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2018-08-23 08:58秀荣
东方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

秀荣

摘要: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人类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网络和科技的普及化,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线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学习方式之一,人们只要有网络,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学习、提升。本文在阐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的同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效性的途径

在线教育已成为现在教育发展的趋势,人们在互联网的学习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积极性和灵活性。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国家才能发展,民族才能兴旺。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最具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征,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

一、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1.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要

人才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科技实力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育。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技术的新青年,他们是有效地维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的主力军。

2.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需要

从中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114万大学生2001年走进社会到如今2018年毕业生人数已超过820万人,毕业生数量逐渐递增,并近几年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乐观的情况下,社会上大量缺乏工作岗位,人才市场供大于求,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复杂。为了缓解大学生就难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大发展战略。通过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的创业,不仅解决了他们自己的就业问题并他们创建的企业收纳了另一部分大学生会解决一大批人的就业,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

3.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只有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在线教育背景下学习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随意、灵活、多样性的学习,让同学们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可以接受更多更新的讯息、知识和技能。

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学校是一个整体,学校的育人过程是一个从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实习实训、校内外文化等多方因素共同影的过程。

1.加大校园创业氛围,提升创业意识

校园文化不仅是这所学校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一个时代特征的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使学生不知不觉、自认而然中受到熏陶、暗示、感染、内化。学校可以通过不同的校园文化载体,宣传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思想、动机等,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受到更多的创新创业相关思想意识的熏陶而做到文化育人的作用。

1.1校园文化墙建设

在高校园内,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充满文化氛围的各种文化墙的建设,学生在进进出出的过程中在不断接受着这些文化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文化墙的建设来宣传国家的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最新动态、地方相关政策、学校相关政策等等。

1.2校園广播建设

校园广播是学校向学生贯穿传递政治观点、政治立场、育人方向和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是学生在不经意中得到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也是课堂文化的有效补充。我们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更多的创新创业的观点、政策,分享成功创业的案例等。

1.3校园网站建设

在这个人人离不来网络的时代,校园网站建设承载着弘扬校园文化、传递国家精神的阵地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建设引领广大学生的思想舆论动态,通过校园网站来认识创新创业、了解创新创业、走进创新创业。

1.4校园活动建设

大学校园是学生会、团总支、各社团、协会最多,各种各样的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也是学生在各种不同的平台上最受益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来组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校园创新创业的比赛、展示、体验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创业的乐趣、艰辛以及自己的潜能等。

2.加大课程改革,建立有效课程体系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个实用性很强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有创新创业意识,勇于创新创业实践的新一代年轻人。

2.1课程建设方面

很多学校以往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理论传授阶段,形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陈旧,缺乏实践锻炼。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基础理论、案例分析、实地训练、实操实务等具有不同侧重点的课程,做到网络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

2.2课程的设置方面

作为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我们不应该仅限于原有的教育模式,我们可以试着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育,比如说以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创新创业课程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给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2.3实习实训方面

对创新创业课程来说,实践锻炼比理论知识更重要。创新创业课程只在教师谈理论谈经验对学生来说收获并不是很大,而让学生走进实践锻炼当中更重要。因此学校可以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实训基地、模拟训练基地等,让部分课程在实践锻炼当中进行的话学生才能有真正的收获。

2.4评价体系方面

原有的评价体系比较单一,往往以试卷形式进行评价,但是本课程的特殊性决定它的评价体系应该更加科学合理,灵活多样。比如说有些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也许比较弱一些,但是他在实践锻炼或具体实习实训中有良好的表现的时候应该得到任何,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正是实践能力的人才。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团队走专业化道路

目前我们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和训练,从其他学科或行政兼职教师。“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创新创业是个坚信而漫长的过程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讲话中,对教师提出的四个引路人的要求,为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做好真正的引路人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的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创业经验才是个专业的、高水平的引路人。

3.1加强教师队伍的外出学习和培训

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这些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吸收比较成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接受最新的课程和理念对他们的教育教学会有很好的帮助。

3.2聘请创业成功人士走进高校

目前很多学校的创新创业课教师队伍比较薄弱,缺乏系统训练,缺乏创业经验,更多的是纸上谈兵,对学生没有很好的带动力。我们可以从企业聘请一些有丰富的创业经验的创业者走进高校,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更有影响力。目前大部分大学生是九零后甚至是零零后,社会上也有很多创业成功的九零后,同龄人的创业经验对他们更有感染力,所以我们可以让这些年轻的创业者走进高校做演讲、专题讲座或宣讲等,或让他们担任实训实务教练,这让课程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不再是空洞的理论化教育。

4.加强合作办学机制,让校企合作真正起到作用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合作企业,高校作为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基地,我们的创新创业课程的老师有很好的创业经验才能真正教好学生,因此把创新创业课程队伍的老师分期分层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积累经验对他们的教育教学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还有一些选修课也可以带学生走进企业,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的方式接受更多更有效的,有利于他们创业的知识和技能。

在线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结合时代特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寻找一条能够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成长的需求的,为其今后走进社会独立创业能够打好基础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志向有行动的大学生。

參考文献:

[1]程煜,李鹏.大学生就业创业与“互联网 +”[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7):73-76.

[2]雷家骕.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2).

[3]张浩.“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浅析[J]教育界,2016(12).

[4]章永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探讨 [J]. 企业文化(下旬刊),2017(3):230.

[5]安丰田 .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J]. 教育界,2016(27):63-64.

[6]芦燚.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30).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