.2010(34).19-20.

刘俊海.惩治网络赌博网络平台须担起责任.法制日报.2017-12-06(005).

翟家圣.网络赌博犯罪特点及侦防对策探析.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7,16(5).55-59.

张艳.网络赌博犯罪疑难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官.2017(2).19-23.

猜你喜欢
现场勘查青年
浅议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的现场访问
如何通过现场勘查和痕迹检验来甄别自杀现场
法医命案现场勘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浅谈刑事现场勘查与图侦相结合的新模式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