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评价研究

2018-08-22 07:48付一慧姚正海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0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对策建议

付一慧 姚正海

摘要:苏北地区虽属于江苏,但是其发展水平及创新能力却一直处于落后地位,为了深入了解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综合水平。文章通过构建相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针对苏北地区的技术创新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落后主要是由地区经济落后和人才缺乏两大原因造成的。基于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发行科技创新券、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等措施加大对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优化。

关键词: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主成分分析;对策建议

“十三五”规划纲中将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化的战略支撑。历史证明:一旦科技创新得到了发展,地方就得到了发展,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也都会得到提升,同时也将带动新一轮现代化进程,而最大程度上优化技术创新环境是技术创新亟需解决的问题。江苏省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带,其技术创新能力对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江苏省地域跨度大,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有显著差异,因此,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评价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有实际意义。

一、文献综述

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区域创新能力,通过研究发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意义在于它们能够把技术创新转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协调区域发展关系。吴显英(2003)提出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与竞争能力的一项最重要指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反映了地方技术创新结构水平和功能发挥的强度。齐亚伟,陶长琪(2014)通过研究表明单纯通过物质资本的聚集并不会使得技术创新得到深化,对区域的创新环境能力的提升不会有显著影响,真正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的是人才的聚集。张天译(2017)通过选取恰当的计量方法,对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现,他提出经济结构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最大,并且两者是呈同方向变化,创新投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并列次之,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这两者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門槛效应。王鹏、高妍伶俐(2017)发现经济发展状况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空间布局方面它们有相似的分布特征,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因此提出地区的经济基础对区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本文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比较了解苏北地区技术创新所处的水平,并找出影响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二、技术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本文选用的评价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作为因子分析法的一种,当指标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且指标数量较多时,可能会分散指标的解释作用,并且会增加工作的复杂程度。因此,主成分分析法的工作原理就是用少数变量来反映原来多个变量的信息,同时又不失可靠性。本文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就是从主成分分析理论和模型入手,分析出对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具有解释能力的综合指标,以便对苏北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更好的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反映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有很多,这里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着手,微观环境包括研发投入水平、人才储备;宏观环境包括高技术产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以及金融资源环境。

1. 研发投入水平。“R&D;经费”投入是衡量研发投入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无论哪个区域处于何种发展水平,技术创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并且发展的越好越快,需要的资金支持力度就越大。龚艳萍、屈宁华(2008)曾用“R&D;经费”投入作为技术创新的代表性指标之一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国际竞争力上竞争力的大小进行研究,因此,“R&D;经费”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区域技术创新环境水平的高低。

2. 人才储备。人是实施创新活动的主体,“R&D;人员”是技术创新活动的直接力量,“R&D;人员”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创新能力的高低,拥有越多的“R&D;人员”使得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大的创造性,随着技术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对创新型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不仅与其自身的努力有关,也与外在条件有一定的关联,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创新型人才集中之地,从高校毕业人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年人才的数量。因此,选择“R&D;人员”数量同时结合“本专科及以上毕业生人数”作为衡量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3. 高新技术产业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有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可以带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体现了技术创新环境水平的高低,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叶玲飞(2015)在研究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影响作用时便选取了“高技术产业产值”这一指标,本文同样也选取这一指标来度量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水平高低。

4. 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是衡量实体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指标,而技术创新环境的发展又依赖于实体经济,“GDP”是衡量经济总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区域发展来说,“GDP”总量和“人均GDP”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环境的完善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因此,本文用“人均GDP”与“GDP”总量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研究其与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之间的关系。

5. 产业结构水平。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通过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改造实现产业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后又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朱玲(2007)发现产业结构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间接因素,但由于指标设置的不全面并且没有具体的测度方法所以并没有深入研究,这里便在其基础上选择“第二、三产业比重”作为衡量产业结构水平的代表性指标作进一步的分析。

6. 金融资源环境。这里衡量的是指金融市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由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历时久、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并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伴随着高风险,对任意一个技术创新主体来说,仅仅依靠自身的资金或是政府的补助是不可行的。胡登峰、王巍(2012)从企业角度出发得出从金融机构筹集的资金额度是影响地方技术创新环境的因素之一这一结论,为了检验该结论对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是否一致,本文选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作为衡量金融资源环境的指标。

三、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前面所选指标,根据评价方法的需要,从《2016年江苏省统计年鉴》中找到江苏省13市相应的R&D;支出、R&D;人员、人均GDP、GDP总额、第二、三产业比重、本专科及以上毕业人数、金融机构贷余额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这八个指标在2015年的数据,然后进行相应的分析。具体的分析过程如下。

