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里的守望

2018-08-26 14:37熊明
少年文艺 2018年7期
关键词:黑鸟啄食表妹

熊明

赶鸟

七月骄阳热烈亲吻着的葡萄和梨儿,一天比一天饱满成熟,微微的南风吹过,空气中便弥漫着阵阵浓稠的果香。那些黑色的鸟儿们,便成群结队地往果园飞扑而来,贪婪地啄食着这些香甜的果实。

爷爷叫我在果园里驱赶这些偷食的黑鸟。我已经有两年的暑假没有来爷爷家了,原本是来过一段完全放松玩耍的乡村生活,没料想,我的大半个暑假,却是在与鸟为敌的日子里度过的。

爷爷的果园只有五亩多地,在整个果园村里是微不足道的,但爷爷一直不愿放弃它跟我们到城里生活。爷爷就像这些果树一样,深深地扎根在土地中,与它们相依相伴,生活得四季分明,从容陶然。他将果园伺弄成一个品种众多的花果园,依果实成熟的先后排序,有桃有梨有葡萄,有板栗和柚子。當然,葡萄和梨是爷爷种植的主打果品,而其中又分巨峰葡萄和夏黑葡萄,翠冠梨和黄花梨,整个园子里生机勃勃。

然而,爷爷的果园却是黑鸟们侵扰最频繁的地方。虽然爷爷将梨和葡萄都套上了一个个果袋,但黑鸟们用那尖锐的喙毫不费力地撕烂这些果袋,或者啄出一个个小洞,将葡萄和梨子啄食得残破不堪。

这些黑鸟分为紫黑色和灰黑色两种。那紫黑色羽毛的鸟,长着橘黄色的喙和色彩醒目的眼睛,爷爷叫它们为“百罗”,我知道它们应该叫“八哥”,或者是“牛八哥”——我曾经在春天的田野上,看见它们三五成群地停立在牛背上。另一种灰黑色羽毛的鸟,长着较长的灰色的喙,爷爷就叫它们长嘴巴鸟,而我不知道它们到底叫什么名字。后来,我翻阅鸟类资料,才弄清它们跟八哥同为椋鸟科,叫丝光椋鸟。但在与鸟为敌的日子里,我将它们冠名为“黑鸟”,等同于网络中的黑客,令人同仇敌忾。

诗人们常常将鸟的啼鸣赞美为歌唱,他们能听出鹧鸪那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的深情啭鸣,听出杜鹃那“快快播谷”的亲切呼唤……但这个夏天的早晨,站在果园里的我,看着不远处的电线塔架上一个不小的鸟窝,听着十多只黑鸟在那附近啾啾叫,却成了“啄食啄食”的阵阵聒噪。

我知道这些黑鸟们很快就会朝爷爷的果园俯冲而来,爷爷的果园对它们的防范可说是空虚的。我看到有些人家的果园全部用大网子遮罩起来,黑鸟们就只能望网空叹。我要爷爷也这么干,可爷爷说成本太高。我说让爸爸出钱,爷爷则说,那是花钱把自己关在笼子里。

我又看到表妹家的果园上空架设了一种拦网,那些疾飞而来偷食的黑鸟,常常猛地撞上拦网,或是惊吓而逃,或是束缚而亡。我让爷爷也架设这样的拦网,爷爷看到拦网上挂着的几只死鸟,则吐出两个字,作孽。

我茫然地看着爷爷,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我又怎样才能阻止这些自由飞翔的鸟儿对果园的进攻呢?

爷爷的回答还是两个字:赶、吓。

我跟着爷爷开始了简单而笨拙的吓、赶黑鸟的行动。我的武器是一个体育比赛用的哨子,一面用小竹竿穿着的三角红旗,爷爷则是用一个小塑料袋装着一些手指般大小的爆竹。黑鸟们来啦,我使劲吹着哨子,发出阵阵尖锐的声音,一边又挥舞着三角红旗,爷爷点燃一个个爆竹,扔向鸟群发出阵阵炸响,黑鸟们顿时被惊得四散飞去。

爷爷说,歇会吧。我在板栗树下的一条石板凳上坐着歇息着,爷爷则在葡萄架下一行行地察看着。

不一会,黑鸟们又飞回来了,我又使劲吹响哨子,挥舞红旗,爷爷又点燃爆竹抛向空中炸响……

我明白了爷爷说的赶鸟,其实就是吓鸟。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便不用爷爷再辛劳了,独自挑起了赶鸟任务。

我想着各种办法吓唬着黑鸟们。我在梨树上和葡萄架上系上一条条的红布条,又用硬纸壳做了四只假老鹰,挂在四根长竹竿上,立在果园中,阵阵南风吹得它们俨然展翅翱翔。特别是我让老爸从城里寄来一台小录放机,里面有哨声、爆竹声,更有鹰的尖啸声和小鸟被撕裂般的痛苦哀鸣。我将这些声音轮番播放着,那些黑鸟们真的成了惊弓之鸟,转眼间便销声匿迹了。

