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透视探析

2018-08-24 10:51牟婷杨喆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伯牙牧童教材

牟婷 杨喆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民族瑰宝。小学生处于文化求知的关键期,可以从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渗透中,来引領学生感受和体验民族传统、思想观念,为后续学习夯实文化基础。本文将结合鲁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就其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展开探析。

一、从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素材,突显做人品格

教材是学习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低年级教材中,古诗词占比较大,“古为今用”则更有效的传承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在高年级教材中,以文言文为主,这些传统文学作品,更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优秀素材。比如在第一册《画》一文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全诗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动静结合、山水相融、花鸟相宜、人景交融中来构建形象生动的诗篇画卷,贴近小学生形象化思维模式,读来朗朗上口,增进小学生对古诗文的初步理解。同样,在第九册、第十册,诗篇分量减少,文言短文的分布较多。比如第九册中的《杨氏之子》,第十册中的《伯牙绝弦》、《两小儿辩日》等,既突出了古人的优秀品质,又传递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哲理思想。当然,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各个阶段,也可以从现代汉语形式的解读中来挖掘传统文化。比如第五册的《孔子拜师》《神笔马良》等文章,利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古人的谦逊、聪慧,让学生从中体悟优秀的做人品格。

二、从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内容,增强民族精神

对于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和内容,往往可以借古喻今。比如从先秦诸子文化、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在历经千年的文化传承中,这些跨越古今的传统文化,既是对古人、古事的讲述,也是对当代民族精神的彰显。这些内容很广、很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的欣赏与赞美。对自然的崇尚,延伸出万物生长的自然观。比如低年级教材中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全诗从清晨写起,展开绚丽的春光画卷,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对春光的珍惜。还有《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从大自然的涓涓泉水写起,来烘托柔和、平静的水面上,蜻蜓站立荷尖的初夏风光,在这首诗里,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自然而朴实,真切而感人。泉眼、细流、树荫、荷叶、蜻蜓,共同构成了一副生动的小池风物图,从而将万物间的亲密和谐展现出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的趣味,体验到自然无限的生命力。在《所见》里,诗人从牧童写起,将牧童的身、行、意进行刻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牛背上,小牧童唱着歌,悠闲散漫,此为动态情景;闭口,拼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此为静态写人。在一静一动间,将牧童的天真与好奇刻画的活灵活现,也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五彩与烂漫。传统文化的影子无处不在。我们从教材中来分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提炼出丰富的民族精神。比如在《赠汪伦》一诗学习中,对于“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所要表达情谊,将友人之间的离别愁绪,深刻而形象的表达出来。还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伯牙绝弦》一文,对于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情谊,从简短的几句话“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里进行了生动传达。

三、从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熏陶学生情感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渗透,一方面通过对文本的鉴赏来获取,另一方面教师从课堂文化营造中来贯穿。比如在学习古诗词中的离别情感时,除了《赠汪伦》,还可以导入《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从感人肺腑的离别诗里,来调动学生对离情别绪的拓展学习。还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挖掘传统美德方面,来激励学生学习民间谚语、格言警局,让学生从中感受古人的优秀品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比如对于“礼尚往来”中的“尚”,很多学生误以为“上”。对于该成语的解释,教师可以拓宽阅读范围,引入典故学习,从《礼记·曲礼上》中就“尚”字的意义进行解释和学习,“尚”在古代表示注重礼节,而非“上下、到来”之意。由此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应用。当然,在教材中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比如从《元日》学习中来延伸传统节庆,中秋节要赏月,吃月饼,端午节要划龙舟,吃粽子,重阳节要登高等等,这些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丰富的传统文化,都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素材,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

牟婷,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教师;杨喆,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中心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伯牙牧童教材
牧童学画
教材精读
伯牙鼓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知 音
教材精读
牧童
高山流水
寂寞的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