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果科技示范园采用矮砧密植立格架网高纺锤形栽培技术的优势特点分析

2018-08-21 02:41刘建华杨晓慧
新农村 2018年6期

刘建华 杨晓慧

摘要:涿鹿县现代林果科技示范-园建设,采用矮砧密植立格架网高纺锤形栽培技术,具有高品质、高产出、早挂果、早收回投资、便于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作业的突出优点。有利于推动基地及涿鹿县苹果栽培制度与国际的接轨。

关键词:涿鹿县;现代林果;科技示范园;矮砧密植:立格架网;高纺锤形;优势特点

涿鹿县现代林果科技示范园以涿鹿县国营苗圃为主体,位于东环路边界牌梁村北和污水处理厂之问,为涿鹿县林果产业建设探索出一条“果品示范、产业扶贫、林苗互补”的发展新路。园区栽培模式采用3,5米大行距的栽植模式,行间种草,便于实现机械化生产,改传统栽培为矮砧密植立格架网高纺锤形的栽培技术,具有高品质、高产出、早挂果、早收回投资、便于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作业的突出优点。有利于推动基地及涿鹿县苹果栽培制度与国际的接轨。园区建设从2017年3月25开始整地、打点、栽杆、挖坑、安装滴灌系统、架丝、调苗、栽苗,到4月25日完成了全部的栽植工作。园区共分为四个种植区:A区130亩,栽植进口自根砧(M9 T337)矮化苗木,主栽品种为烟富3,授粉品种为皇家嘎啦,株行距为1米×3,5米,共栽植苗木24700株;B区170亩,栽植矮化中间砧(SH6)苗木,主栽品种为长富,授粉品种为丹霞,株行距为2米×3,5米,共栽植苗木16150株;C区170亩,栽植本地常规嫁接乔化砧苗木。主栽品种为国光,授粉品种为黄元帅。株行距为2米x3,5米。共栽植苗木16150株;D区500亩,为林苗一体化栽植区。采用3,5米大行,栽植涿鹿县小杂果特色品种,有槟果、香果等品种,行间培育苗木。栽植果树苗木94500株,培育油松、金叶榆、侧柏营养杯苗317万株。新品种榆树、柳树、山桃12,69万株。

苹果矮化密植成套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高效的苹果集约种植栽培新技术,苹果采用矮化栽培技术后,可实现当年开花、次年见果、三年丰产。涿鹿县现代林果科技示范园采用矮砧密植立格架网高纺锤形的栽培技术具有以下优势特点。

1矮化密植

矮化密植苹果种植技术呈现了“四省、两高、两早”的特点,四省:即省水、肥、工、地。通过全程机械化操作和水肥一体自动化灌溉,实现果园高效、集约化经营管理;两高:即高品質、高产出;两早:即早结果、早回报,矮化密植果园通过大苗栽培技术。可实现1年栽培、2年挂果、3年丰产的高效运营目标。

2立格架网高纺锤形栽培

高纺锤形栽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成功的栽培系统之一。具有结构简单、技术容易掌握、成形快,管理方便、节省劳动力。前期产量高,冠幅小适宜密植,更强调的是树体整体一致、机械化、流水线作业,为果业生产标准化和省力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水肥一体化

滴灌采用世界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由蓄水池、中控室、首部机房、田问控制器、滴灌管五部分组成。滴灌管引进以色列压力补偿式管道,浇水施肥时恒定流量为2L/滴头×h(0,76方/亩×h):施肥系统为世界先进的NETAFIM自动化施肥系统,注肥最大流量达3方每小时。

根据园区土壤、气候等因素,结合所栽植的果树品种需求,按正常年降水量计算:3月中旬~5月下旬为果树需水期。平均10天左右浇水一次,共需浇水7次,每次浇水3小时,每亩地共计用水量为16方;6月上旬~9月为果树控水期,平均20天左右浇水一次,共需浇水5次,每次浇水2小时,每亩地共计用水量为8方;上冻前最低气温5℃左右时。果树需要浇冻水一次,浇水时长为8小时,每亩地用水量为6方。进而可以得出每亩地每年的用水量为30方。与传统灌溉模式相比,节约用水约80%。

由于园区灌溉、施肥采用“数据指导、程序控制、分区域对待”的世界先进操作模式,达到科学化安排浇水、施肥用量,精准化浇水、施肥于作物吸收部位。使作物不同生长周期可吸收所需的水分、养分,使浇水、施肥最大化利用,达到“作物一土地一肥料”的一种“生态”平衡。避免了土地以及地下水资源的肥料污染。

4示范、试验

园区通过矮化自根砧、矮化中间砧、乔化砧三种不同砧木苹果树的栽培对比,在示范的同时试验不同砧木苹果树在相同管理模式下的效果,并研究相同的机械化管理模式下,不同砧木、不同品种的苹果树最佳修剪、管理技术,为涿鹿县今后苹果种植向现代化生产转型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1,河北省涿鹿县林业局075600;2,张家口市涿鹿林场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