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竹北移”让秦岭更绿

2018-08-21 02:41
新农村 2018年6期
关键词:箬竹竹类竹种

受生长环境影响,竹子大多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随着国家“南竹北移”试验项目的实施,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人们也会惊喜地看到碧绿的竹林点缀在城镇园林与绿水青山问。这一变化,与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的“南竹北移”科研推广密不可分。如今。占地200多亩的楼观台实验林场百竹园里,保存着152个竹类品种,成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竹类品种园。

优选竹种助秦岭生态修复

秦岭北麓地区被誉为西安人民的“后花园”,但秦岭北麓的自然植被生长现状与采矿等形成的次生裸地。却直接影响着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

“从自然植被看,秦岭北麓主要以灌木和少量乔木为主。常绿树种比较少。而竹子四季常青,部分竹种耐阴,适合林下生长,且生长繁殖快,固土保水作用也很明显,是非常好的绿化品种。”谈到竹子对修复秦岭北麓生态的作用时,李作军介绍说,竹子因为叶片表面粗糙,具有强大的固碳能力和吸附灰尘的能力,其治污减霾作用要比其他植物更加显著。据相关研究测定,竹子的固碳能力、保水固土能力高于其他植物40%。

在引进的众多竹种中,箬竹是秦岭北麓生态修复的优选品种。“看。这就是箬竹。过去这里林下荆棘丛生。我们试验栽下的箬竹现在已形成一片绿色。”在林场百竹园里的一片土坡前,李作军停下脚步说,如果用低矮的箬竹在秦岭北麓的灌木丛下栽植。对提高森林质量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开展耐寒试验让南竹北上

在“南竹北移”试验过程中,楼观台实验林场结合生产实践。相继开展了散生竹无性繁殖研究、竹类介壳虫防治研究、楼观台竹类品种园引种试验研究、观赏竹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等多项课題研究,解决了一批生产技术难题。同时,林场还通过重点保护和繁育,使筇竹、黑水竹、白夹竹等一些珍稀竹种群体不断扩大。为种质资源保护及栽培利用打下基础。

在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南竹北移”项目的示范带动下。竹类植物已成为陕西省渭河以南区域重要的森林资源。然而,渭河以北因干旱少雨、气候条件差等因素,几乎没有天然分布的竹子生长。随着生态建设的逐步深入。渭北地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已在景观绿化中利用小气候零星栽植了一些竹类。但要使竹子在渭北地区及同纬度以北得到广泛应用。还需开展专题引种研究,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应用。

以能够为我国北方地区国土绿化提供更多更好的竹类品种为目标,楼观台实验林场继续推进“南竹北移”试验项目。2018年,林场将在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接合部建立耐寒竹适应性试验研究基地。建设渭北竹类种质资源库,为陕西省以及我国北方地区提供更加优良的竹种。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http://www.greentlmes.com)

猜你喜欢
箬竹竹类竹种
国家植物园(北园)6种箬竹属竹鞭生长调查
振兴浙西南遂昌县箬竹叶产业的对策
不同品种箬竹叶生化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中国竹类资源与分布
河南淅川竹博园竹种引种试验初报
牡竹属3个竹种地上部分生物量及特性研究
ICP-MS法分析10种箬竹属竹叶中矿质元素质量分数1)
竹类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中国竹类研究成果分析
缅甸竹种的物理机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