因子分析模型:X=AF+ε.其中:X—原有变量,F—公共因子,A—因子载荷阵,ε—特殊因子

见表1,KMO和Barlett的检验结果显示,KMO的值为0.709,显著性水平接近于0,说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是可行的。

在对原有8个变量采用主成分法分析时,先进行了公因子方差检验发现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变量的信息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见表2,前面两个因子解释了92.292%原有变量的总方差,信息大部分也被保留了下来,这两张表明了用主成分法提取变量总体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见表3,选择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可以看出,第1个因子主要解释研发经费支出、高技术产业产值、GDP、人均GDP、第二、三产业比重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这几个变量,可解释为经济水平因子,第2个变量主要解释了RD人员、本专科及以上毕业生人数,可解释为人力资源因子。两因子没有线性关系,因子含义也比较清晰,能实现因子分析的设计目标。

见表4,可以得到公共因子的最终得分,因子得分函数如下:

F1=0.179y1-0.171y2+0.287y3+0.194y4+0.241y5+0.230y6+0.087y7-0.181y8

F2=0.021y1+0.494y2-0.186y3-0.014y4-0.107y5-0.102y6+0.162y7+0.502y8

可得到每个地区的最终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Fi=0.586F1+0.337F2(i=1,2,3,...13),公共因子的系数为其旋转平方和载入的方差。

见表5,苏北五市排名均靠后,这与实际相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五市在八个指标中均处于中下游水平,宿迁、淮安及连云港这三市甚至在这八个指标中一直处于最下游水平,盐城大部分指标都处于下游水平,GDP及金融机构贷款年余额处于中游水平,徐州在这几个指标中大部分处于中游水平,但是人均GDP、第二、三产业比重以及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却处于下游水平。从两个公共因子来看,主要是这五市在经济水平因子方面与其他地区差距较大所引起的。

四、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优化对策建议

(一)全面推动经济稳健发展

经济落后的原因有多种,在苏北五市中,交通不便是造成经济落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周围又缺乏发达城市的带动,招商引资比较困难,同时,这五市的城市化程度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因此地区经济增长缓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加大对苏北地区的交通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同时政府出台招商引资将会很大程度消除投资商的顾虑,让更多的投资商愿意投资这些地方。改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只有将基础设施做好才可以更好、更快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推行并完善科技创新券制度

从金融机构借款存在困难,同时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在市场公开筹集资金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为了获得更多的科研资金,我国已经在多地开始推行科技创新券。科技创新券是由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进步,其运用方式是政府制定,企业认领,再由企业凭券从科研机构购买科研服务,科研成果完成时,科研人员持券到相关政府部门兑现。有了政府的支持,就可以在目前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依然可提前得到科研成果,促进了资源与需求的对接,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持券企业都会追加研发投入,放大了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了潜在创新消费,充分体现了其科研消费撬动的作用。我国最早引入该种方式的区域正是苏北五市之一的宿迁,随后淮安也有运行,这为发行科技创新券提供了便利,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并完善发行模式将有利于提升苏北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提升。

(三)健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方案

苏北高校的数目较少,总数甚至比南京单个城市的数目还少,即使在苏北毕业的学生也有很大一部分选择到苏南就业,这就造成了人才少、人才留不住的局面。要想缓解这样的局面需要建立更多的院校,同时,地方还需要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让他们愿意留下来。对于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可以采用产教融合的方式,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以培养更多复合型、应用型的高技术人才。

(四)强化并拓展信息沟通渠道

融资困难,有的时候不是因为缺乏资金,而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很大程度上我国的技术创新主体是政府而非企业,与企业主导相比,政府主导缺乏市场激励性,同时,企业拥有更多自主资金,这导致技术主体与资金主体严重分离。针对这个原因,提出应该促使我国技术创新应由政府主导向国有大型企业主导转变。在两主体分离时,想要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就应该建立两者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或是中介服务。另外,产学研相结合,学以致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学习研发,使得资金与技术能有效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吴显英.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因子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报,2003(02).

[2]齐亚伟,陶长琪.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4(09).

[3]张天译.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中[D].吉林大学,2017.

[4]王鹏,高妍伶俐.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实证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7(01).

[5]龚艳萍,屈宁华.技术创新能力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8(04).

[6]叶玲飞.江苏省科技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5.

[7]朱玲.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

[8]胡登峰,王巍.技術创新投融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安徽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7).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对策建议
基于NAR模型的上海市房产税规模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