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诊断和防治

2018-08-21 02:41陈宏冬
新农村 2018年6期
关键词:气喘病病原猪群

文章主要针对猪气喘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鉴别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在基层工作期间遇到的实际病例而得出诊治方法和心得,希望能够为今后该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直接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喘气,病变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主要通过鼻腔接触和空气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使猪的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以及肺脏严重损害,导致猪的呼吸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大大下降,为一些继发性感染病原打开方便之门。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猪气喘病成为当今养猪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1病因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场数目日益增多,猪的流动性也变大。使猪患气喘病的机率增大,常见患病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是盲目引种,引入了带有隐性病原的能繁母猪或基础母猪和公猪;

二是隔离意识差,将带有病原体的猪与健康猪同圈并养,从而引发该病发生。

三是免疫失败,只针对个别猪病防疫而不接种其他疫苗,加上基层动物防疫经费不到位。防疫员防疫力度不够,导致防疫密度稀疏。

四是人为因素加快了病原的传播。其中猪群饲养密度过大、潮湿闷热、猪舍昼夜温差变化大、营养不良、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等是本病暴发和流行的诱因。

2临床症状

病猪发生咳嗽和喘气,吃食后或在圈内走动都会出现连续的费力干咳、急促气喘、病猪精神不好、呼吸加快,呈腹部扇动呼吸,严重时频繁呼吸、喘气。一般早晨和半夜咳嗽急剧加重,时而呈抽搐咳嗽,有时呕吐、不愿动。体温经测量一般在38℃~39,5℃。为正常体温。食欲减少,消瘦,发育不良,被毛粗乱。个别病猪食欲没有变化。

3诊断

3,1I临床诊断

该病猪群整体表现为精神很差、头下垂、不愿走动、不爱站立或趴伏在地。有一部分猪体温升高(38℃~45℃),另一部分猪体温升高不明显,但是呼吸费力伴有且呼吸次数明显增加,达60-80次份钟,有时大口喘气,发出嘶叫声。偶尔低沉地咳嗽或体躯僵化性咳嗽,驱赶运动后更容易听到短声轻咳,口鼻流沫,且食欲下降。

3,2病理剖检

取3头病死猪进行剖检,发现有如下病理变化:肺部有程度不一的水肿和气肿,在肺的心叶、尖叶、中问叶和隔叶前缘出现大小不一的豆性大斑点,逐渐恶化最后形成成支气管肺炎,从小支气管可以挤出一些乳白色、混浊、浓稠的黏液体;肺部,病变部明显硬度增加,呈明显的微红肉样变化,肺门和淋巴结急剧变大、边缘充血、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增大,切面乳白色,但是其他器官无特殊的病理变化。

4治疗方法

经过多年临床诊断和经验排除,这类病确为猪气喘病,对于不同症状并针对采取相对药物,处方如下:

中药:麻黄15g、生石膏50g、杏仁15g、浙贝母15g、菊花50g、忍冬藤75g、甘草15g,加入全价料饲料或自己配的饲料中饲喂。

西药:金霉素加氟苯尼考粉。早期使用有一定疗效,每1000kg饲料用500g氟苯尼考粉加250g金霉素混饲。一日两次。连用3天。

5预防建议

5,1加强严格生猪饲养管理

及时发现、盡早隔离、准确诊断,果断治疗。严格生猪饲养管理。提升饲养水平,增强猪体健康,保持安静。减少刺激和应急。调整舍温湿度,即使产粪除尿,减少粪污舍内污染。隔离猪只,更要细心照顾,确保不传播疾病。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和转群消毒等。

5,2加强主要疫苗免疫注射

对于种猪和新生仔猪必须按照要求接种猪气喘病弱毒冻干疫苗。免疫程序:每年8-11月份给种猪和后备猪疫苗要求注射一定剂量的猪气喘病弱毒菌苗1次。尤其仔猪为了安全必须进行二次免疫以提高猪群免疫力。7~15日龄首免,60-85日龄二免。通过一定剂量的疫苗注射可以最大限度杜绝猪气喘病的发生。

作者简介:陈宏冬(1989-),男,甘肃泾川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畜牧兽医局744300)

猜你喜欢
气喘病病原猪群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冬春换季对猪气喘病的预防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气喘病的预防及诊治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