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大豆选种施肥技术

2018-08-21 02:41隋海韜
新农村 2018年6期
关键词:根瘤菌保苗农家肥

隋海韜

1正确选择种子

大豆种子选择应该遵循安全成熟、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的种子。特别是连作大豆的地块种子选择应把抗线虫能力纳入重要的考量指标中,黑龙江省此类品种有黑农35、垦农5和绥农10等。

1,1种子处理:利用药剂拌种可以有效防治大豆断根、缺苗、烂苗等病虫害造成的问题。常用的药剂多菌灵、福美双、克菌丹等。一般生产中药剂拌种时可混入微肥补充钼、硫等微量元素。但有一点需要强调和注意的是不可以把促进根瘤菌生长的菌剂和有机磷类农药混用。

1,2播种要求:掌握条件好的地块播量低,条件差的地块播量大的原则。具体是土壤水肥充足的土地,大豆是分枝多的品种,每公顷保苗12~15万株为宜。在地力水平不好土地。种植分枝少的品种,公顷保苗24~30万株为宜。寒地耕种区,种植的早熟品种,公顷保苗30~45万株。

2连作大豆科学施肥

2,1大豆的营养特点。相关资料显示大豆生产中10千克氮素、2千克磷素、4千克钾素可以产生150千克经济产量。因此可以看出大豆也是需肥量较多的作物,不次于甚至高于小麦、小豆等作物。同时,一些微量及中量元素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参与细胞代谢,如果缺少将产生明显症状影响产量,不可或缺。

2,2大豆对氮肥的吸收。众所周知大豆特有的根瘤菌能够固氮,故而很种植户以为种植大豆能够不施氮肥。但实际上根瘤菌能够提供的氮素也就二到三成。这是由于大豆吸收的氮素主要分成两大类,分别是有机和无机态的氮素,后者需要通过以化学肥料的形式予以补充,不能互相代替和转换。他们在土壤中通过氨化和硝化作用形成大豆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促进大豆正常发芽、出苗、长叶、长跟的营养阶段与开花结实生殖阶段都需要有机氮素的参与,相比之下而化学肥料中的氮素功用略小了,它们只负责前期的营养生长。所以从生理生化和产量形成角度说。在大豆在栽培上一定不可以盲目乱用氮肥,一定要掌握其不同生育阶段对各种氮肥的需求和地塊的肥力水平,再有就是不同品种的产量情况进行科学精准施肥。从而降低成本。具体是合理搭配猪、马、牛、鸡等畜禽粪尿堆沤的农家肥。同时合理进行确定施肥时间,避免错期施肥,降低肥料利用率。还有肥地少施,薄地多施。最后恰当的进行叶面施肥促熟增产。一般可以结合大豆中后期防病进行作业。

2,3大豆对磷肥的吸收。磷肥能够促进大豆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大豆对磷的吸收以植株生长中期为高,在开花稻结荚期间需要吸收六成以上磷肥,所以此时不能缺磷,以免影响花芽分化。

2,4大豆对钾、钙的吸收。大豆幼苗期需要钾的参与生长发育,钾肥供应充足苗期发育好。此期对钾的吸收量明显高于其他大量元素。大豆生殖生长关键期是对钾需求高峰期;钙一般在大豆中后期的器官和组织中。一般土壤中不失很缺少不用额外补充。因为钙与钾和镁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但是偏酸的土壤条件,需要用石灰调整土壤PH,因为大豆根瘤菌的繁殖不适宜偏酸的环境。

2,5大豆对微量元素的吸收。钼、硼、锌、锰、铁、铜等是大豆需要的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在植株体内含量虽少,但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就会受抑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严重的甚至无收。反之,如果微量元素过多,又会产生中毒现象,影响产量和质量,还会引起人、畜某些疾病的发生。因而。只有合理施用微量元素才能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

大豆对钼的需要量是其他作物的100倍。钼是大豆根瘤菌固氮酶不可缺少的元素。目前,我国大豆生产中使用微量元素较多的是钼酸铵。但大豆对钼的需求量很少,一般每生产50千克大豆约需钼154毫克。加之钼在土壤中不易流失。且有累积作用;而土壤中钼的含量过多。也会造成钼中毒。因此在生产中可以选用拌种或作叶面喷施钼酸铵较为安全可靠的方法。

2,6施肥技术

基肥:质量最好的大豆基肥是猪厩肥;其次是灰土粪、马厩肥、草炭高温造肥、草炭过圈粪等;需要说明的是土杂肥的质里最差。这些农家肥的用量可以根据粪肥质量、土壤肥瘠程度及前茬残肥多少而定。可多施质量高的农家肥的一般是地力差的、前茬残肥少的。一般质量高的猪粪、马粪和堆肥等,每公顷施15~22,5吨;土杂肥等质量差的,每公顷地30~45吨;磷肥能够与农家肥作基肥一起施用。基肥堆积发酵前加入适量的磷肥,农家肥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等可溶解磷肥,这些磷肥是可吸收状态;还有有机质可包被磷肥,减少土壤对磷肥固定;基肥的施用方法因整地技术及播种方式不同而异。我省一般秋翻地,能在前茬作物秋收后,将基肥均匀撒于地面,通过翻地耙地把肥料翻人18~20厘米土层内。

种肥:大豆种肥。一般公顷施磷酸二铵75~150千克。施用时应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触,采取种下深施、双侧深施、单侧深施。种下深施10~15厘米,侧深施距种子6-8厘米,以防化肥烧苗和减少化肥的流失与挥发。充分利用肥效。尿素易烧苗,不宜作种下深施,应侧深施。

追肥:根外追肥:初花期或鼓粒期,依据大豆生长情况,进行根外追肥,也可进行叶面喷施。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南实验农场

154004)

猜你喜欢
根瘤菌保苗农家肥
如何发酵农家肥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鲜食大豆根瘤菌应用研究
扇贝保苗池水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上)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接种苜蓿根瘤菌对西藏苜蓿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凌海市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区技术措施
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根瘤菌接种对拉巴豆生长、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大豆/玉米间作体系中接种AM真菌和根瘤菌对氮素吸收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