我兴奋地在果园里手舞足蹈,欢呼胜利。但爷爷却并不为之动容,他很平静地摸捏着树上的梨,摸捏着葡萄。这让我很扫兴,也很纳闷。

在少了黑鸟偷食的日子里,果园里的翠冠梨率先成熟了,夏黑葡萄也开始采摘了。爷爷整天在果园里忙个不停,他是村里的老种植户,又是优质高产水果示范户,多年的老主顾和慕名而来的新客户,一拨接一拨地来到他的果园里采买葡萄和梨。

我也无暇赶鸟了,果园里旺盛的人气早让黑鸟们躲得远远的。我帮着爷爷将摘下的梨子和葡萄搬运在一起,待他将那些破损之果剔除,我又帮着装箱、过秤、粘胶带……每天都忙得汗水淋漓的。

当别人家的葡萄和梨刚刚开始采摘时,爷爷果园里的第一批果品便已抢购一空了。爷爷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不无得意地自言自语着,人有善愿,天必佑之,种瓜得瓜,种果有果。

我对爷爷说的这些话困惑不解。

爷爷告诉我,他种植的水果从来不施化肥,不洒农药,而且他也不过分地驱赶飞来果园里的鸟儿,更不伤害它们。他说,鸟儿虽然啄食果实,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清除果树上的虫害,保护了果树的健康生长。

这就是爷爷的善愿,朴实而真诚。

天空中又有几只黑鸟从远处飞来,爷爷的果园里,还有第二批尚在成熟中的葡萄和梨吸引着它们,我正在犹豫着是否鸣哨挥旗驱赶,不料,它们却掠过我头顶上空,声声啁啾着飞走了。

我倏然觉得,从它们的啁啾声中,似乎听到了诗人们所赞美的歌唱声。

捉住了果子狸

爷爷的果园不仅有黑色椋鸟们的眷恋,还有其他动物的光顾,譬如一只果子狸。

我来到爷爷家第三天的那个夜晚,一只果子狸便潜入爷爷的果园,偷吃了葡萄和梨。那晚,我睡得很深沉,完全没有听到白丽(我姑姑送给爷爷做伴的一只毛色白亮的狗儿)的吠声,而爷爷随着急切叫唤的白丽走进果园时,这野兽已逃跑了。爷爷闻着一股骚臭味,又亮着手电往梨树上照看,发现有被抓咬破坏的梨子,便断定是果子狸来了。

但爷爷对此有如保守秘密般,没有对我透露半点风声。

有一天夜晚,我被白丽“汪汪”的叫声吵醒了,便急忙问爷爷发生了什么事,爷爷安稳地躺着,平和地说:“不管它,好好睡觉。”第二天早上,爷爷才告诉我,果子狸偷吃水果之事。

“啊,果子狸!”我惊奇地叫起来,爷爷立即低声制止我,不许声张。

我不明白爷爷的意思,但我很想弄清果子狸是一种什么动物。我从网上查到了它,其实它叫花面狸,长着一张黑白相衬的花脸——白鼻子,黑脸颊,白眼圈,大而圆的黑眼睛。它又叫白鼻子狗,它吃老鼠、小鸟和昆虫等,但更喜欢吃水果,所以人们多叫它果子狸。

喜爱吃水果的果子狸,已经两个夜晚潜入果园偷吃梨和葡萄了,爷爷为何若无其事地不驱赶它,或者捉住它呢?

爷爷说,不是赶鸟那样简单容易的。果子狸和狐狸一样机警狡猾,只要嗅到有一丝危险,一段时间里,它都会格外小心谨慎。要想捉住它,就得先让它放松警惕,就得看见它装作没看见,让它在果园里如入无人之境,让它在甜果的诱惑下忘乎所以。

于是,有如果园里的果实一天天默然成熟一样,爷爷在昼夜更换中,悄然酝酿着制服果子狸的成熟时机。其间又有一个夜晚,白丽“汪汪”地发出报警声,爷爷仍然没有理睬。

日子又过去二十天,爷爷将果子狸多次出入果园的路径察看清楚后,于傍晚时分,悄悄地埋下了套夹。

半夜里,在白丽急促的“汪汪”叫声中,我跟着爷爷走进果园,看见一只偷吃水果的果子狸终于中了埋伏,一条腿被爷爷藏放的兽夹子夹住了,只能在那里“嚯嚯”地低吼着,挣扎着。

