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立论”在治疗痹证中的应用

2018-08-22 09:36马悦宁应森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立论痹证邪气

吕 柳,马悦宁,应森林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痹证是由于风湿、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系列疾病[1]。西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都属于痹证的范畴。痹证之成因,《素问·痹论》最早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然凡是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都可称之为毒[2],故风寒湿等邪气亦为毒的范畴。应森林等[3]认为治疗痹证,若仅以祛风除湿散寒之法,收效甚微。痹证之成因,“毒”为外部之因,“瘀”为内在基础,“以毒立论”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以毒立论”渊源考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冬时天时温暖…毒气不得发泄,至夏遇温热,温毒始发于肌肤,斑烂隐疹。”已有医家认识到毒邪可作为致病因素;王焘最早提出“毒”邪致痹,其《外台秘要》云:“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于骨节之间……”由此,“以毒立论”治疗痹证逐渐为历代医家传承和发扬;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曰:“风流走不定,久则变成风毒,痛入骨髓,不移其处。或痛处肿热,或浑身壮热。”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记载痹证成因:“或由风毒攻注皮肤骨髓之间,痛无定所,午静夜剧,筋脉拘挛,屈伸不得……或由痰注百节,痛无一定,久乃变成风毒,沦骨入髓,反致不移其处,则必搜邪去毒……”毒邪与痰浊为痹证的病因;清·唐容川《血证论》云:“凡是疼痛,皆瘀血凝滞之故也。”瘀血凝滞则为痹;董修园于《医级·杂病》则直接指出:“痹非三气,患在痰瘀。”由此可见,毒瘀之邪致痹,亦为历代医家所继承和阐发。

中医古籍中,有关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医之经纶,延承千年。对于痹证成因的研究,应森林教授认为,虽有责之湿热、问之瘀血,也求之于毒,但发挥甚少,鲜有突破。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云:“毒者,邪气蕴含不解之谓。”《说文解字》释:“瘀,积血也。”“毒”为痹证发生外部之因,“瘀”为痹证产生的内在基础,毒瘀之邪,既是导致痹证发生的的重要致病因素,亦是痹证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病理产物。

2 以毒立论,解毒祛瘀

2.1 六淫邪气致痹与毒瘀之邪致痹区别[4-14]见表1。

表1 六淫邪气致痹与毒瘀之邪致痹区别

2.2 以毒立论,解毒为先 解毒祛瘀法治疗痹证活动期,当以解毒为先。王冰《重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云:“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痹证活动期,患者多为阴阳失调、寒热错杂之体,易从阳化热或邪郁化热,如《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感邪毒和内生邪毒互生互存,致使脉络瘀痹、气血阴阳失和、筋脉关节失养病情加重,愈加顽恶缠绵[15]。其证表现为多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痛不可触,伴有发热、恶风、汗出、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毒”邪是痹证发生的重要外部病因,故在治疗痹证时,若单用一般祛风湿药,难以奏效,需重用如白花蛇舌草、黄芩、败酱草、土茯苓、生石膏等解毒重剂,直挫痹证之毒势,紧扼邪毒之肆虐,治疗以解毒为先,兼以祛瘀。痹证活动期,一则邪毒侵袭,耗气伤血,二则清热解毒之药多为苦寒之性,为防损伤正气,酌加黄芪、白术、苍术等药,解毒不忘扶正,扶正亦不敛邪,方可力挽狂澜,达到治疗的目的。

2.3 以毒立论,祛瘀为重 王清任《医林改错》云:“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证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其认为治痹证不能一味逐风寒,去湿热,首用身痛逐瘀汤,以祛瘀为重治疗痹证。田雨等[16]的研究亦表明痹证必有瘀,久病之人,营卫不行,经络不通必成瘀,如《素问·痹论》云:“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失于疏故不通。”

以“毒”立论治疗痹证缓解期,当以祛瘀为重。痹证之瘀,痰瘀血瘀既可互结,亦可与风寒湿热等外邪胶结相合,入骨骱、经隧之中,因而痼疾根深,繁杂难治,范为民等[17]研究亦表明治疗痹症当“从瘀论治”。其证多表现为肌肉关节刺痛,肢体顽麻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伴有面色晦暗、全身散在瘀斑、面色黧黑等全身症状,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瘀”为痹证重要的内部之因,故治疗痹证时,多用三七、丹参、当归、赤芍、半夏、天南星、薏苡仁、蚕沙等消痰瘀、化血瘀之品,直捣痹病之病巢,治疗以祛瘀为重。此外,痹证缓解期,邪气久留,正气不复,需大剂量加入扶助正气的药物,扶正而祛邪外出,荡痰饮之胶结,通脉络之瘀阻。

3 结语

风、寒、湿等邪气一直作为痹证的主要成因,毒瘀之邪致痹,鲜有医家重视。毒瘀之邪,既是导致痹证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亦是痹证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病理产物。应森林认为,风寒湿等邪气亦为毒的范畴,治疗痹症时,除了重视传统的祛风、散寒、除湿之外,需更加注重解毒祛瘀。“毒”为外部之因,“瘀”为内在基础,内外相合而为痹,“以毒立论”治疗痹症,在痹证活动期,当以解毒为先;痹证缓解期,当以祛瘀为要,但是在治疗痹证的过程中,都需要加入黄芪、白术、桑寄生等扶助正气,扶正不敛邪,扶正祛邪外出,正气存内,“以毒立论”法治疗痹证在临床上有显著疗效。

猜你喜欢
立论痹证邪气
撷词为核,精准定心
——高考议论文写作中精准立论的思维策略探究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幸福来自感动
别轻易拔罐刮痧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胡永盛教授从脾胃立论辨治疑难杂症
横看成岭侧成峰——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