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8-24 10:48怕热扎提·木塔力甫
新一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教育理念思政教育

怕热扎提·木塔力甫

摘 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是当前高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只有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意识,树立良好的发展观念,才能够让大学生为当前的社会建设注入积极的推动力量。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教育时,必须要依照外部市场环境以及社会进步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改进。如果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很难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所以,基于当前网络文化高度发展的特点,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行为引导时,必须要合理改进当前的教育模式,依据当前网络文化所呈现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教育对策,这样才可以让思政教育取得更高层面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理念

网络文化发展对大学实施思政教育是具有多种影响的,不仅可以满足当前时代健康发展的需求,也能够为当前理论教学创新改革注入一定的推动能量。同时,网络文化在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康成长时也带来一定的制约,如一些非健康文化影响学生心理发育效果。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必须要重视网络文化对当前思政教育所起到的多重影响,立足网络文化对当前思政教育所体现的机遇和促进作用,积极开展创新性的思政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在网络文化的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优质的思政引导。

一、网络文化发展对大学实施思政教育起到的积极影响

(一)满足时代健康发展的需求

网络文化的发展是基于各项创新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应用,能够更加满足当前大众所呈现的交流和文化获取需求。网络环境的发展改变传统信息闭塞以及交流不全面的问题,让人们能够更深层面的了解世界。在网络文化发展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获得各种类型的信息,也可以自由或者是轻松的状态和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向外界传递自己掌握的信息。基于当前网络化所呈现的发展,人们可以打破时间以及地域层面上所带来的限制更好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也可以运用互联网对平台上的各种资料进行有效的搜索,這样就能够满足当前时代发展所呈现的信息交流需求。网络是当前大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料搜索的一个重要工具,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更多的学科知识,对他们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助力大学生优质成长

大学生是当前网络文化中信息传播的主要群体,通过运用网络大学生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文化知识。由于大学生并不具有丰富的阅历,在一些知识学习过程中理论基础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有效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而网络就是当前大学生对各方面知识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的利用大学生可以搜集各种学科的基础知识或者是最新的学术研究资料,能够让他们对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深程度的理解。所以说,当前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优质成长有着一定的助力作用[1]。网络文化中不仅充斥着积极健康的文化,同时也包含一些负面文化,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汲取文化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辨别,对优良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摒弃一些负面的网络文化。

(三)增加理论教学创新改革的推动力

网络文化发展对大学实施思政教育是具有积极影响的,不仅能够满足时代健康发展的需求,助力大学生优质成长,也能够增加理论教学创新改革的推动力。这是因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最为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立场,帮助大学生坚定科学的信仰,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思想引导成为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网络技术能够让大学生更轻松的获取学科知识,也能够增加大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探求的欲望[2]。通过网络文化以及网络平台的建设,高校可以丰富当前思政教育的体系,创新教育方式。这样能够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改变传统理论知识灌输讲解的模式,可以快速的推动理论教学的创新改革。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的制约

(一)动摇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虽然网络文化的发展对当前高校实施思政教育起到积极层面的影响,但必须要认识到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也起到一些制约,本文对此进行深度的分析。首先,网络文化也会动摇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网络文化不仅包含一些具有向上和优良的文化体系,同时也充斥着一些负面或者是侵蚀学生思想的不良文化,例如功利主义、暴力、黄色等消极思想。受到这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一些学生会出现信仰动摇的问题,形成金钱至上、不遵守国家法纪的思想认知。同时,受到一些黄色和暴力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很难对自身行为进行良好的约束,不能将自己的关注力放在专业知识学习上,容易出现一些违法的行为。这样不仅危害社会和谐发展,也影响自身的发展,更加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信仰。

(二)非健康文化影响学生心理发育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带来的制约除了动摇学生坚定科学信仰之外,也体现在非健康文化影响学生心理发育。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心理认知,但未能形成成熟的认知体系[3]。大学是学生进行思想观念以及个人行为塑造的关键期。如果大学生不能树立健康的思想认知,就很难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价值观念。通过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非健康文化的影响,出现违反法律或者是触犯道德底线的行为,没有让他实现全面且健康的大学成长,这些非健康文化主要是以暴力色情为主。由于受到这些非健康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未能以科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身的行为,出现一些盗窃、打架斗殴、贩卖毒品等行为,这样不仅为社会发展带来威胁,更给个人成长带来诸多隐患。

三、网络文化发展给大学实施思政教育呈现的机遇

(一)网络文化的平等性能提升思政教育的人性化

虽然网络文化的发展给当前大学实施思政教育带来一定的制约,但是也带来一些机遇。首先,网络文化的平等性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人性化。在网络化环境中,所提倡的第一要点是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能够在网络平台中获取信息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所以体现出鲜明的平等性。受到这一平等性的影响,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就会更加关注人性化的发展,能够让大学生和学科教师更加具有信任感。同时,受到网络文化所呈现的平等性影响,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会将选择性和人性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可以更好了解自己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也能够以公平的态度为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和谋划。此外,受到平等性的影响,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学生所呈现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辅导计划,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知程度。

