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技术与管理研究

2018-08-21 02:41洪岩
新农村 2018年6期
关键词: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成活率

洪岩

树木植被作为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决定了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好坏,植树造林作为一项生产活动。其主要工作是新造或更新森林,属于培育森林的一部分。本文简述植树造林技术与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林业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因地制宜、细致整地、适当密植、灌水施肥等是造林的基本措施,良好的进行树木栽种,有计划的对森林开发利用,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情趣生活,同时可以在人们旅游时增强森林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有效提高经济收入。

1植树造林技术

1,1播种造林。播种造林又称为直接造林,顾名思义。是指把树木的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上的一种造林方法。这种方法相对程序简单,省去了育苗工序,便于施工。避免苗木根系受到损伤,发育也会较完整,可以抵抗恶劣的环境。成活率也更高,未对生长的环境提出严格要求,幼苗从种子发芽起就生长在造林地上。对造林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也会较适应,但是要避免苗木根系出现损坏或失水,从苗圃起苗、选苗、运输、造林前修剪到定植等这一过程都要保持苗木的充足水分,随起随栽是保证苗木根部水分的最好方法,可以采用飞机进行飞播造林,很多大面积造林多选用此法。

播种造林中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和移植苗,或者野生苗。一般选择发芽容易、种粒大、种源充足的品种。造林的播种方法有条播、穴播和撒播等,造林地应选在气候条件适宜、土壤明显覆盖、水分充足,鸟类、老鼠等灾害性因素较轻。人烟稀少的地区,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催芽浸种、消毒等处理措施。以保证早出芽及增强抗旱能力,每穴播种多粒种子,经过人工与自然选择,可以留下生长健壮的苗木,为构成优良林分创造条件,也要做好树种发芽后至幼苗期问的抚育管护工作,防止动物、病虫害等对苗木的破坏。

1,2植苗造林法。植苗造林法又称为移栽造林法,是指选择树龄较小、根系完整的苗木进行栽植,利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对象,是应用最广的一种造林方法,其特点是苗木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较强,定植后生长稳定、快速,能达到较高的造林成活率,此种造林法对于树种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限制较少,几乎不受树种的限制。但是对苗木要求比较严格。在造林过程中,苗木根系在起苗、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容易导致损伤和失水,降低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对栽植技术要求比较高。

植苗造林在造林前还需要进行育苗,做好苗木处理工作,选择1-2年生完全木质化的苗木,进行截干处理,栽植时采用明穴造林。严格执行“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点。做到随起苗随栽植。各环节协调一致,始终保持苗木根系处于湿润状态,苗木栽植后及时采取浇水、培土、除草等措施,提高苗木抵抗力,确保苗木成活。

1,3插条造林法。插条造林节省了树种育苗的时间和费用。并且操作容易、技术简单、成活率较高,幼苗在母体营养供给的基础上。初期生长较快。抵抗能力较强。多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树木发芽前,土壤解冻后为最佳时期,直接利用树木的干、枝、根等营养器官以及竹子的地下茎扦插造林,在栽植前,首先对造林地进行全面整理,地势平坦地区采用全面整地。山地造林时采用割除、火烧、化学药剂等方法进行清理,整地结束后进行栽植,树枝最好为1,5-2,0era粗。1-2年生,削减多余枝,剪成约30-40era的插穗,依据株行距,在合适的地里扦插,压实土壤即可,插条的上部2-3cm应露在外面。

2植树造林管理措施

2,1幼苗管理。幼苗的前期生长过程是树木未来成长的关键阶段,直接关系到以后树木的生长状态。新造的幼苗生命力相对脆弱,抵抗能力低下,一定要创造有利于其生长的优良环境条件,需要进行人工的培育和保护,幼林要经历缓苗、生根、生长,然后才能快速成长,幼苗管理一般从土壤管理做起,通过除草、松土、施肥等方式优化土壤性质,还要抑制和调节林木生长,进行间苗与修剪工作,促进幼苗健康成长,并形成良好的干形,要想提高造林的成活率,管理一定要加强,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只有对苗木进行良好的抚育管理,遵循幼林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满足环境要求,最终才可取得良好的造林成果。

2,2封山育林管理。封山育林作为我国传统的造林方法。其具有绿化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森林生态效益好等特点,主要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较强的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以及荒山荒地,通过封禁和人工促进手段。从而起到保护树木植被的作用,使森林植被恢复的一种育林方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封山育林能够迅速加快绿地的绿化,采用较小的成本提高森林的整体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封育建成的林区大都是多树种的混交复层林。对提高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病蟲害、保护珍稀物种都十分有利,在进行封山育林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抚育原则,要保证两者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不断加强苗木培育和植树造林管理,适时开展雨季和秋季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

2,3退耕还林。退耕还林主要是将容易出现土地沙化与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坡耕地进行有步骤与有计划地停止耕种,从而达到减轻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增强涵养水源功能、打造生态屏障的目的,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践,根据适地适树的有关原则,合理进行植树造林,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海伦市林业局

152300)

猜你喜欢
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成活率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封山育林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作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