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18-08-21 02:41周美
新农村 2018年6期
关键词:重庆地区高产根系

玉米属旱地作物,在生长期需要大量雨水,而重庆高温天气比较明显。尤其是玉米生长后期高温干旱已经成为制约玉米种植的突出因素。因此,改善玉米种植技术、防治玉米病虫害,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1重庆地区玉米高产的主要种植技术

1,1合理的种植方式和密度。合理密植可以使玉米充分利用阳光、水分、空气、热量和养分,能保证个体健壮地生长发育。达到穗多、穗大、粒重的效果。肥地栽植宜密,薄地宜稀。土壤肥沃,施肥水平较高,可以种植密些;若地力较差。可以种稀。因为肥力高,较小的营养面积即可满足玉米的个体需要;而肥力低,种植密了会长不起来,生育后期会早衰,生育延迟,穗小。空秆率高。降低产量。最佳的播种密度在每亩4500至5500株左右。如果密度过低或过会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的栽种实行双行播种,1,2米开墒,株距在25至30公分左右为宜。

1,2选地。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根据其植株高大、根系多的生长特点。玉米从土壤中会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以维持生命周期和生长的需要。所以,在地块选择上要选择地势较平坦、质地疏松、土层深厚、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1,3品种选择。基于当地所种植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子的现状,在种植过程中,如何利用玉米的这种优势,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品质以及它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呢?近年来。在全市主要推广的玉米雜交品种主要以渝单30、鄂玉16等作为主导品种,通过试验发现这些品种田间表现还是较为稳定,都适合于当地本地种植。

2重庆地区高产玉米的主要播种技术

2,1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借助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通过地膜覆盖,玉米不仅可以保温保湿,这样有效提早了玉米的播种期,提高玉米的产量。但要掌握的是盖早不盖晚。盖湿不盖干的原则。

2,2喷除草剂。覆盖地膜前,必须喷除草剂。防除田问杂草。铺好膜后,田间杂草不易清除,由于温度高,水肥条件好,杂草滋生快,会出现杂草与苗争肥的现象,甚至撑破地膜。进而影响铺膜效果。这时应该配合使用阿特拉津50克加拉索100克混合兑水30至40升或60升,喷在畦面。然后盖膜,最好是边喷边盖。

2,3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包衣技术采取种子包衣剂方式。在种子外部黏附上杀虫剂以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并帮助种子适应生存环境,促进种子快速发芽。种衣剂黏附能力极强,通常情况下不会脱落,种子包衣技术能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并且使玉米植株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效果明显。

3田问管理

3,1玉米苗期管理。玉米苗期管理主要以查苗、补苗、问苗、定苗为主。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以防止幼苗间距过密。影响光照和肥力的吸收。一般玉米苗长到3至4叶的时候就必须筛选留苗,以去小留大,去病株留壮苗的原则,叶片数在4至5叶的时候进行定苗。

3,2适量施肥。施肥是玉米获取高产,提高玉米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基肥的作用主要是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所需养分。促进根系发育。

4玉米药害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喷施尿肥素等速效肥料,在叶面喷O,1%至O,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用O,3%尿素加O,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洒。每5至7天喷1次,连喷2至3次。也可喷3000倍液的高锰酸钾,它对多种化学农药有氧化、分解的作用。土壤干旱的还应及时灌溉,土壤墒情好的要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

5病虫害防治

5,1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危害玉米果穗和雄穗,会出现基部粗、顶端尖、近似球形。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病菌也可侵染玉米的幼苗,危害严重的幼苗表现矮化。进行防治时。可实行轮作换茬,深耕的措施,也可适时播种。播种后覆盖浅要,以减少种子被侵染。同时结合问苗,定苗,拔除病株。

5,2虫害防治

5,2,1玉米不同的生长时期会出现不同的虫害。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常发生的虫害主要是地老虎,地老虎的危害主要是咬食玉米种子、幼芽和根系,造成玉米缺苗或使植株死亡。这时可用50%巴丹可湿性粉剂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以1:50撒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

5,2,2玉米在种植过程中,要推广以深松为基础的土壤耕作制。其次,要坚持科学播种。在恰当的时间进行玉米播种,要选择合理的播种密度,采用先进的播种方法。最后,要科学施肥。使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保持齐全。争取更多的产量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6结语

玉米是重庆地区的重要经济农作物之一。属高产作物,具有食用、饲用和工业用等多种用途。高产种植技术对玉米的产量及品质质量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从玉米的播种期、玉米种植技术及玉米病虫害防治方面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以推动农村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进而为农民、为社会带来更多、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周美(1982-),女,重庆荣昌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

(作者单位:重庆市荣昌区双河街道农业服务中心402460)

猜你喜欢
重庆地区高产根系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雅安市:织密根治欠薪“根系网”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烤烟漂浮育苗根系致腐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2012~2015年重庆地区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的监测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SWC-WARMS在重庆地区的降水预报性能分析
大孔径浅台阶控制爆破在重庆地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