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播种期的确定与产量的关系

2018-08-21 02:41王春光
新农村 2018年6期
关键词:播种期叶面积灌浆

王春光

玉米是黑龙江地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种子是关键,但是也不能忽略播种期的作用。相關数据显示,当外界气温稳定在6度至7度时具有生命活力的种子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发芽。可是这时即便可以发芽但是生长发育还是非常滞后的。这是由于早春气温不稳定,并且变化剧烈。过早播种下地的玉米种子极易受“倒春寒”的影响遭受冻害,这样一定会出现出苗不齐、缺苗空穴的问题。第二就是过早的播种下地。外界气温低。种子降低生活力长时间不发芽,霉菌等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会侵染种植。形成“粉籽”“烂种”严重时必须重播,表现突出的是发芽势较弱的品种种子上。一般来耕层表层10㎝土壤温度稳定在10度以上时可以播种适期。

1影响播种期的因素

1,1温度。玉米起源于热带。生长早期对温度敏感,但同时,品种问的低温耐受性也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玉米萌发的最适温度在27-32度之问,温度降低,出苗推迟,当温度降到10-13度时。基本停止萌发。种子在萌发时。幼嫩的胚根、胚轴和胚芽依次发育,给予胚芽鞘向上的动力,最终实现拱土、展开第一片盾叶。种子在接触土壤后。首先开始吸胀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此时的地温或土壤水的温度低于10度时。易发生冷害。导致后期幼苗畸形。严重时种子完全失活。畸形的幼苗多呈现鞭尾状,难以拱土或拱土后叶片不能展开。而当土温在10度以上时,播后遭受低温伤害的概率和程度均较小。

1,2水分。一般作物萌发需要吸收自身重量120-130%的水分,因此水分充足与否也是关系着出苗质量的。为保证玉米播种期水分充足需要对当地近10年降雨量及土壤墒情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气象测报和土壤水分测定。确定播种期。一般来说我们黑龙江地区玉米播种后旱情发生概率大于涝情发生。

1,3土壤条件。一是盐碱地,由于土壤溶液中盐分浓度过高,渗透压高,种子难以吸水萌发。或幼根幼芽对盐分的忍受力所限,出现反渗透现象。产生生理脱水,在出土前就萎蔫夭折,严重影响出苗。黄淮、东北、西北、沿海多盐碱地。二是土壤粘重土壤物理结构不良。通透性差。特别是播后降雨易造成土壤板结,严重影响幼芽顶土出苗。西南山地多粘土。三是沙质土壤,土壤保墒能力差,易造成播种后种子吸水不足而影响出苗。

1,4整地水平。坷垃多;土壤透风跑墒。水分不足。播下的种子不能与土壤密切接触;或坷垃盖种不利于出苗。土地不平;墒情不匀,或机播时深浅不一,浅处种子播不到湿土上。导致种子吸水萌发出苗不均匀。残留物多;翻入土壤中没有腐解的根茬、秸杆以及石块等,架空土壤影响种子吸水发芽或出苗;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能阻碍根系下扎,或影响幼芽顶土。

2播种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1产量。在适宜的播种期范围内,播种时适当延后丰产效果越好。因为单位面积的果穗数、行粒数、百粒重是决定玉米产量高低的因素。果穗的形成与秧苗质量关系密切,这就关系着上文所说的影响玉米播种的环境条件,田间试验得出结果是推迟了玉米播种期,每穗粒数有规律地增加,相应每穗总粒重也随之增加,达到显著标准。

2,2植株形态。不同播种期的玉米植株形态略有差异。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植株和穗位顺序增高,节根数略有减少。但每个播种期植株叶片数都是22-23片,基本上没有变化。在不同播种期处理中,第12个叶展现时单株叶面积和群体叶面积基本是相同的。从12片展叶以后,由于晚播处理,相同叶龄植株处在较高的气温条件下,生长旺盛,不同处理间叶面积呈现明显的差异,从而影响到决定单位面积产量的叶面积指数(LAll。播种越晚,LAI值越大,持续有效时问越长。

2,3干物质积累。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遵循S型曲线发展。在4个播种期处理中,群体和单株干物质积累变化规律完全一致。在1-12片展开叶,干物质积累差异很小。从12片展叶至叶片全部展现,干物质积累迅速增加并出现显著差异。播种愈晚,干物质绝对量增加愈多。早播时,叶片、叶鞘和茎秆的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高峰期的时间均早,但以后迅速下降,积累量显著减少。晚播时,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积累达到高峰期时间较迟,但以后始终保持稳定增长,增加了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数量。

2,4籽粒灌浆。玉米籽粒灌浆进程亦呈S型曲线发展。不同播种期处理从抽雄受精至千粒重达到最大值。气象条件,特别是温度对籽粒灌浆有重大的影响。随着播种期推迟,籽粒有效灌浆时间延长。玉米灌浆阶段昼夜温差积累值与灌浆持续天数呈正相关。

3小结

玉米播种有“春争日,夏争时”、“夏播争早,越早越好”之说,春播在4月中下旬。套种玉米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夏直播适期在6月中下旬,越早越好。在选择了优良的品种和种子之后,适期播种可以获得较高产量和效益。一般认为,当土壤温度至少有5-10天的时间已达到10℃-12℃时。可以播种。播种时理想的土壤含水量为70%-75%。在土壤墒情较差,播种期间干旱时间较长的年份和地区,需进行灌溉或坐水种。此外还可调整播期。使玉米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抽雄前15天至抽雄后的15天内避开季节性的干旱。中早熟品种适播期较长。可根据气候、土壤以及综合生产形势选择播种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种子管理局

150036)

猜你喜欢
播种期叶面积灌浆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自流可控灌浆在堰塞体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密度与播种期对直播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灌浆法在路面抢修中的应用分析
杂交籼稻气候适应性及播种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