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我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的对策研究

2018-08-22 07:48李丽群张健明刘慧慧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0期

李丽群 张健明 刘慧慧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健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们勾勒出了健康中国的清晰蓝图,提供更高质量的康复医疗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健康福音。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推动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逐渐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要求,但是医疗技术的发展忽略了其均衡性,对康复医疗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从而造成“重治疗轻康复”的结果。为发展我国的康复医疗体系,进一步提高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还应该加大推进康复医疗体系完善的力度。

关键词: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康复服务;康复医疗

一、我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良好的保证,为进一步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十九大再次高度支持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战略,这对新时代提高国民健康中国将产生巨大意义,对推动我国康复医疗体系的完善也起到重要作用。康复医疗主要针对的是由于疾病或者意外造成生理和心理发生很大转变的患者群体,具有“双重愈合剂”的医疗效果,一方面从生理上可以减少医疗缺陷现象的发生,保证患者最大程度上实现康复;另一方面从心理上可以减缓伤病给患者带来的剧烈心理变化,为患者提供一个较长的缓冲时间,使得患者能够更加容易接受伤病带来的生理变化。我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主要是构建由家庭和社区医疗机构承担的基层康复医疗,由专业康复医疗承担的二级康复医疗,由综合医院承担的三级康复医疗。

近幾年我国医疗技术发展相对较快,但由于我国康复医疗领域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对康复医疗体系所提供服务的约束力较差,造成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尚存在一些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康复医疗领域发展相对缓慢,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国对康复医疗的经济投入不足,一方面经济资源的缺乏使得康复医疗领域无法引进足够的先进设备。另一方面无法吸收足够的专业康复医疗人才,从而无法满足康复医疗发展的基本需求。二是我国康复医疗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差异性造成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经济投入不同,最终出现康复医疗体系发展区域性的现象。三是康复医疗所能提供的服务质量水平差距过大,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

二、我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滞后的成因分析

(一)各级康复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性较差

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时是根据其自身的恢复情况分为三个不同时期,三个时期的康复医疗有不同的康复机构所承担,这些康复医疗机构是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但是就目前的康复体系发展形势来看,承担各个阶段康复医疗的机构之间仅仅存在一个过渡关系,只是简单的将患者进行转移,并没有通过相互沟通从而为患者设计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各个机构只是各司其职,机构间的联动能力过低。这样会造成患者在变更康复医疗机构以后,机构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深入,从而忽略康复过程中细节问题。

(二)高额的治疗费用成为患者的负担

康复治疗所面对的对象多数是慢性病或者由于意外造成较大身体伤残的患者,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前期的医疗过程中已经对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后期康复过程的花费仍旧是较高,很多家庭对治疗费用望而生畏,在加之患者的康复医疗意识较差,经济问题成为患者选择康复治疗的重大障碍,造成很多患者中途放弃。对于康复医疗体系来讲,参与康复医疗的群体减少,推动康复医疗体系发展的理论无法得到很好的实践,对康复治疗服务体系的缺陷表现的不够全面,从而影响了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的完善进程。

(三)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支撑

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的整体发展应该落实到康复医疗的每一个环节上,而且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拥有着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加以支撑,我国的康复医疗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为提高我国康复医疗体系的发展,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但是与此同时必须具有足够高专业水平的医疗人员即以配合,从而使得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发挥其作用。就现阶段康复医疗人才队伍结构来看,专业人才数量仍然无法满足康复医疗体系的人才需求,且在个别方面出现人才空缺。所以为促进康复医疗体系的完善,仍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满足康复医疗体系的人才需求。

(四)缺乏标准的指导和政策的支持

我国目前在康复医疗领域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国家的支持政策并没有充分落实,难以为康复医疗体系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另外,康复医疗体系归根结底是一项服务工作,其质量标准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而均衡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需求。就目前的康复医疗体系来看,并没有完善的质量标准加以规范,对其约束力不强,从而导致康复医疗体系的发展停滞不前。标准和政策的缺失造成了康复医疗体系发展动力不足。

三、加快推进三级康复医疗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改善康复医疗结构的运行机制,提高联动力

康复医疗是由不同医疗机构共同协作完成的医疗过程,所以承担康复医疗的各个机构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应该加强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完成康复医疗工作。康复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并不是简单的将机构联系起来,而是综合技术、责任等等各个方面实现密切的配合。为更好的实现康复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在加强彼此间的联系的同时,各个机构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不能过分的强调机构间的协作将责任混为一谈。康复医疗的各个过度时期应该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作为依据,在患者转移医疗机构的初期,医疗机构之间应该加强联系,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监控,从而保证能够为患者的突发情况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改变机构间的运行机制之前,各个机构应该达成相应的协定,将责任与康复医疗过后的利益分配等等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减少康复医疗过程中不必要的争执,从而提高各个机构之间的联动能力,最终实现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增加保险项目,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对于患者来说,阻碍其进行康复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费用,康复医疗的高额费用往往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新医改的方向逐步向“康复”保障靠拢,不断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更多家庭认识到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并参与进来。目前,医保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局限,可以丰富相应的保险项目,扩大康复医疗的参与群体,对于康复医疗这种高消费的医疗活动应该被列为医保的保障范围之中,从而使得康复医疗在实践中逐渐发展,也可以促进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另外,康复医疗机构应该适当的降低康复医疗的消费水平,均衡患者与机构之间的需求和能力,降低康复医疗对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对康复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

人才是推动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的根本动力。对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培养其先进的思想意识,认识到建立完善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使得更多人才投入到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工作中来。其次是对人才专业知识的培养,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培养应该更加严格,要求更高,使其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从根源上提高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水平,从而达到完善三级康复医疗机构服务体系的目的。

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是提高康复医疗水平的重要措施,科技水平较高的医疗设备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体验。在对医疗资源的配置上要注意医疗设备资源的均衡性,对于阶段的康复机构应该根据各阶段患者的普遍身体情况和需求,引用恰当的医疗设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应该加大对社区康复医疗机构的经济投入,为其购置康复医疗设备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从而满足社区康复医疗机构对医疗资源的需求。

(四)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规范医疗体系的发展

康复医疗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立完善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是促进康复医疗领域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应该立足完善该体系的根本出发点,严格规范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我国康复医疗领域发展的起步较晚,所以并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标准进行约束。建立管理标准不仅是对服务医疗的质量的管理,而且为各级康复医疗机构提供依据,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标准的具体内容明确各自的责任。一方面由于康复医疗服务归根结底是一种服务,所以为保证患者的利益,很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对康复机构提供的康复医疗服务进行质量要求,并且随着条件的改善而逐渐提高,从而保证康复医疗的活力。另一方面完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前提就是明确各个康复医疗机构的责任,在清洗划分各个机构间的界限的基础之上实现各个机构间的分工协作,从而形成一个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我国康复医疗领域的起步相对较晚,所以应该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不断提高对我国康复医疗体系的质量要求标准,与我国的具体发展情况相结合,最终建立适合我国完善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四、结语

医疗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康复医疗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康复医疗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但是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康复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建立完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是发展我国康复医疗采取的重要措施,对我国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人们生活的一种基本保证。推动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应该综合国家、医疗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完善的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南,龚凌云,吴仕斌.区域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OL].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03).

[2]马跃,袁雁,许苹,丁永超,龚旭.浅谈我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现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11).

[3]丁永超,田文华,许苹,马跃,顾洪. 发达国家及地区康复医疗服務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05).

[4]王茂斌.关于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07).

[5]王葆华,密忠祥,程军,崔志茹,刘菲,黄秋晨,周小跃,鲍雯.我国康复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医院,2012(06).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