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海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08-27 08:11周海月
群文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申报资助基金

周海月

2018年3月25日至31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组织,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全国文化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青海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采取“理论教学+研讨交流+实地观摩”的形式开展。一、集中授课、强化理论。本次培训班力邀6名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和基金管理中心负责人,紧紧围绕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主题为学员集中授课。二、交流研讨、共谋发展。组织学员围绕“青海省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全体学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交流本单位在申报基金过程中的疑惑和困难,探讨解决的办法,促使学员带着问题完成下阶段学习。三、实地观摩、现场取经。培训班全体学员一行42人参观了中国话剧院、国家歌剧舞剧院等公共文化场所。通过实地观摩与现场教学,开扩了学员的眼界,使学员在院团建设与发展、优秀剧目创排等方面受到启发,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效果。

本次培训班是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为切实利用国家艺术基金这一新平台,不断增强文艺产品创作供给能力,针对我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质量总体不高、申报门类和申报主体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和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量身定做的专项培训班。纵观本次培训班,内容充实、效果明显,达到了培养高素质基金申报队伍的目标,有效激发了项目申报的积极性,解决了一系列项目申报过程中凸显的症结。

国家艺术基金于2013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它是一项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艺术基金白成立以来,借鉴英、美等国的先进经验,参考我国同类基金的有益做法,结合艺术工作的实际,打破了地域、系统、体制和身份的限制,在顶层设计上形成了国家设立、政府主导、专家评审、面向社会的运作模式;围绕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制度为本,坚持“按制度管理、按程序运行”,坚持“公平公开、公开透明”,坚持“出精品、出人才”等一系列理念思路,实现了申报评审、实施监督和成果运用等工作三轨并行。

艺术基金成立四年以来,全国共有2.5万个申报主体,向艺术基金申报3.6万个项目。经专家评审,艺术基金共立项资助项目4043项,其中,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1471项、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1166项、美术创作资助项目188项、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705项、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513项.资助资金33.7亿元,涵盖了艺术创作生产、传播交流推广和艺术人才培养等重点环节,为推进艺术基金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青海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国申报工作现状

近几年,青海省组织动员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深化,省文化新闻出版厅连续两年组织人员学习艺术基金的资助规划和申报指南,指导、动员和支持艺术基金申报项目,各类不同体制艺术单位、机构和广大艺术工作者,热情响应、积极参与,各申报主体精心策划,反复推敲,申报项目方案整体设计更加周密,预算填报更加规范,材料准备更加完整,项目文本质量明显提升,更加符合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随着青海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艺术机构及从艺人员对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工作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申报量逐年上升,但仍然存在总体申报量较少、申报成功率低等问题。

四年来,青海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量为308项,其中2017年、2018年申报量分别为33项、80项,在全国34个申报主体所属地区中分别排名第29位、第30位。共获得艺术基金立项资助25项,占全国立项资助项目总数的0.6%。

二、针对以上现状,深刻剖析自身,得出以下观点:

(一)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对象是面向全国的、全社会的,国有或民营、单位或个人,各类艺术高等院校、艺术表演团体、艺术创作单位、艺术研究院(所)、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美术家协会、画院等艺术机构、单位,均可按申报条件申请基金资助。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西部中心地带,属于艰苦边远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经济相对滞后,创作生产能力和艺术生产成本欠缺,艺术生产的节奏、频率和周期与国内专业院团存在差距。缺乏发掘和实施项目的专业性、高层次人才团队,导致项目立意不够深远、文案表述不够全面透彻、作品艺术水准较低、项目不够优质。

(二)文化部门、艺术院团和从艺人员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重视不够,宣传力度不够。与人文领域其他类型的基金相比,艺术基金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广泛性、复杂性的特点,申报、实施、结项流程较为复杂,对項目的审核、监督评价也比较复杂。几年来,指南修订进一步深化,对申报主体资质、申报项目条件和申报材料充分性做出了更为规范、细致的规定和要求,评审标准也更加清晰,程序将更加严谨,审核也将更加严格。申报主体和项目负责人对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流程和相关政策解读不够深入、项目涉及主要成员或单位之间沟通衔接不够到位、配套资金无法落实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众多优秀项目无法顺利得到基金资助。

(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使艺术机构及个人不能主动、自觉地完成申报任务,出现敷衍了事、应付上级的消极情绪。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申报积极性,起到宣传艺术基金、吸引人员参与申报工作的作用。广西艺术学院为激励广大师生踊跃参与艺术基金申报项目,制定了项目立项后的个人资金奖励、项目配套资金奖励、职称评定优先考虑等鼓励制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也出台了给予艺术基金资助基础上300%配套资金的鼓励措施。一系列鼓励措施使艺术基金深入人心,申报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真实性

