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李雪芮在里约奥运会比赛中的技战术分析

2018-08-29 09:33
运动 2018年11期
关键词:前场高远球马琳

饶 雯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随着又一届传奇的奥运会落幕,与4年前的伦敦奥运会的登峰造极相比,国家羽毛球队的表现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从5金2银1铜到2金1铜,在这样的反差之中,我们看到的是国家羽毛球队的退步,进一步反映了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羽毛球正在逐渐变得强大。本文以国家羽毛球队女单运动员李雪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里约奥运会5场比赛的录像对李雪芮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打法和技战术的运用进行分析,找到李雪芮现在打法存在的问题及与其他国家运动员之间相比的不足之处,旨在帮助国家羽毛球队女单找到新的突破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李雪芮在里约奥运会比赛中的技战术。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知网文献及图书馆的有关羽毛球技战术的书籍来等完成论文。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察李雪芮在里约奥运比赛的录像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对李雪芮比赛过程的每一拍的技术使用和技术链接进行反复的观察,并进行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将观看比赛录像所得到的数据输入Excel 2007软件,并建立数据库,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分析,计算各种技术战术的使用率及发球落点等技术指标。

1.2.4 对比分析法 将里约奥运会女单冠军得主马琳与李雪芮技战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人之间的技战术的不同之处及两人之间的差距。

2 结果与分析

2.1 李雪芮与马琳发球技术运用分析

发球是一场比赛的开始,是运动员不受对手的限制和干扰的自控最强的一项基础技术,在之后的战术安排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发球与接发球这两项技术是紧密联系的,运动员有选择发球方式的权利,但根据比赛对手的竞技水平高低及自身的身体条件和技术特点,选择不一样的发球,以保证能够在一开始就占据主动的位置,从而得到进攻的机会,最终得分。本文通过观察录像,根据发球落点,把羽毛球场地划分为1~6号,如图1所示。在发球上,李雪芮主要采取正手发后场球,在比赛中没有用过反手发球的技术,并且高远球的成功率(图1中后场限定的区域)高达75.52%,且1、3号落点居多,质量好,但有时由于追求的质量过高而导致发球出界。正手的网前小球,使用的次数不多,李雪芮是根据对手的竞技水平高低选择发球的方式。对手竞技水平高,李雪芮便会将网前小球和后场球相结合变化发球。对手竞技水平低,李雪芮基本都是发高远球,她在身材上占一定的优势,对对手的进攻并不害怕,面对实力相差较大的对手,她发球的技术变化不多,降低了对方接发球的压力。马琳在比赛中用的都是反手发球技术,比赛中没有用过正手发球,反手发球的隐蔽性虽然没有正手发球高,但是可以通过反手发平快球过渡进行变化,平快球的特点就是又平又快。马琳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成功率高达82.74%,但也有因失误而导致直接失分的地方。马琳的发球相对稳定一些,不管是前场还是后场的直接失分率均低于李雪芮,仅占1.52%和1.02%。综上所述,李雪芮发球的技术特点是以发正手后场高远球为主,正手网前小球为辅助,干扰对手,增强发球的隐蔽性。马琳以反手网前小球为主,以后场平快球为过渡,通过“偷袭”获得下一拍的主动权。李雪芮的发球稳定性略低于马琳,因此李雪芮在发球稳定性方面还有待加强。

图1 羽毛球发球落点图

2.2 李雪芮与马琳接发球技战术运用分析

在羽毛球单打比赛中,接发前场小球的技术一般有推球、搓放球、扑球、勾球和挑球。接发后场球一般有高远球(平高球)、吊球和杀球这3项技术。李雪芮的挑球技术和搓放技术是使用最多的,也是最稳定的,在比赛中,推球是李雪芮最爱使用的一项技术,因在前3场比赛的选手差距大,李雪芮推球技术使用的并不多,到进入半决赛后,随着对手竞技水平的提高,推球技术的使用也随之增加。马琳的接发球基本上就是放前场,接高远球也是吊球,除非接高质量的球才会挑球给对手进攻。李雪芮后场接发球技术中吊球的使用率最高,占42.42%,其次是高远球,占33.33%,高远球以压底线为主,因此非常容易出界,导致直接失分。马琳后场接发球技术中同样是吊球的使用率最高,占47.95%,但是成功率却比李雪芮高很多,杀球占31.51%,成功率也高达80%。最后是高远球,与李雪芮相比其成功率比较小,2人相差比例为20%。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马琳和李雪芮同样是吊球使用得最多,马琳是以主打进攻为自身的技术特点的“野蛮”派球员,进攻特点鲜明,所以在比赛中马琳的杀球次数并不少,并且杀球非常凶猛、角度刁钻,有时不能进攻也要进攻,球的下压率非常高,以至于让人回球都非常的被动,从而失分。李雪芮虽然也是进攻性选手,但在球速上还是较慢的,在后场的较量中还是马琳较有优势。

