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8-08-28 02:34忻平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1期
关键词:落脚点日益增长共同富裕

忻平

党的十九大明确宣示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这是十九大最大的亮点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翻开党的十九大报告,“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3万多字的报告中,200多次提到“人民”一词。“人民”二字成为中国道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题词。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百年来的价值追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

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体现了党百年来的价值取向: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旨。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6年来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宗旨决定了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这是由国情决定的、历史形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13个部分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民。

明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其指向和核心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判断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是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民生工程、实施更多惠民举措,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讲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指出目的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讲到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的两个阶段时,指出目的是确保人民更加殷实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更加突出人民群众改革、发展、创新的主体地位。

讲到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出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讲到军队国防时,明确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

讲到全面从严治党时,强调了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讲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出目的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越南岘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的演讲中对十九大做了宣介,明确说:“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

这表明,以人民为中心,这是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守的基本原则。

毫无疑问,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質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百年来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猜你喜欢
落脚点日益增长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室内“跑酷”
粮食损失发生在哪里
欧盟
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建国后历次转变
建立以管理报告制度为落脚点的全面内控体系,将企业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