申报主体的真实性。申报主体应严格按照申报指南规定的条件,认真完成系统项目填报工作,确保申报材料齐全、申请表填写规范,做到早填报早提交,若申报项目在审核中出现问题,系统会将申请退还,可在申报系统关闭之前再补充修改完善。申报项目的真实性。例如,大型舞台剧申报项目不能将演出过的作品更换了剧目名称或略微调整剧目内容后进行申报,获得立项资助后,不得大幅度更换项目负责人、主要成员、演出地点等。项目实施方案的真实性。项目实施方案是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中期监督和结项验收的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务必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在获得立项资助后不得因资金问题变更实施方案。文案撰写的语言真实性。项目申报表中的文字表述提倡朴实、言简意赅,忌用“海内外最权威”“国内最顶级”等虚张声势之词,泛泛而谈,纸上谈兵。

(二)主题性

主题性主要体现在申报项目的主题引导和价值要求上。从近几年全国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主题和题材看,一系列围绕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鲜明的申报项目数量居多,涵盖了革命历史、现实生活、民族文化、传奇故事等多种类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多样化特点。2017年度申报项目中,既有反映黄大年、李保国等优秀英模事迹和弘扬“塞罕坝精神”“右玉精神”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也有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反映民生发展变化、时代气息浓郁的剧目创作。2018年度申报项目中,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军9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的艺术作品明显增加,涉及各类申报项目共372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围绕中央和省委重点宣传的重大典型及重要精神开展的艺术创作60项。2019年,艺术基金将重点资助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现实题材开展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

(三)创造性

艺术基金资助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支持原创。申报主体要积极挖掘当地文化艺术资源,将特色、亮点、优势结合起来,组织策划创意项目,体现出最有典型潜质、最能反映时代本质的人和事。艺术忌平庸、重复,创新、创造和鲜明的个性是艺术的生命,不断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才是赢得艺术基金青睐的不二法门。

四、对青海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幾点建议:

(一)把握本地特色,精准定位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区域文化特色鲜明,要围绕本地区、本行业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策划项目。

青海在行政区划图中地处西北中心地带,更重要的它还有一些看不见但摸得着、独一无二的文脉标签,如“青藏高原”“可可西里”“青海湖”“藏羚羊”“唐卡”等。申报主体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在项目立意中争取成为全国“独一个”,项目内容既有区域文化特色,又符合群众需求和国家政策,在竞争中以特色取胜。

从近几年青海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情况来看,申报主体主要以艺术表演团体、艺术创作单位、画院等艺术机构和单位为主,选题紧扣当前时代主旋律,彰显青海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在25项艺术基金立项资助项目中,项目名称及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18项,仅涉及“唐卡”这一关键词的就占有7项。青海省藏剧团的大型舞台剧项目藏戏《松赞干布》和传播交流类项目藏戏《松赞干布》巡演,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申报成功,这两个项目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藏戏《松赞干布》巡演项目,既是对2015年申报创作项目的延续,也是对本地区特色和优势的进一步强化,这也是《松赞干布》屡次获得艺术资金资助的原因之一。

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项目在面向周边地区开展传播交流推广活动方面的地缘、文缘和人缘优势。如拟报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藏戏《格萨尔剧目培训班》”,培训范围不仅仅要以本省藏族同胞为主,还要覆盖全国五个藏区不同派别的藏戏人才,既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又要考虑和照顾到周边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欣赏习惯,策划好培训形式。

(二)体现导向性,立意深远

在把握项目主题性时,申报主体不仅要紧紧围绕国家文艺发展方向和文化政策导向,还要保持自身在创作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人文精神,构造小作品、高水准的项目设计思路。如山西省左权县开花调艺术团创作的歌剧《太行奶娘》,只写了几位朴实的农村妇女,但项目设计用心,表演者用情,剧情感人肺腑、发人深省。同时还要兼顾考虑本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优秀人物事迹,如2020年恰逢青海玉树地震10周年,可以以此为时间节点,贯穿民族团结、“玉树精神”等主题来进行项目构思,体现人的精神、人的价值,让观众在欣赏时能够触摸到人的温度。

(三)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各有关单位对项目申报工作应高度重视,及时关注和对外发布艺术基金动态,对申报对象全面摸底,普遍发动与重点动员相结合、各种激励措施相配套,扩大项目申报的对象、单位和艺术门类覆盖面,充分调动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申报项目的积极性。

(四)成立专门的艺术基金申报组织机构

申报机构成立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小组,掌握申报流程,科学策划,做好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保质保量,把好项目导向关、质量关、财务关,专人专项高效落实艺术基金各个阶段的顺利推进。同时,在省内成立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研究小组,加强对各申报主体的指导,积极做好国家艺术基金各项政策措施的宣讲,为各申报主体答疑解惑,不断提高申报主体的创意策划新项目能力、申报技巧和文本制作水平。还要严格审查程序,把好申报项目资格、形式和内容审查关,促使项目申报从粗放、随意向集约、精细、规范转变。长此以往,即可形成常态的制度保障,使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不断得到健康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申报资助基金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