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字之源 探究结构

2018-08-30 05:44谢新城
教师·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质疑探究

摘 要:由老师质疑“死字的结构”引发了学生的求证,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字源上探究“死”的结构,激发学生探究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文化的浓厚兴趣。鼓励学生追根溯源,探求真知远比单纯地教会学生“死”字的结构意义更深远。

关键词:质疑;求证;探究;追根溯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06

课题来源:本文为湖南省规划课题《汉字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新城(1972-),女,湖南省娄底市第三完全小学教师,娄底市谢凌云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一直在教学一线。

我在教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沙滩上的童话》一课的生字,分析“死”的字形结构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半包围”。我不禁心生疑惑:难道一个小小的二年级学生能一眼看出“死”是半包围结构?这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是昨天的预习如此充分,还是参考书的作用?连我的第一感觉也是将“死”归为上下结构,然后才会想到“残”的部首“歹”,将它归为半包围结构的。

但为了完成本节课的生字教学任务,我暂且按耐住心中的疑惑,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我才抛出我的质疑:“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需要请同学们帮忙解答。”学生一听,个个瞪大了双眼,竖起小耳朵,满脸诧异:“‘死究竟是什么结构?它的部首是什么?”话音刚落,很多学生赶快拿出字典翻阅起来。

我走到办公室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有两名学生兴冲冲地拿着字典来向我汇报了:“谢老师,‘一部可以查到!”“谢老师,‘匕部也可以查到!”我追问:“如果查‘一和‘匕部,那‘死是什么结构?”他俩一听,下意识地挠了挠头,皱了皱眉,仿佛意识到了什么,支支吾吾地说:“好像是……上下结构。”“又好像是……左右结构。”

“那上课时大家都说是半包围结构,这是为什么?”

“看参考书的。”

“预习得不错,会借助工具书学习了。但老师为什么没有判定它是错误的呢?”

学生又满脸疑惑,陷入思考之中。我抓住这一契机,顺势提醒:“如果‘死是半包围结构,还可能是什么部首?大胆地猜测,查字典验证。”(平时我要求学生带字典,多质疑,多求证。)

俩学生由“一”部想到“死”是不是独体字,还可查“死”,由“匕”部想到能不能查“夕”,结果,两种猜测都被排除。学生的情绪低落了下来,更困惑了。我又旁敲侧击:“‘死是半包围结构,是不是可以查‘歹?”一男孩猛地一拍大脑:“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我背过‘一道残阳铺水中中的‘残字,它与‘钱‘浅的右边一样,是不是就查‘歹部呢?”

我微笑地看着他,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眼神中充满期待。他立马翻开字典查证起来。当他查到“歹”可以查到“死”时,喜不自胜,尤其是我在班上表扬他们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钻劲时,更是欣喜若狂。

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老师的质疑引发了学生的求证,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也陷入了进一步的思考,为什么“死”会有两种结构呢?我要从字源上一探究竟。

文言版《説文解字》:死,澌也,人所離也。从歺,从人。凡死之屬皆从死。

白话版《说文解字》:死,生氣耗尽,表示人的灵魂与躯体相分离。字形采用“歺、人”会义。所有与死相关的字,都采用“死”作边旁。

可是,怎样深入浅出地将它教给学生呢?我利用甲骨文象形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的年龄特征,将“死”的演变娓娓道来。甲骨文 像一个人跪在死去的亲人旁边跪拜哀悼,查“歹”部,做半包围结构解释。 篆文

左边像是一具尸首,右边的亲人垂手拱背哀悼死者,查“匕”部,做左右结构解释。 隶书 上的“一”像长木板,“夕”是有横板的支架,长木板上放置人的尸体。“匕”就是一个人跪在停尸支架边上,对遗体痛哭哀悼。查“一”部,做上下结构解释。并且因势利导教育学生,看到人们对死去亲人的哀悼,要更懂得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解释,明白了“死”的结构,了解了它的多个部首。通过这件事,更激发了他们探究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文化的浓厚兴趣。我想,鼓励学生追根溯源,探求真知远比单纯地教会学生“死”字的结构意义更深远。

参考文献:

[1]许慎(汉).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猜你喜欢
质疑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推”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