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018-08-29 10:59张建红张浩然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5期
关键词:安全生产心理学事故

张建红 张浩然

摘 要: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与各自的心理活动息息相关,而安全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从研究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与违章行为,分析出各种行为背后的心理现象,在安全生产管理及教育中利用心理学手段来纠正不安全心理和行为,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心理学;安全生产;事故

中图分类号:X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5-0207-02

1 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分析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时,我们有必要掌握不安全行为的种类,从而进一步分析心理活动的过程,找出发生事故的次要原因。

1.1 不安全行为的概念

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称为不安全行为。

1.2 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存放不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易燃易爆场合明火;(8)攀、坐不安全装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9)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10)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1)由分散注意的行为;(12)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3)不安全装束13-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的服装;(14)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2 心理因素与不安全行为的对应分析

(1)激情、冲动、喜冒险。这种人好奇心强,只要有人在语言上、情感上挑逗,就易产生冲动,置规章制度于不顾,在自己不懂、、不会、不熟练的情况下,冒险开动他人的设备,或做出其它冒险的事。(2)训练、教育不够、无上进心。这类人在性格上较懒惰,不愿学习。他们和其他工人一齐进厂、培训,但学习上不求进取,动作不熟练,头脑与手脚配合不灵,遇事易慌张,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会导致发生、发展、造成严重后果。(3)智能低、无耐心、缺乏自卫心、无安全感。这种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慢,动作迟缓,大多数粘液质类型。他们在工作中接受新事物慢,墨守成规,极易习惯性违章作业。(4)涉及家庭原因,心境不好。人是生活在社會生活中的,因而,一些人受到家庭、朋友之间交往方面的影响和打击,不轻易向他人吐露情感,闷在心里,造成心境不佳,而在工作中顾虑这些琐事,造成忽视安全,忽视警告信号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5)恐惧、顽固、报复或身心有缺陷。造成这种心理状态或情感上的畸形,不仅与人的性格有关,也与社会因素有关。有的人长期生活在家庭生活不正常的气氛中,或政治上、社会关系上受到歧视,会产生心理崎变,在工作中以假设敌为对象发泄自己的愤慨,这种人可能会有意无意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6)工作单调,或单调的业余生活。但现在的大生产往往分工较细,简单的工作、单调的作业环境会使这类人感到苦闷,他们要求有新的、未知的东西刺激神经,激发新的热情,否则,就会做出与工作程序不相干的不安全行为来。

综上所述,各类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心理因素总是有着相对应的关系,作为一个生产管理者,则应该不断分析本班组职工的心理状态、性格和个人心里特征,以便在工作中巧妙地进行疏导和利用,在保证安全地前提下,安排好生产。

3 环境与心理因素

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事故与心理的关系、心理过程及个人心里特征等知识,初步揭示了心理因素在事故原因中的作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人是在一定的作业环境中工作、劳动的,作业环境中安装着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机器、装置,同时还要供给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能量。并且,操作人员又是处于高温、高湿、高噪音和有害气体的环境里工作,还有的环境里空间、颜色、光照度等条件不良,对工人的作业时的心理状态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们分类谈这些方面的问题。

3.1 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般说来,作业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因气候炎热,事故起数增加;进入冬季后,事故频率也大量上升。分析其原因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湿度也增加,并逐渐接近饱和状态,使汗液从皮肤表面蒸发的比例减少,这就对人体造成不舒适的感觉,在心理上引起烦躁、焦虑的心情;当温度更高时,还会引起视觉障碍,易激动,自持力降低,这就容易使工人在心理上产生错误,致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温度的升高,给人的生理机能带来影响,结果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从而使思维分析和判断错误随之增多,出现一些不安全行为。冬季的严寒,因空气温度下降,湿度降低,空气干燥,也会使人的皮肤出现干燥、粗糙、发生搔痒、甚至冻伤,给人的生理机能造成紊乱,引起心理上的畏缩,萎靡不振,给操作上造成动作不准确或懒于动作,出现事故的几率也就增加。

3.2 环境照明与色调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1)作业环境中,照明好、光线充足,可以使工人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反之,工人则会感到心情压抑、沉重;因而必须认真对待照明问题。

过亮而且令人眩目的照度,不仅不会提供安全的环境条件,反而会使工人感到眼睛看物件吃力、心烦意乱;照明灯具的设置、灯具遮光罩的角度,照明灯具的种类等因素,都会使环境照明与心理因素乃至事故发生密切的关系。正常的照明条件会使工人的眼睛感到明亮,心情舒畅;国内外的标准都把一般工厂的照明定在200勒克斯;一般办公室的照明定在500勒克斯,以保证有重充足的亮度。