我跟着爷爷走到这果子狸面前,它便更加大声地嚎叫起来,而且放了个臭屁,那股恶臭气几乎让人窒息。

爷爷蹲下来,一手迅速掐住了果子狸的后脖,一手去解开它腿上的夹子。但果子狸乱动乱扭着,爷爷不好使劲,叫我帮他掐住它。

我看著这像只大猫一样的果子狸,听着它那吓人的叫声,不禁犹豫着不敢下手。爷爷有些恼怒地朝我吼道,你快点。

我赶快照着爷爷的手位,双手卡住果子狸的后脖。爷爷一边叫我用力摁住,一边抓紧解开果子狸腿上的夹子。果子狸就像被宰杀的猪一样,惨烈地锐叫着,身子不停扭动。

爷爷费了好一阵子力,才将果子狸的腿解脱出来。然后对我说,好啦,松手吧。

我跟爷爷一起站了起来,可果子狸仍趴着未动。我问怎么办,爷爷说,放了它。

我有些不能置信地看着爷爷。

爷爷说,不放了它,就有人会杀了它,吃了它。

我默然无语了,我知道,野生果子狸是保护动物。

爷爷用脚踢了一下果子狸,走吧,快逃命吧。

果子狸站起来,两只大眼睛扑闪了两下,忽地纵身一跃,蹿向了黑暗中。白丽朝着它逃窜的方向汪汪叫了几声,似乎在向它道别。

而我则听到爷爷轻轻叹息了一声,说,人有人德,畜有畜道,出于本能,今年它是不会再来了。

又见萤火虫

立秋时节,爷爷果园里最后一批成熟的葡萄和梨,都采摘卖完了,果园里一下子显得空旷了许多。好在爷爷仍像往年一样,留下一些品相不太好的葡萄在树上,给鸟儿们啄食,那些黑色椋鸟们三三两两地飞来,宁静的果园里便不时响起阵阵欢快的啁啾声。

转眼间,我在爷爷的果园里度过了四十多天,我得回到城里去了,新学期,我就是一名中学生了。从童年进入少年之时,我在爷爷这里,度过了一个最自由快乐、充满情趣的暑假。

处暑节这天的傍晚,下了一场阵雨,将一天的暑热一下子冲淡了许多。回城的前夕,我约了表妹陪我到满是果园的村子里再走一走,看一看。晚风习习,送来一阵阵清凉,我和表妹沿着村子里一条林荫小路走着。树叶在风中发出轻轻的摩挲声,鸟儿在树上不时地窃窃私语,而路旁的草丛中,蟋蟀们响起阵阵优美的歌唱……这些自然而纯净的声音,让人的心境格外地宁静和舒畅。

但不一会,一个意外的发现,却让我的心情倏地激动起来——我和表妹走到一座小水库时,惊奇地看到,一群闪亮的小精灵在一片水草上轻盈地飞舞着。

“萤火虫!”我俩同时叫了起来,一齐向这群小精灵跑去。

当快跑近它们时,我又一把拉住了表妹,我说,轻点,别吓跑了它们。

我俩蹑手蹑脚地走近它们。数以千计的萤火虫,闪烁着银白色的亮光,好像在上演着一场绚丽多姿的盛大舞会,水面上映着一片光波斑斓。

“提着灯笼在夜色中舞蹈。”我情不自禁地喃喃而语。

表妹问我说什么。

我便告诉她,这是一个叫法布尔的科学家说的,他写的《昆虫记》中,专门写了萤火虫的故事。他写了萤火虫是怎样发光的,是怎样吃蜗牛的……法布尔还写了他小时候,曾想用萤火虫做一盏小灯,晚上陪伴他看书。可是,当他把几十只萤火虫关在一个网罩里时,它们发出的光,只能让他辨认出一个个字母,并不能照亮一个完整的词。

这时,表妹便说,我们古代也有借萤光读书的故事,《三字经》中就写道,如囊萤,如映雪。

我没想到小我两岁的表妹知识还不少。我夸奖着她,她便有些得意地笑着,然后说也想捉些萤火虫放在玻璃瓶里,验证古人所说故事的真伪。

我否定了她的想法。这对它们是一种伤害。我告诉她,去年,我的同学从店里买了些萤火虫来玩,第二天就全死了。

表妹听说城里还有萤火虫卖,感到很惊奇。我没有笑话她的少见多怪。因为她不知道城里的怪事实在太多。譬如,城里人忽然怀念许久未见的萤火虫,怀念荧光闪闪的那份梦幻般的浪漫情景,便从乡村收集运来大批的萤火虫,在城里营造一个萤火虫的缤纷世界。可是,城里到处是灯光闪耀,而萤火虫受到各色亮光的干扰,就会停止发光,也不再飞行。而且它们的寿命很短,最长十来天,它们从乡下到城里几经折腾,就更活不了几天……

表妹听完我说的这些,默默不语了。

我和她一起在水库堤岸的草地上坐下来,静静地凝视着在夜色中摇光曳影的小精灵们。我记得,我还是在五六年前见过这么多萤火虫的,但那时我对它们懂得太少,对它们的美妙也不太在意,如今又见萤火虫,才知是多么的不易,多么的珍贵。

好一阵,表妹忽然轻声地唱起来:“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天上小星星……”

这歌声让我为之一振,我觉得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不禁也唱道:“飞来飞去放光明,好像一群小精灵……”

我们越唱越兴奋,索性一起站了起来,仰望着繁星密布的天空,放声地唱着,笑着……

发稿/赵菱

猜你喜欢
黑鸟啄食表妹
黑鸟
黑鸟
不要打扰一只啄食的冬鸟
啄食的母鸡
黑鸟从哪里飞来
“表妹”的由来
表妹姐
回本再离
啄木鸟不患脑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