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杨凌:转鼓敲出幸福来

2018-08-21 02:41
新农村 2018年6期
关键词:石家杨凌大鼓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农历腊月十五,在杨陵区揉谷镇石家村。有人推着几面鼓往村委会赶去,不一会儿,“咚咚锵”的声音便从石家村村委会大院里传了出来。

院子的一角,围了一圈年轻人,最中间摆了两面大鼓。大鼓之外。一圈小鼓将其环绕。站在中间的老艺人有的手舞鼓槌、有的击钹、有的敲锣,空旷寂静的乡村鼓声隆隆,铜钹铿锵,锣音铛铛,使人顿时热血沸腾,生出无限豪情。

“咱们石家村现在生活好了,应该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下去。”这么热闹的场景,是石家村第一书记李进疆一直努力的结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渐增多。石家村的传统文化转鼓也被从遗忘的角落中寻回。

转鼓,因鼓手敲打时又蹦又转而得名,以石家村最為有名,每逢春节和庙会期间必有转鼓助兴。转鼓队有大鼓10面,每鼓直径约1米,连带支架约半人高,另有数十副锣钹配合。鼓队人员均穿黄色队衣。表演前将鼓以间隔约两米呈梅花状排列,锣钹手站立周围,转鼓队根据情况按乐谱敲击。边敲边舞,动作勇猛、粗犷,鼓声雄壮震耳,惊天动地,撼人心魄。据村里的老人回忆。石家转鼓是从军鼓中演变而来,始于秦,兴于汉,盛行于唐宋。主要用于战事中指挥士卒进退,鼓舞士兵斗志。战事平息之际,人们种的庄稼经常遭到野猪、兔、獾等破坏。有人献策:“何不用祖先之锣鼓驱禽逐兽?”此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人们农闲时也以此为乐,经数代演绎,形成了当今独特的风格。

昔日精通鼓律的人多数已步入花甲之年,知晓历史渊源的老人也相继谢世。李进疆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年轻人都不会转鼓了,得想个办法。不能让文化传承在我们这一代断掉,先让他们学会识鼓谱。现在是白天练鼓,晚上学谱。”李进疆说。

农历腊月十七晚上,笔者再次来到石家村,远远便听见了“咚咚咚”的声音。

推开门一看,台上两位老艺人。一人拿着棍子指着鼓谱。一人带领着大家时而敲桌,时而拍手,按节奏击打着。七八十位自发而来的石家村村民聚集在一起,冬夜虽然寒冷,但大伙儿心里火热。

“这是我们村子的文化,我想学会它。不想让它失传。”石家村二组的村民石党谋,一笔一画在本子上将鼓谱整整齐齐抄了下来。

“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结合,说不定会更有效果。”李进疆有着自己的“小算盘”。等大家练好了。他就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老师做乐谱,再利用网络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石家转鼓。

在杨凌,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兴盛,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在发生深刻改变。石家转鼓,敲出了农科城新时代的新乐章。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http://www.nkb.com.cn)

猜你喜欢
石家杨凌大鼓
杨凌推出稳农助农“定心丸”
解码杨凌:不老的农业
大鼓声声
杨凌深耕服务“田园”
大鼓
好是怡情处,西楼长景真——中晚唐赏石家张祜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Secret that Cannot be Told
简述乐亭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