(2)色调与心理状态。在工厂、办公室进行色彩调节的目的有两条:一是减轻眼睛和全身的疲劳;二是减低事故的发生率。为什么呢?在工厂、办公室里,除了白色地墙壁就是又黑又脏的浅灰色的墙、机器、物件等,这就只能引起眼疲劳,导致生理机能紊乱、失调,进而造成心理情绪不良,出现误动作,发生事故。

因而,在为生产班组、岗位选择颜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不要使用过红或过黄这种色度高的颜色。2)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纯白色,但天花板應使用白色。3)区别使用冷色和暖色。

上面,我们谈了色调对人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实际上人在很大程度上他的动作是与心理活动过程有着直接关系的,因此,不能小看了颜色和色调在人的心理与行为关系中的影响因素。

(3)噪声与心理状态。在影响人的心理状态的诸因素中,噪音的作用恐怕是最大的了,他不仅造成工人的听力损伤,还能妨碍人的思维活动,引起人的心里变化,从而造成焦躁、心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痛、头重、耳鸣、睡眠不足、疲倦等症状。

生理上的影响,造成心理上的不正常。1)注意力不集中;2)妨碍动作的敏捷性;3)工作热情减退;4)产生疲劳等,进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人对各种噪声的适应是不同的,噪声级越高,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就越大,加上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误动作或误操作。所以作为一个生产管理者,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减轻噪声,给工人以宁静的环境。

4 安全心理与行为的协调

前面我们已对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关系、对环境与心理因素的关系作了分析。人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人有七情六欲,从全局看,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家庭地位对其安全心理与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局部来看,他所处的工作环境中温度、湿度、照明、噪声、色调等小因素,又直接干扰了他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程度,因此,作为生产管理者就要注意创造好的环境条件,使工人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产生注意力集中、情绪正常、热情饱满的心理状态,以保证工人遵章作业,提高效率,安全生产。

4.1 熟悉、掌握班组工人的思想和心理状态

要想引导工人有正确的心理活动,就必须对其家庭、本人文化或受教育情况、个人性格特征、兴趣和爱好、社会接触面等情况有所了解。现实中有的班组长对本班组的工人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能说出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工作或学习情况,这就有利于及时掌握其心理状况,便于安排工作。

适当安排各类人员的工作或生产任务。有的班组长在安排生产任务时,把不需要细致作业或责任性不强的工作交给性格粗鲁、急躁的人去干,把需精雕细琢的工作交给内向性格的人去做,都产生了较好效果。把一粗一细两种性格的人搭配在一起结合成联保对子,可以避免粗枝大叶的人发生事故;总之,适当的劳动组合产生在对工人的心理或思想状况的了解的基础之后。

4.2 善于找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

找出生产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一是需要分析工人操作中的不安全行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再联系他们的各方面的社会因素,如果没有社会生活中的诸因素影响,则再分析工人的工作环境中,有什么因素干扰了他的生理或心理状况,如环境中的温度是否过高或过低、操作面的照明够不够、色调是否令人厌恶、噪声对其有无影响等,因为造成工人注意不集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也可能是一种或几种因素促成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4.3 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前面我们着重谈了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色调和噪声等方面,那么作为生产管理者则应在这些方面创造条件。良好工作条件的创造是企业安全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态度问题。工人每天在岗位上的时间最长,如果我们在明亮、色调柔和、温湿度适宜、噪声低的环境中工作,不仅会令人心情舒畅,干劲倍增,还会使他们热爱自己的岗位和工作,乐意遵章守纪,减少不安全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

4.4 加强安全教育及激励机制

重视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结合心理学条件反射原理,在反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让操作工人模拟和巩固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从而达到安全生产。

5 结语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常常在分析事故时说某责任者“注意力不集中”、“脑袋发热”、“瞎胡闹”等等,其实这正是分析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任何事故都是由人、机、环境三个方面的原因组成的,其中人的因素中即包括了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有些人极易在受到强刺激时,产生激情,任性而做出冒险盲干的不安全动作来,此时,他的头脑中已经不存在什么“安全第一”、“规章制度”等,造成事故后,就会后悔,甚至失声痛哭。因此,许多事故不仅要分析物质方面的原因,还要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才能找出预防人为原因重复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江石,傅贵,刘超捷,扈天保.安全认识与行为关系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15-18.

[2]孙富贵.浅谈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云南电业,2014,(04):47-48.

猜你喜欢
安全生产心理学事故
学中文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小恍惚 大事故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