(二)网络超时空性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网络文化中所呈现的超时空性也拓展当前思政教育空间。网络平台中具有大量的信息流量,体现着各种文化思想,这样就为当前高校所要实施的思政教育奠定文化基础。在传统高校教育中,各大高校很难进行充分的交流,优秀的教育成果也未能实现共享。而通过网络平台的高度发展,网络文化的广泛传播,高校可以掌握相关学校在进行思想教育中所呈现的动态,吸取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或者是理念。这样就可以打破思政教育原有时空限制,能够吸取更多优秀、具有可行性的教育方法,以此拓展思政教育的空间。所以说,网络文化发展对当前大学所实施的思政教育也提供一定的机遇,高校需要积极利用网络文化所呈现的优势,拓展本校思政教育的空间。

(三)网络体现的便捷性提升思政工作效率

网络是具有很强的便捷性,无论是在信息搜索或者是信息发布的过程中,整体的速率是非常高的。例如一条新闻信息可以在短短的十秒之内向世界各地传播,人们可以在一秒钟内搜索到数千条或者是数万条的网络信息。所以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信息交流和搜索起到很强的便携作用[4]。基于网络所呈现的便捷性,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创新时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推动力,这是因为它可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效率。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对相关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搜索和了解,在借鉴其他高校所提出的教育经验的同时,了解其他高校在实施思政教育中所呈现的问题。针对本校教学情况制定科学的思想教育计划,能够合理的避免一些教学问题。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思政教育的模式,让信息交流更加频繁。教师可以立足当前各种网络媒介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样可以有效地强化高校所开展的思政教育效果。

四、基于网络文化环境大学思想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科学重塑教育理念

基于网络文化环境对当前大学思想教育所起到的多方面影响,高校要想开展更优质的思政引导工作,首先需要科学重塑教育理念。对教育理念进行重塑主要是在教育价值方面进行创新。高校需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单一对学生进行社会价值的讲解或者是重点对学生进行社会价值绝对高于个人价值的理念教育。需要依据社会发展和当前文化建设情况对教育理念进行全新的解读,要科学地将社会价值和当前大学生成长所体现的个人价值进行合理的结合。此外高校需要认知到这一点,学生是当前学校发展的主体,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不仅需要在课程中对他们进行价值理念的教育,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进行科学价值的渗透。对教育理念进行科学塑造,需要从学生思想上入手,立足学生所呈现的价值观念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而大学生通过接受这种价值理念的引导,能够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思政教育环节中,增加自己对时政知识的学习兴趣,可以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建设进行一定的结合,这样能够帮助大学生从之前的不成熟价值认知,逐渐走入到成熟的体系建立中。只有这样才能对大学生进行优质的思想引导,提升该项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合理更新思政教育内容

基于当前网络文化对大学教学工作所起到的多重影响,要想对大学生实施更高水准的思政教育,除了要科学重塑教育理念之外,也需要合理更新思政教育内容。学校管理者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该项工作并不是一味不变的,而是和社会发展进行紧密结合的。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必须要依据社会环境和当前价值理念的更新情况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合理的更新,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价值的科学性,避免教育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除了要开展传统的马列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等内容的讲解[5]。也需要依据当前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各项文化需求,对学生进行价值教育,如十九大精神、核心价值等。这样能让大学生对周边世界进行正确的认知,也可以引导他们发现世界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周边事物的美丑进行辨别,也要引导他们依据当前的发展需求对自己进行深层面的认知,观察自己所掌握的专业能力是否满足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需求。只有自己对自身价值进行正确的看待,才能让他们形成成熟的思想判断,和外界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且在具体工作和交往中有自己的原则性,能够从整体发展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为国家建设注入良好的推动力。

(三)创新思政教育手段

基于当前网络所呈现的多种变化影响,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必须要对其教育手段进行创新,不能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这样不仅不能让理论知识更好地向学生传达,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时,必须要掌握当前思政教育的重点[6]。传统教育虽然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递,帮助学生树立一些正确的行为认知,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和当前的文化发展有着很大的不符合性,很多学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理论教育。网络文化具有很强的平等性和自由性,受到这种文化发展的影响大学生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也需要自己可以获得平等的对待,能够对课程知识进行自由的选择。基于这样的教育发展,高校必须要创新思政教育手段,研究当前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所呈现的认知特点和心理活动趋势。同时,科学制定教育方案,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7]。例如教师可以将微课、合作学习,以及翻转课堂等多种教育模式纳入到课程教育中,针对学生所呈现的认知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知识讲解,强化知识传递的效果。此外高校需要立足当前社会建设情况,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周边世界进行正确的探索,这样可以拓展课堂教育的空間,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基于网络文化环境对当前大学思想教育所起到的多方面影响,高校要想开展更优质的思政引导工作,需要实施多个方面的教育工作。首先,高校需科学重塑教育理念,科学地将社会价值和当前大学生成长所体现的个人价值进行合理的结合。其次,管理者要依据社会环境和当前价值理念的更新情况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合理的更新,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价值的科学性,避免教育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最后,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必须要对其教育手段进行创新,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政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更为科学的思想观念,成长为一名对社会发展有贡献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萌,何冰,范微等.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19-20.

[2]高金.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知识经济,2018(1):175-176.

[3]马媛.“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路径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2017(12):52-53.

[4]张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势和乘势的对策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7):249.

[5]张佳美,赵世东,冯华.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7,3(8):59.

[6]时忆宁,陈飞彩.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机遇与进路[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9):124-126.

[7]甘忠涛.网络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4):54-55+94.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教育理念思政教育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