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也有故乡

2018-08-29 17:04厉彦林
博览群书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散文故乡

201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散文选《地气》,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此前,北京的某专业出版社已经开始编选我的散文,我已经挺满足了。当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任超读过我的散文集《春天住在我的村庄》后告诉我:“你如果在我们社出散文集,我们也欢迎。”这话让我喜出望外,于是我立即编选书稿,收入此书的70篇散文(原选71篇,删除了重复的一篇),最后一篇散文《天光照耀》定稿于2017年10月7日。由于出版社重视、效率高,恰巧2017年12月31日我收到了崭新、庄重、大气的样书。据出版社讲,此书上市三个月,销售数量已经过万,这也没想到。这说明:接地气、有底气、聚元气、扬正气的作品,有人气、有天地。

我出生在沂蒙山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我的中学时代,正是青年人崇尚“文学梦”“军人梦”的年代。1973年出了“白卷先生”,学校基本不正规上课,上大学靠推荐,因父母是普通农民,推荐上大学无望,我验上兵村里又“不舍得放”。我高中毕业那年直接被当时的大山人民公社教育委员会推荐为我们管理区首个高中班的首位高中语文老师,立刻在学生面前成了有文化的人。为了对得起这个神圣的职业,为了不为难同龄的学生们,也为了展示我的文字功力,于是坚持与学生同题、同步写作,体会写作的难点,选准作文点评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我边写、边体味、边总结,在心中默默坚定了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文学理想。我先后参加过《鸭绿江》《青年作家》和《诗刊》社的文学函授班,后来赶上好机缘和好领导,因在《农村大众》等报刊上公开发表过几个小“豆腐块”,被直接调入莒南县委宣传部担任新闻干事,跳了一次令人羡慕的“龙门”。

四十多年来,我一直怀揣感恩、平和的心态和当初纯洁的文学理想,怀着对文学的虔诚和对读者的尊重,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始终不离不弃、不声不响地坚持业余文学创作,这成为我另一种生存、生活方式。我前期学写散文诗、诗歌,后期转写散文,作品始终坚持以沂蒙大地、故乡亲人和火热的现实生活为创作母体,始终牢记和践行正确的价值导向、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悲悯的人文情怀。至今已出版过《灼热乡情》《享受春雨》《春天住在我的村庄》等八本作品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选《地气》。

我的故乡沂蒙大地是一片古老、纯洁、平凡、英雄、无私的土地, 当然也是一片期待文学开发特别是散文开发的宝地、圣地,我努力寻找和打造属于自己的心灵故乡,灵魂后花园。虽然社会开始浮躁、急功近利,我初心不改,依然根扎深沉厚重的沂蒙大地,努力追逐时代脚步,直面更趋多元和复杂的社会,坚守乡土与传统的道德立场和艺术创作道路,深情关注故乡的风雨变幻和沂蒙乡亲的喜怒哀乐,《地气》也因此散发出无污染的泥土味、庄稼味和汗水味,这是《地气》故乡的味道,和我的故乡的气息难舍难分。

《地气》遇到了如何看待官员写作这个问题。其实在我国历史上,少有职业作家。在有诗文传世的作家中,许多都是不同级别的官员。我国隋唐科举制度确立后,朝廷通过策论乃至诗赋选拔官员的“天下第一考”,让《地气》写作与仕进密不可分。文人当官、官员写作几乎是必然,更不引发争议。既然写作是内心情感的抒发,当然与职业没有必然联系。工人、农民可以写,医生、警察、建筑工人、外卖小哥可以写,公务员为什么不能写?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出版业的繁荣,包括公务员在内的全体公民都有写作、出版的自由。无论谁写作,最终都靠作品的质量,靠读者评价。问题是近些年有些官员滥竽充数、“打肿脸充胖子”,甚至把文学当成所谓“雅好”,丑态百出,败坏了文学的声誉和形象。这里的关键,是否自己动笔且公私分明、守住公权力。如果用社会公共资源刊发作品、出版书籍、开作品研讨会,或者强行摊派下属机构购买图书等,这就成变相腐败了。堕落的写作即便一时逃过了“法眼”,也受不起“文心”的拷问,最终经不住读者、良知和历史的淘洗。我努力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和价值导向,不追风、不赶潮、不保守;坚持质量第一,不求数量,作品自己不满意决不与读者见面;坚持默默写作,不图名、不图利,不声张,不宣传,守护内心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幸福与满足。

