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里的《浮士德》

2018-08-28 09:44张馨月
北方文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浮士德圣经

张馨月

摘要:《浮士德》是18世纪启蒙文学中的一座丰碑,歌德历时六十余年创作。《浮士德》中展现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追求主要围绕堕落与救赎这一主题展开。同时,《浮士德》虽为一部文学作品,却包含了浓重的宗教味道,不仅有基督教思想贯穿全书——部分故事情节可用《圣经》中的话来解释,主人公浮士德亦表现出许多符合基督教教义的基督徒行为:凡事忍耐、有的好像没有、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当成上帝呼召自己做的天职,显然歌德进行这样的创作和他的宗教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浮士德;圣经;基督徒行为

近代欧洲社会在思想上回归古希腊审美观思潮的力量强大,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和文艺复兴之后,人们都向往古希腊那种重视现世享受,重视享乐的精神生活。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浮士德》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主人公浮士德身上便包含了不满现状,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渴望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并不断付之于行动等特点,《浮士德》可以说是对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追求的艺术概括。

一、《浮士德》的创作背景和歌德的宗教观

歌德的《浮士德》结构庞大,内容复杂,作者将其毕生经验倾注其中。它在反映广泛的多方面生活的同时还处处包含着基督教的教义与思想。纵观歌德一生,德国现代神学家哈纳克将其宗教信仰分为成长时期和圆融时期两个时期。成长时期对于歌德来说,不同世界观好像位于同一平面,彼此处于共存状态。歌德在其生命的最后一二十年里进入宗教观的圆融时期,但并未将其成长时期的观念彻底推翻,而是将所有的一切加以扬弃,并导向圆融合一,可以说歌德的独一神的有神论是在其泛神论的上帝观基础上走向圆融的。

此外,人观一直伴随在歌德左右,“按照哈纳克的解释,与教会的原罪教义不同,歌德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人的‘原善一说”,《浮士德》中虽然恶魔梅非斯特对其极力加以诱惑引导,但浮士德最终并未在享乐贪欢中迷失自我,其结局是灵魂得到了赦免,升入天国,这是“原善”在发挥作用,而“原善”的显露离不开神力做功。《浮士德》整个故事发生在天主同意把浮士德交给恶魔“听他安排”这样一场赌赛背景下。这与《圣经·约翰一书》第5章第19节所说:“我们知道我们是属神的,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相一致,只不过在《浮士德》中,恶也是神力的一部分,恶无形之中对人起到了一种促进作用:正因世界卧在恶者手下,以浮士德为代表的人类才需要不断反思、时刻警惕、脱离惰性,去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二、堕落与救赎

(一)对世俗的美色的追求与节制

梅非斯特跟浮士德订约以后,就立刻将浮士德带往享乐世界,第一站在莱比锡的酒店让浮士德夹在快活饮酒的大学生中间,但年过半百的浮士德并未得到满足,于是梅非斯特便将浮士德带往魔女的丹房,刺激他肉欲的同时给他喝了一帖可以让他返老还童变为年轻人的灵药,引诱他先去跟格蕾辛恋爱,后又迷恋海伦。浮士德在享乐世界中的这两段爱情,都是包含了肉欲追求的。首先与格蕾辛的恋爱,不必多说,浮士德占有了格蕾辛的肉体,并亲手酿成了格蕾辛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对美的象征海倫展开追求时,在第二部第二幕第二场实验室里,拥有千里眼神力的荷蒙库路斯透视出的浮士德的梦境是浮士德的世俗肉欲,由此可见浮士德对海伦的追求起初并非是单纯的对美的追求,但浮士德追求海伦与魔鬼追求拉弥亚性质截然不同,前者是理想的爱情,后者则是兽性的肉欲。

浮士德在追求爱情时并未将悔悟之心丢弃,这便是为什么他最终又将对海伦的追求回归到对古典美的追求,当海伦形骸消失徒留衣服和面纱在浮士德怀里时,浮士德对美的追求理想破灭,而开始对事业理想展开追求。

(二)在基督里重生

《圣经》中说从水和圣灵中重生,才可进入神的国,浮士德信仰足够坚定,因此能够感圣灵而重生。在《浮士德》中圣灵对浮士德做功的神迹有很多,其未耽于世俗的美色是神迹之一,能在人生中不断有新的追求也是神迹,在事业理想上积极进取并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这更是圣灵做功的结果,在《圣经·撒迦利亚书》第4章第6节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在第一部第四场的书斋里向浮士德求学的学生后来能感受到希望的到来、与过去截然不同也是这个原因。

《圣经》中有段话对重生做了阐释,“当我们在圣灵里重生了,当我们的里面有了主的生命,我们就不再是过去的自己,因为我们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们,乃是基督在我们里面活着。所以你不要再荒宴醉酒,好色邪荡,争竞嫉妒,你不要再爱人的荣耀过于爱神的荣耀,你不要再爱世界,你不要再过罪恶的生活。”所以那个学生能在事业上有新成就以及浮士德在第二部中亲口说出“事业最要紧”的话,与其第一部中所说“感情最要紧”形成的鲜明对比,都可被解释为重生的结果。

