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多面手

2018-08-22 19:01王振亚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坛田家杨柳

王振亚

在常德市鼎城区,花船庙小学的教师田家顺是有名的“多面手”。虽然是一名数学老师,但他在教学上的成绩不仅仅局限在数学学科。

这得益于田家顺颇有传奇意味的从教经历。1990年,从桃源师范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武陵镇腰堤小学教数学。而几年之后,他竟然通过自考获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文凭。后来,他又因兴趣使然自学计算机与网页制作知识,并在这些方面小有成绩。

2003年,田家顺从腰堤小学调入鼎城区花船庙小学,从事小学信息技术和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花船庙小学是鼎城区的一所老牌学校,优越的办学条件与良好的生源素质给了田家顺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广阔的成长平台。几年间,他不仅在教学、科研方面收獲颇丰,还走上了管理岗位,先后担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等职务。

多学科与多岗位的磨练,拓展了田家顺的教育思路,也让他收获了“教坛多面手”的美誉。

在数学教学上,他先后获得“鼎城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常德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在科学教学方面,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甚至,在未教过的学科方面,他也有独到的见解。

一次,鼎城区小学语文教学研讨群里,老师们围绕“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荫下钓鱼”这句话如何缩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件事情引起了田家顺的注意。通过分析句子成分,多方求证,他探索出了不损害原意的最佳答案并写成了一篇论文《谁是主角?》在《湖南教育》杂志发表。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多数教师将其主题解读为父爱或是亲情。在一次外出听课时,田家顺陷入了沉思。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细致分析核心句段,他认为可以将这篇课文的主题解读为“承诺”。他还据此写了一篇论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的逻辑辨析及另类解读》。没想到,这一观点在常德小学语文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田家顺能成为“多面手”,得益于他“爱琢磨”的性格,也得益于他敢于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一次,音乐教师杨柳要参加市里的赛课活动,主动向时任教科室主任的田家顺请教。说实话,田家顺在音乐教育方面并不是内行。可贵的是,丰富的教育经历给了他敢于挑战的勇气。听了几次课后,田家顺发现,在某些环节上,孩子们并不能按照老师的节拍来。于是,他和杨柳一起分析原因,重新调整教学环节,打磨讲课稿。后来,杨柳荣获了一等奖,两人一起打磨的“《哆来咪》欣赏课堂教学设计”,也在《儿童音乐》杂志发表。

“多面手”更多产,从教28年来,田家顺撰写各类教学论文40多篇,其中有20多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

因为优秀,2017年,田家顺被推选为湖南省第四届“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

猜你喜欢
教坛田家杨柳
杨柳滩,沱江新画廊
Try to Think Yourself into the Role
岁月流金,无悔教坛
孝感市:构建五级专业荣誉体系 写好教师专业成长奋进之笔
Our process of building a physical robot prototype
以梯级荣誉制度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An Analysis of Literary Languag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分数应用题算术解法探究
杨枊杨柳条条
诉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