《地气》也遇到了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的矛盾。机关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完全是两股劲。《地气》也遇到了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的矛盾。怎么能走得通?应当说,这二都既是矛盾体又是统一体,无法回避。从政必须具备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脚踏实地,履职尽责,把事做好。而责任感往往会使你处在重重矛盾和压力之下,有时会心力交瘁、十分疲惫。坚持文学创作确实是很难的。再说机关公文大多是命题作文、硬性任务;文学创作纯是随性而为,是心灵的自由表达。这两种表达也确实差异很大,机关公文强调逻辑思维,语言要准确条理,动员性强;而文学注重形象思维,语言要优美个性,打动人心。我感觉繁重的机关工作,又让我直接和间接地了解了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政策走向,了解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了解党员干部和普通百姓的所思所盼,让我的作品能瞄准读者“靶心”, 为时代发声、温暖心灵、弘扬真善美,承担起文學作品应有的使命与责任。当然职业与文学爱好之间有矛盾,最大的矛盾是时间和精力。我的原则是首先必须把工作干好,这是立身之本,是天职,业余爱好是“副业”,只能放在“业余”上。利用休息时间读书、写作,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沉醉书香气、涵养文人气、激活浩然气,还利于用以平常心态干好行政工作。

世界是由人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可归结为“人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党的组织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的。我有幸在组织部门工作了三十多个年头,接受了党的优良传统和组工文化的长期薰陶浸润,散文作品中自然闪透着职业道德和人文情怀,传承着党的组工干部基因血脉,探寻着《出类拔萃的秘密》,努力给人昂扬向上的信心与力量。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坚持业余创作是自讨苦吃、是自甘寂寞与孤独。别的同事,休息了、散步了,你不行;朋友请你聚会散步,你不行;家人看电视、聊天,你不行。我挤时间读书写作,在笔下、电脑上跳动着对故乡的情思、对先贤忠魂的景仰、对亲人的惦念、对文学的忠诚热爱和不愧天地良心的文学初衷。写作时间除了星期天节假日,坚持最持久的就是每天早上早起半小时,用于读书和“挤牙膏”式的写作。最感谢家人的理解,特别是我妻子的理解支持与鼓励,给了我很多的时间和空间,给了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动力。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歌德说过:“把手伸入人类生活的深处吧!人人都在生活,只要你能抓住它,它就会饶有趣味。”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事。”我感觉要写出好的散文作品,必须坚持真情写作、本色写作、低调写作,用一颗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心去写作,善于抓、善于挖生活深处的鲜土,不断挖掘生活这座富矿。随着年华的流逝,文学必定会留下缕缕书香。

要想经受住考验,必须用一颗平常心,虔诚地从事业余创作。好农民种地有耐心,他欣赏庄稼的成长过程,决不会干揠苗助长的蠢事。植物的生长期越长,光照时间越足,品质也就越好。写散文如同种庄稼,好的构思如同种子在心中、在笔下慢慢吐根、冒芽、开花,汗水散发着甜味,收获的是幸福感和满足感。我的每篇散文都是日积月累,用一点点零碎时间创作的,所以时间大都很长,一般几年,最短也几个月,《故乡》《土地》《人民》《村庄》《炊烟》等几篇散文,创作时间都在五六年以上。譬如散文《人民》就历时八年、十余稿,此文公开发表后,先后被《红旗文摘》《散文(海外版)》《新华月报》等报刊转载。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院长贺茂之少将评论说:“《人民》一文广征博引、谈古论今,从战争到和平,从平民到领袖,从哲学、美学到马列经典,纵横捭阖、洋洋洒洒、力透纸背,揭示出了人民的价值,凸显了‘精神高地,不能不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伟大。”

文学归根结底来源于生活,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反映生活。既然文学是生活的反映,那么文学如何反映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更加深入地涉猎政治生活?散文作品既要讴歌社会生活、乡村生活,也应更多关注色彩斑斓的都市生活?作者自身也有如何提升道德境界和人文素质的问题。

随着政治更加清明,社会环境更加宽松,全社会更加重视人文修养和国民素质培育,必定会有更多机关公职人员喜欢和参与文学创作。文学历久弥新,即使时过境迁,美妙的文字依然会熠熠生光,照亮和抚慰心灵。文学创作拓展了我的思想空间和知识领地,提高了我的人生胸怀与境界,我将始终坚持定力与恒心、耐心,秉持对文学的赤子之心,坚守纯洁的文学初心,继续奔走在朝圣文学的路上,追逐照耀心灵的文学理想!

(作者简介:厉彦林,1958年生,山东莒南人,现任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常委,曾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1982年发表处女作,至今已出版作品集八部,其中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选《地气》。散文作品两次获冰心散文奖,有二十多篇被作为中考、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自1988年被選入专科语文教材,至今有百余篇(次)入选各类教材、教辅。部分诗歌、散文作品被翻译到国外。)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散文故乡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故乡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