诗剧的最后说“一切无可名,在此处完成”,说的是努力而迷误的世人获得拯救而升天国,浮士德就属于这一类。《圣经·马太福音》第11章第12节有云:“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这里的努力不单是指积极的人生追求,更是指对信仰的坚持,信心的坚定以及行动上不断去靠近教义,浮士德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在圣灵中重生,活出了基督的样式,因而最终得拯救。

三、浮士德的基督徒行为

(一)凡事忍耐

书斋里年过半百的老博士浮士德,对魔鬼说“我的心胸,求知欲已告熄灭,今后对任何痛苦都视若等闲,凡是赋予全体人类的一切,我要在我内心里自我体验”,此时的浮士德把自己小我的痛苦看作是全人类的痛苦,自觉地背负起来,他这样做“无非是争取戴上人类的冠冕”,因为苦难在基督教中被看作是神试炼圣徒们的耐心和教导他们顺服,但是一事无成之感让浮士德觉得跟“无限力量”毫未接近,梅非斯特便趁机说服他去人世间做事,但是引诱浮士德堕落的同时却于无形之中激发了浮士德的进取心,并促使其信心愈加坚定,进入了信靠上帝的新阶段。

(二)有的好像没有

保罗在新约《哥林多前书》中说:“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哀哭的,要像不哀哭;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的;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这是在教导圣徒们看淡一切,不要将一切看作是人生必须拥有的,达到这种境界人就可以做到无论什么境况都可以知足。

浮士德思想的巨大转变从他诅咒他所信奉尊崇的基督教中的信、望、爱开始,他开始想跟梅非斯特到世间游历一番,去寻找欢乐。第二部中浮士德说:“把一切欢乐紧紧抓在手里,不能满足的,就将它放弃。”但曾经的他说:“要只顾嬉戏,我已太老,要无所要求,我又太年轻。人世能给我什么恩赐?”那个欲求不满、带着镣铐生活的他,在基督里重生,摒弃了心灵的枷锁,活出了一个不瞻望未来,不回顾过去,不再将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而倍加珍惜当下的时间,在精神上迈出大步,对拥有此世而感到知足的浮士德。

连同他的信仰都当作是这般有的好像没有,殊不知他心中的“原善”是不灭的,他的信仰亦是扎根于心底的,追求理想的想法也依旧在,只不过将一切都看开了,所以想去抓取现世的幸福。对于理想的追求放到了现世,这也便引出了第三种行为。

(三)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当成上帝呼召自己做的天职。

开篇那个腐朽的老博士浮士德自以为是寡欲清心的虔诚教徒,但他的思想过于昏庸,未能把握住本质上的东西,而后来,当浮士德在人世间游历过后开始对事业理想展开追求时,不但思想上将事业看成了最要紧的事情,而且当他想要征服海水时,听从了梅非斯特比较靠谱的建议后马上着手采取行动,由此最后他说“停一停吧,你真美丽”虽看似在赌局中输给了魔鬼,因为在开篇同魔鬼打赌时他说:“如果我对某一瞬间说:停一停吧,你真美丽!那时就给我套上枷锁,那时我也情愿毁灭!”,但实际上这两句话有着本质区别,浮士德在最后所说的这一瞬间并不是魔鬼将他迷住的瞬间,而是他自己进行无私的不断努力,实现为人民造福的理想的瞬间,为实现这种最高的理想,他希望将生命停留在这一瞬间,意味着他将这事业看得高于一切,看作是上天派给他的任务、上帝呼召他去争取自由和生存。

四、结语

虽然,因为歌德更侧重于展现浮士德身上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后来浮士德说出了“尘世的一切我已充分看穿,再不存什么指望要超升彼岸”之类的话,多次强调要追求现世幸福,这与基督信徒盼望一生仰望和尋求天上的永生的追求不同,但是无论是《浮士德》的故事情节、文本内容还是浮士德的行为与态度,都与基督教以及《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笔者将《浮士德》看作是基督里的《浮士德》。

参考文献:

[1][德]歌德.浮士德[M].钱春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圣经·中英对照[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

[3][法]约翰·加尔文.基督徒的生活[M].钱曜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4]苏联科学院.德国近代文学史[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5]于冬云.多元视野中的欧美文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

[6]庄庸、王秀庭.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构建: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7]刘乃美,张建青.高校外语教师学习共同体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J].外语教学,2016(4):51-55.

[8]宋希芝.戏曲行业民俗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9]尚玉峰.文学、戏剧、电影——影像时代的文化考辨[M].济南:黄河出版社,2011.

[10]王化学.西方文学经典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11]杨中举.全球传播时代:文化、文学的跨界传播与再生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2]程小娟.圣经叙事艺术探索[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136.

[13]刘意青.圣经文学阐释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4]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5]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6][英]罗素.西方哲学史[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指导教师:尚玉峰)

猜你喜欢
浮士德圣经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浮士德》(书影)
作为赌注的浮士德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电影《浮士德》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从《圣经》看西方漠视孝道的原因
一个人的“圣经”:韩勇的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