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对我的影响

2018-08-23 05:00施一公
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霍普金斯大学块钱清华

施一公

1987年9月21日下午六点多钟,父亲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被一名疲劳驾驶的出租车司机撞倒了。司机人还挺好,第一时间将父亲送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当时父亲昏迷不醒,只要施救,肯定会活下来。可急救室的一位李医生告诉出租车司机说,施救之前要先交500块钱押金。这位司机急急忙忙开车出去筹钱,当时是六点半,晚上11点时拿了500块钱回来。

1987年,能筹到500块钱不容易。交了押金,医生开始施救,但父亲的血压已经测不出来了,脉搏也没有了。而在此之前,父亲在人民医院的急救室里躺了四个多小时没有人施救。

父亲的离世让我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样往前走,我无法说服自己再去信奉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大话空话。那是我第一次叛逆,从小父亲就想让我做工程师、科学家,但这件事之后,我觉得做工程师、科学家有什么用?父亲倒是工程师,却落了这样一个下场,当时的我就想留在中国改变现状。

因此,毕业时我并没有出国的打算,而是和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签了协议,代表清华大学去香港工作。但由于一些特殊情况,香港方面表示无法履行工作协议,我只能放弃了。仓促之间,我做了一个决定:考托福出国留学。

决定出国以后,我就拼命地复习英语。英语当时是我的短板,考得一般。我就这样跌跌撞撞去了美国。

到美国后,刚开始我也很不老实,经常关心课堂外的一些事情,经常想在国内的事情,也在看周围的事情,做了很多其他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比如去餐馆打工近一年。

直到1992年,我读到博士二年级,才开始有了一点感觉。那时,我发现自己稍微在实验室努力努力,也能学得不错,研究做得也还可以。1993年时发生了一件比较意外的事,让我发现自己学生物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因为数学和物理基础比较好。

我的导师是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不苟言笑,我们都很怕他。有一天,我们开小组会,他非常激动,开始在黑板上推演,向我们展示他自认为发现的一个生物物理学中的重大理论突破。推演到最后,他写了一黑板的公式推导,告诉我们: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有问题的。

当时,实验室里有二十几个人,十几个博士生,六七个博士后,都坐在那里听他讲,大家看得目瞪口呆。恰好我的数理基础很强,公式推导是我的强项,在他推导的过程中,我已经发现他犯了错误。他讲完以后,我已经看到三处错误,但是实验室的同行没有一个举手的。我当着众人的面,跟导师说他的公式推导过程中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说完之后,我有点担心自己惹祸了。但下午再见到导师时,他却向大家夸赞我,说:“这么复杂的推演,你能在瞬间看到问题,真了不起。”他的夸奖让我心里开始放松,也认识到自己学习生物的优势。

1995年,我博士毕业时,已经深信自己将来做生命科学研究,谋生没有问题,但还没有自信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科学家。所以,毕业时我又犹豫:自己究竟需要做什么,想做什么。我是一个让思维顺着感觉走的人,不愿意禁锢自己。所以,毕业后我跟朋友在巴尔的摩市成立了一家公司,希望促进一下中美贸易,把中国没有的技术通过我们的中介带到中国。

做了四五个月,发现挣钱没那么容易。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不在做生意,而是用自己的脑子做研究。到1995年夏天时,我决定下来,自己这一辈子非生命科学莫属,而且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后再也没有变过。

我的学术启蒙地应该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清华教给我一些技术知识,但在研究上我真的是一窍不通,沒有研究理念,也不懂研究方法。在清华,我受到了清华观念的感染和清华精神的熏陶,但我确实不知道怎样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地寻求知识。这步转化最终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博士期间实现的。

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巴尔的摩,对在美国留学前几年的生涯,我是非常留恋也非常感慨的。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科学家的方法。在看导师、同学、同事怎么做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机会跟他们交流,耳濡目染,逐渐把科学研究的方法学到。这是我在巴尔的摩最大的收获。

国内的本科教育偏重于知识灌输,偏重于让学生记住很多知识,却没有花时间告诉学生,知识是怎么来的。我们没有给学生讲科学史,这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我们的教育中是缺失的。我们没有讲发现知识、建立体系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必须知道他们是什么人,才能破除迷信。

我在清华开了一门课,每年秋季给学生讲科学史,我会把科学家的生平、一些重要的事件、关键的实验全部穿插到课程里面,让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讲的过程会起到几个效果,一方面让学生破除迷信,认识到科学家也是人,再优秀也还是人不是神;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学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自己能不能做到等等。

出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以前也很爱国,但有时候有点偏执,总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觉得应该怎么样,有时候也会抱怨一些事情。到了美国后,我看到了另外一个方面,比如美国人怎么看中国,美国社会怎么运行,我开始意识到另外一些事情。作为大学生,作为还没有出国的一些青年学生,看法经常会是片面的,我自己的总结就叫:不出国不知道怎么爱国。

猜你喜欢
霍普金斯大学块钱清华
8块钱还在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1块钱的困惑”
美国高校国际组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清华,北大,我来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高等教育近现代转型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