2.3 李雪芮与马琳全场各阶段技战术运用特征对比

2.3.1 李雪芮技战术运用特点 通过李雪芮各项技术在全场中的运用百分比更能看出,李雪芮在比赛中所利用的战术。在发球中,李雪芮在这5场比赛中没有使用反手发过球,根据对手的竞技水平选择发球方式。面对水平低的选手,李雪芮在整场比赛中都选择发高远球,通过防守找到进攻的机会,打防守反击战术。面对竞技水平高的选手,李雪芮通常采用网前球与高远球相结合扰乱对手,通过前场技术的搓放、挑球压底线,拉动对手的跑动距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搓放球、挑球的比例分别是10.56%、14.12%,在所有技术运用中是较高的。再看到中场的技术我们发现,挡网又是利用率最多的,占7.70%,后场的技术中也是吊球的使用率最高,占11.20%。李雪芮是进攻型的选手,但是其杀球使用率并不高,原因在于李雪芮的前3场都是小组赛,对手的实力相差很大,李雪芮很轻松就赢得了比赛,利用四方球的战术,将4个点全部拉开,对手跟不上李雪芮的节奏,因此输掉了比赛。进入半决赛后,面对竞技水平稍高的对手,李雪芮加了发球的变化及击球速度,轻松赢得了比赛。

2.3.2 马琳技战术运用特点 通过观察录像发现,马琳基本上都是利用反手发球的技术交替换发网前小球和后场平快球,她的脚步移动速度非常快,每个球几乎都是抢的最高点击球,在比赛中完全抢占主动位置。在李雪芮奥运会最后一场比赛中对阵马琳,马琳在比赛中最喜欢使用的是下压球,不管是处在什么位置的球,她能够下压就下压,不能下压也要下压,杀球的使用率高达11.01%,前场的搓放球技术、后场的吊球、杀球的使用率都比正常比赛使用略多,中场技术的使用都不高。李雪芮在最后一场比赛中,0:1落后于马琳,在第2局比赛中15:16落后于马琳,此时,李雪芮因旧伤复发,在比赛中落地不当,导致十字韧带断裂,最终以0:2输给了马琳,止步于里约奥运会半决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在发球方式的选择上李雪芮使用的是正手高远球和网球小球,没有发过反手球。有时对高远球质量要求过高,而导致发球出界,从而失分。

3.1.2 李雪芮接发网前小球多采用推后场球和搓放网前球技术,接发后场球时以劈吊球和高远球击球技术为主;马琳接发网前小球以搓放网前球和勾球为主,接发后场以劈吊和杀球为主。

3.1.3 李雪芮的前场技术发挥稳定,搓放球、勾对角、推球、扑球等技术运用自如且变化较多,前场封网意识强,能积极抢到高的击球点进行战术的组织,但有时要求球过网的质量过高而导致失误,从而造成失分;马琳所有的网前技术都是为了更好的组织进攻,马琳的得分方式通常在于抢高点进行扑、勾球,移动速度非常快,得分率非常高,但由于经常在被动位置上进攻,而导致失分。

3.1.4 李雪芮在成为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之前是双打选手,因此在平抽挡技术中,李雪芮占优势,得分率非常高;马琳在中场技术的使用并不是非常多,平挡比平抽使用的多。

3.1.5 李雪芮后场杀球进攻快,但是球速不是很快,面对马琳时显得攻击力不是很强,在处于被动时李雪芮通常采用平高球和高远球来调整回球;马琳的后场技术使用率高于前场、中场技术,在后场基本以刁钻角度的吊球和杀球回球,球速非常快。

3.1.6 李雪芮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及自己的技术风格,以拉吊突击及配合下压进攻,再通过网前控制比赛场上的节奏,但由于疲劳导致后场与前场的连接有些缓慢而造成回球质量不高,因而失分;马琳的战术以拉吊突击为主,没有过多明显的结合,除了进攻还是进攻,在拉动对方的跑动距离后抢点主动进攻,与以往相比较技术的稳定性提高了,在移动的速度上增强了,体能非常好,在比赛中占据了主动位置。

3.2 建 议

3.2.1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在保证发球的成功率之前,应在发球的手法上多做一些变化,球的落点与发球的方式长短相结合,增强发球的隐蔽性。

3.2.2 接发球是主动进攻的起点,第一个技术的运用可以决定下一个技术的运用,并且可以影响整个战术的运用,因此接发球因先发制人,应找到主动机会,将对方置于被动位置,以便于更好的得分。

3.2.3 前场的搓放小球技术是羽毛球技术的控制之美,灵活的运用前场技术,在一定基础上影响着比赛的结果,网前的控制可以占据场上的主动权,但是现在女单比赛中各选手的封网意识逐渐加强,应加强网前球的处理能力,从而得分。

3.2.4 中场技术中的平抽是双方在抢攻时所出现的场面,此时的防守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手的杀球吊球,都是需要中场技术的防守来实现的,做好防守,才能有更好的机会进攻。

3.2.5 在女单比赛中,后场的技术显得格外重要,后场球的杀球和劈吊球技术最具有杀伤力,是主要的得分手段,在这2项技术上给对手造成压力,还能鼓舞球员的士气,更好地调整其在场上的心理变化。

3.2.6 现在由于世界都在发展,女子单打的打法都倾向于男性化,不只是停留在单纯的“拉吊突击”战术上,应通过各个战术的结合,灵活运用,其主要的特点就是“速度快,技术使用全面”,将运动员自身的技术风格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对脚步移动的速度要求特别高,加强各个基础技术的稳定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猜你喜欢
前场高远球马琳
“学、练、赛、评”视角下的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策略
围绕学会、勤练、常赛的初中羽毛球高远球教学策略
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方法
前场荞酒的沉史(外一篇)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马琳:在再婚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
“功和机械能”综合测试题
幸福再出发,马琳走出婚姻低谷喜做爸爸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