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2018-08-28 11:42李磊
群众 2018年14期
关键词:村支书新村村级

李磊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最终要落到每个村子以至每组每户,必须通过村级党组织来实现。村级党组织书记作为乡村基层治理的“关键少数”,是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尤其是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有个逻辑链条清晰可见: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问题在乡村;乡村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问题在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问题在村级党组织书记。如何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奉献精神强、富有创造精神的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如何通过村级党组织书记来推动基层发展和基层治理,是迫切需要解決好的重大课题。那么,村支书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应该如何开展工作?要回答好这些问题,有以下几点值得深思。

村支书应该是党在乡村一线最前沿的“排头兵”,不能因为处在最基层就淡化了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要求。

和一些村干部接触的时候,感到最难聊到一块的就是谈理想谈信念,一谈到这个话题就显得苍白甚至失语。可以说,不少村支书对党的理想信念的概念和意识非常模糊,表现在形式上,有些村部连党徽等党的标牌、标识都没有放在醒目位置。我曾到河南省新乡市的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学习,印象最深的就是新乡市村支书先进群体共同的特质就是党性意识极强,坚定不移始终跟党走。这种意识绝不是挂在嘴上,或者只是空讲大道理,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很朴素很接地气的,这点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新乡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远远不如东部发达地区,但却涌现出了一大批战天斗地、改天换地、感天动地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他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带领乡亲们一块苦、一块干,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积累了大量鲜活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先进群体现象”。在新乡学习期间,我看到一组数字,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乡市、县两级数得上来的先进典型就有1000余个,全市45%以上的农村党员、60%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1万多名“双强”党员、致富能人进入了村级两委班子,平均每名党员干部帮带增收致富对象2.45户。刘庄村老书记史来贺,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一起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誉为“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讲过一段往事,有一年看《巍巍昆仑》,看到毛主席蘸墨挥毫写下“永远站在劳苦大众一边”,他腾一下站起来,热泪盈眶迸出一句:“毛主席啊,最了解中国国情,最了解农民!”这就是触于心、发乎情的朴实政治意识。

村支书应该是带领整个村子兴旺发达的“领头羊”,必须具有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俗话说,“组看组,户看户,群众看支书”。如果村支书只是想着首先给自己捞好处、得实惠,那怎么可能得人心,让人心服口服,心甘情愿跟着走。有一次到宿迁市宿豫区农村调研,让我对什么样的村支书才是优秀的村支书、什么样的新农村才是群众想要的新农村有了切实的感性认识。我去的是宿豫区的水汉新村,这里离城区有一段距离,如今新村建设成美景,村民住进大花园,村民们在农村就能过上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我随便走进一户人家参观,户主大哥讲:“俺原来住的房子是危房,现在搬到水汉新村,住楼房、有院子,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都是党的政策好,村里镇里区里干部带得好。”水汉新村是宿豫区重点建设特色村之一,大部分村民已经搬进新家。新村的设计规划很科学,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特色,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设有居民休闲活动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同时,依托特色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来提供长久支撑,配套建设“三来一加”厂房2200平方米,方便群众就近就业。在推进农村集中居住过程中,很棘手的一条就是要解决如何能够让老百姓从不愿意到愿意、再到非常愿意的问题。我专门跟这里的村支书请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的一个很简单很直白的回答却让我很感动。他说他和村里干部约法三章,“房子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在群众利益面前,谁都不要丢党员干部的脸”,“谁都不要跟群众抢房子名额,绝不允许违规搞通融”。村干部主动让出宝贵的名额,让群众优先选择、优先安置,用实际行动打动了群众、感动了群众、带动了群众。

村支书应该是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铁能手”,一定要有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创造精神。

实践证明,同样一个地方、同样一件事情,只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善讲故事、善造风口,就能干出不一样的事业。对一个村庄的发展来说更是如此。每个村子都有每个村子的实际情况,不可能简单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经验,这就要求村干部尤其是村支书要对发展形势有着超越群众的预见性,要善于根据农村发展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审时度势进行创造性工作,不能坐井观天、闭门造车。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史来贺担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在上世纪60年代全国到处刮共产风的时候,他却能不为这股风潮所动,冷静地从老百姓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搞高级社、不搞大食堂,带领群众实现了粮食亩产双千斤,使刘庄成为全国最早解决温饱的村,80年代第一年人均收入就超过了2000元,如今刘庄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农村前列。对江苏农村来说,很多地方同样并不缺少题材,关键是村支书这个群体要敢想、敢干,会想、会干。说到底,村支书首先自己要有致富能力,要通过自己创造的条件,带着群众共同富裕起来,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现实中,有不少地方的村支书还存在政治意识不强、创造精神不强、工作能力不强等问题,甚至有极少数村干部争抢、挤占、侵害群众利益,这些事情看上去好像是“小问题”“微腐败”,实则关乎人心向背,是影响党群关系、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影响基层治理、影响农村发展的大事情。村支书中的先进分子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抓先进典型就是抓先进生产力。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发挥好这个先进群体的示范带动作用,运用好“先进开路,群众跟进”这一由点及面的做法,总结提炼先进经验并加以制度化推广,着力打造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支队伍,必将有力地促进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当然,在抓先进典型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出现以下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道德风险”。先进的口碑一旦出来,就无形中承担了比别人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先进也一样,他们也是人,也有情感和欲望。因此,对先进群体也要注意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特别是注重防止在利益面前变质蜕化,为了个人名利不惜以牺牲村民利益为代价,等等。二是“独断风险”。先进群体见事早,有眼光,有魄力,有办法,这是事实,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所以要在充分依靠村支书先进群体的同时,注重加强村一级班子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机制,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猜你喜欢
村支书新村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中国画《林涧·新村》
村支书朋友圈里“带货” 村里“大久保”鲜桃售完
村支书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四位村支书:“我们的‘两山’实践”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