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与机

2018-08-27 05:21
金融理财 2018年2期
关键词:建信不良率信托公司

银行系信托规模承压

背靠银行“大树”,银行系信托公司经营水平普遍位居行业前列。信托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建设银行旗下的建信信托实现营收33.25亿元,在披露了未经审计财务数据的62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6;实现净利润18.52亿元,排名第7。两项数据在四家银行系信托中均位居第一位。

据初步统计,建信信托、兴业信托、上海信托、交银国信这四家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排名整体上升。不过,在监管机构“压通道、降杠杆”的监管大背景下,银行系信托因其银信合作业务普遍占比较高,今年将面临更大的发展压力。

青岛银行不良率4连升

已经在H股上市的青岛银行,急切地想要“补血”杀回A股,然而1月9日证监会公布的“青岛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反馈意见”涵盖了58个问题,包括核查信托持股,不良资产处置,不良率上升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等诸多问题,而近期“12审过2”的超低过会率,也会成为这个浑身是“伤”的城商行过会的桎梏之一。

相比2016年,2017开始的银行强监管让所有银行都体会到了“寒冬”。452张罚单,涉及1977家机构,罚没金额近30亿元,同2016年相比,处罚机构数量增长了近3倍,罚役金额更是增长近10倍。

2017年3月,履新的银监会主席郭树清首次亮相就宣布了强监管的信号,而2017年IPO的增速却没有给银行业带来多少好消息,16家银行排队A股IPO,一年以来仅有成都银行一家成功过会。这些消息对正在忙着A股IPO的青岛银行来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这边忙着应付证监会的反馈意见,那边还要保证日常的业绩不出现问题,然而这对一家山东的城商行来说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不良率4连升,连带着拨备率也已经濒临红线,青岛银行还能成为山东地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银行股吗?

海航成金融机构“敏感词”

近日,海航成了金融机构的“敏感词”。

面对外界的诸多疑问,海航近期是否为一年期融资支付高额利息,海航近期是否频繁出售资产补充流动性,海航旗下上市公司集中停牌是否因为资金流紧张,海航運营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高建表示,近期集团下属各参控股上市公司停牌,与集团流动性问题无关;海航的融资成本并不算高;海航也并未频频出售资产,即便有出售部分资产计划,也是取决于海航业务的发展节奏和需要,有买有卖都是企业调整资产结构的正常行为。

一名接近海航的相关人士也表示虽然海航目前也在做一些资产处置,但是,海航资产变现处理得慢,又遇上美国缩表和国内降杠杆的大环境;但是内部看来问题并不大,目前运营正常。或许海航的症结如北京某券商人士分析的那样,很多资产的收益率已经不能覆盖其所投入的资金成本,如何提升资产的盈利水平是关键。

猜你喜欢
建信不良率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打造固收投资“金字招牌”建信基金投资实力名列前茅
规范信托营销上海银监局重提信托代销面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