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工程应用研究

2018-08-26 18:02彭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工程应用电子式

彭南

【摘 要】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数字化变电站乃至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成为必然趋势。电子式互感器是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标志性设备,作为二次系统数据源头的智能化一次设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国内外已有不少电子式互感器产品,但应用经验缺乏是推广应用的最大阻碍之一。文章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构成为切入点,介绍了其具体分类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希望为后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H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055-01

引言

电子式互感器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为电能计量、测量、控制和保护等装置提供电流和电压信号,进而保证相关设备的工作精度。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是现代化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近年来,相关单位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该产品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一、电子式互感器的构成

电子式互感器一般是由传感模块与合并单元组成的,传感模块又叫做遠端模块,通常安装在电路的高压一次侧,主要作用是采集、调节一次电压或电流,并将其转化成数字信号。合并单元安装在电路的二次侧,主要作用是将一次侧传来的数字信号进行合并处理。电子式互感器结构基本原理图如图1所示。

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按高压侧是否需要电源供电可分为有源式和无源式。

有源式(下面简称ECT):高压侧采用罗氏线圈或LPCT感应电流,经过A/D转换之后用光模块发送到低压侧的数据处理单元。高压侧的电源来自于小CT取电或激光供电,小CT取电通过从线路上感应取能;激光供电通过光纤将大功率激光器发出的光传送到传感头部分,然后用光电池转化为电能,当作高压侧采集电路的供电使用。

无源式(下面简称OCT)分为:全光纤式、磁光玻璃式。全光纤式(下面简称FOCT):在待测电流的线路上设置感应光纤环,待测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光纤中传输的光偏振面旋转,通过检偏器检出的光强变化或者相位变化,计算偏振变化及对应的线路电流;磁光玻璃式(下面简称MOCT):在待测电流的线路周围设置磁光玻璃,待测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光偏振面旋转,通过检偏器检出的光强变化计算偏振变化及对应的线路电流。三、实际应用方案

据统计,目前国内已投运的数字化变电站采用Rogowski线圈型的较多,GIS变电站和AIS变电站均有应用。

实际应用中,Rogowski线圈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传感技术相对成熟,采集技术相对简单,只需对传感线圈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积分放大、模数转换(analog2digital,A/D)采样等处理,通过私有协议接入合并单元,因此输出数据较稳定。

因线圈传感输出为电信号,一次侧需电光转换,所以存在高电位采集器需独立供能的问题。在GIS变电站中,采集器安装在接地外壳上,可直接用变电站直流电源供电,无需独立供能。在AIS变电站中,处于高电位采集器的供能成为当前的一大技术难关,至今未有理想的供能方式,目前大都采取激光供能和母线取能相配合的方式;虽然能实现无缝切换,但在实际应用中,切换过程降低了采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如电流在切换临界值附近波动时,应避免出现频繁切换。

另外,在运行维护方面,一次侧因有电路板,一旦在运行期间电路板故障,则必须拉闸停电才能更换;一次侧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在高电场强度下其可靠性极为重要,采取的均压和屏蔽措施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元器件能否长期安全运行。工程应用中还发现Rogowski线圈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输出存在一定的直流分量,如图2所示。

纯光纤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应用的传感技术先进,摆脱了电磁感应定律,但受光学技术限制,传感头工作稳定性有待考证;其传感原理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传感介质为光纤,故传感头体积较罗氏线圈型小很多。由于传感光纤输出光信号,故采集器可下放至二次侧,一二次侧不存在电磁关系,也不存在一次侧采集器的供能问题。

传感头制作工艺复杂,属于精密型制作,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目前还难以实现批量生产,导致生产成本偏高。另外,光学传感头敏感度高,容易受环境如温度、振动等的影响,会导致精度不佳、输出不稳定。在实际应用中,为给采集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安装了温度调节器,器件的增加降低了可靠性,还增加了该调节器的监视和维护问题,增加了巡检工作的难度。结语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主要技术优势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传感头无需供电;第二,可以对直流电流进行测量。目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技术要求较高,制造工艺也比较复杂,因此,限制了该产品在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针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这些缺陷展开深入研究,进而提高该产品的工作稳定性,解决相关的技术性问题,进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光旭.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应用研究[A].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2012:1.

[2]刘昭.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特性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3]许玉香,项力恒.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研究[J].电气制造,2011(08):48-51+53.

[4]张红丹,梁新磊,吴超一.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工程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2(13):126-127.

猜你喜欢
电流互感器工程应用电子式
采用虚拟计数器的电子式膜式燃气表
机械电子式软启动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联梁型钢大跨度悬挑脚手架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电子式电能表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