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苦后甜的事业
——罗平县芭蕉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工会工作小记

2018-08-31 09:52流云
时代风采 2018年8期
关键词:罗平县蜂蜜蜜蜂

流云

李景(左)向罗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山中会介绍蜜蜂文化园发展情况

让更多的人享受甜蜜

罗平芭蕉箐,虽然拥有大片的芭蕉林和原始森林,但一直以来都没什么名气。然而,这两年这里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每逢周末带着家人来这里度假的人络绎不绝,经过罗平县芭蕉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数年的开发,如今这里已享有“以中国蜜蜂文化第一村”的美誉,甚至很多远在昆明等地的人都慕名而来。

这里的蜜蜂博物馆有着最详实的蜜蜂知识,不管是蜜蜂的种类、分布以及驯养历史,还是蜂蜜的品质、产地都能在里面找到详细的介绍,很多当地的中小学校都把这里当做科普基地,时不时组织学生到这里参观学习。

在这里不仅可以去蜜蜂吧品尝到最正宗的蜂蜜和用蜂蜜加工成的各种美食饮料,还能亲自穿上防护服去割蜜,体验蜂蜜从蜂房到蜜罐的每一个加工过程。此外,如果你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强,那就让他亲自动手给蜜蜂DIY一个别致的蜂箱吧。

最有意思的是这里的蜜蜂可以以家庭或者单位的名义来认养,支付一定金额以后就可以将一窝蜂“占为己有”,平时由基地的人员负责管理,等到割蜜的时候基地会通知顾客前来亲自体验,并且产出的蜂蜜顾客既可以自己带走,也可以把多余的蜂蜜储存在基地恒温的蜜窖中,需要的时候再来取。

“顾客认养的蜜蜂我们都是全透明管理的,割蜜的时候如果顾客不能前来,我们会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将全过程展现给他们,并且保证每窝蜂一年产出的蜂蜜不低于12公斤。同时,针对不同的顾客需求,我们还推出了季度、半年、全年等不同类型的认养套餐。”该公司工会主席李景说。

长期与蜜蜂打交道,该公司的创始人翁建雄也深深被蜜蜂不辞辛劳的敬业精神和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所折服,因此他把自己的团队名和品牌名都取名为“一窝蜂”,寓意全体团队成员都像蜜蜂一样一拥而上地干事创业,如今加入这一团队的职工人数已经超过30人。

“下一步,我们将依赖基地周边一流的生态环境资源,进一步开发树屋度假酒店、亚热带雨林拓展营地等全域旅游项目,带动公司的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让更多的人体验到这一份甜蜜的事业。”翁建雄说。

脱贫要靠“一窝蜂”

为了帮助基地周边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一窝蜂团队发起了一窝蜂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并打出了“认养一窝蜂,甜蜜两家人”的宣传标语,打造出“企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贫困户+互联网”创新扶贫模式,让扶贫行动真正惠及困难群众。

“提出这个标语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一方面你认养一窝蜂后自己和家人可以品尝到最原生态的蜂蜜,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该公司工会主席李景说。

具体来说,该项目的运行模式就是由政府出资为每户建档立卡户购买至少5箱蜜蜂,由一窝蜂团队来负责托管和运营,每箱蜂每年可以给建档立卡户分红400元左右,一年下来每户至少可以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基地所有的用工也都优先从周边建档立卡户中招用,只要愿意劳动的每天都能得到一笔工钱。

目前,一窝蜂团队已经为全县12个基地周边的84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发放蜜蜂4200余箱,每个蜂箱上都有一个标牌,上面写有编号和所有人的名字,共带动30余位外出打工者返乡发展,为建档立卡户分红金额累计超过42万余元。

今年33岁的尹存红家住罗平县旧屋基乡,虽然房屋背后就是一片绵延的群山和一望无垠的原始森林,但由于缺乏可供耕种的土地,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窘困,并被当地政府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了给八十岁的老母亲和正在读小学的两个儿女提供更好的生活,只得选择外出打工挣钱,把老母亲和儿女留在家里破旧的老房子里生活。

长期在外打工不仅辛苦而且收入也不稳定,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必然会导致孩子的成长教育出现问题,再加上母亲年事已高,尹存红一直都想回乡发展,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项目而迟迟没有落实。

当了解到“一窝蜂”的扶贫产业后,尹存红马上就报名参加进来,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培训之后,尹存红免费领到了前期的几十箱中华蜂。

“说实话新式的养蜂技术比传统的养蜂技术要辛苦很多,但是相应的蜂蜜产量也高了不少,每窝蜂每年的产蜜量达12公斤以上。”尹存红高兴地说。

目前,尹存红已经养了160余窝蜂,年收入也在逐年提高,他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份甜蜜的事业,在他看来一窝蜂就如同一个温暖甜蜜的大家庭一样,辛勤劳作同甘共苦。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尹存红在破旧的老房子旁边盖起来宽敞明亮的新房,一家人喜气洋洋地搬入了新房。日子过得好了,母亲和儿女脸上的笑容也就多了。

甜在人前苦在身后

“一窝蜂给别人的是甜蜜,但这份甜蜜的事业背后的苦却只有团队自己知道。”谈及基地的建设过程,翁建雄颇有感触地说。

一窝蜂团队是一支比较年轻的团队,在基地建设之初大家都没有多少资金用来投资,只得到处去融资,几乎所有值钱的资产都被抵押了,但从融资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项投资时间长、资金回报慢的项目,还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时候也显得非常谨慎。幸好在当地政府和罗平县总工会等组织的关心帮助下,资金问题才得以暂时解决。

为了尽快将基地建成,翁建雄带领着团队成员没日没夜地驻扎在工地上,车上随时背着水鞋,实在扛不住就去车上休息一会儿,下车后马上换上水鞋投入到工作中,长期的风吹日晒也让这个原本长相斯文清秀的老总变成了一个地道的“黑汉子”,为此他干脆把自己的微信名改为“黑炭头”。

李景在加入一窝蜂团队之前先后在省内外的多个地方打过工,有一定的积蓄之后还是打算回到家乡发展事业,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脱贫致富,在他看来家乡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资源,因此才最终决定加入到一窝蜂团队中来。

“从基地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再到蜜蜂展馆的各种素材收集,我这两年翻阅的各类资料比我上学的那些年都要多得多。”李景说。

为了提高蜂蜜的品质,一窝蜂团队选用的蜂种是我国本土的中华蜂,和现在大面积养殖的意大利蜂比起来,中华蜂的蜂蜜产量不到后者的五分之一,但中华蜂所产的蜂蜜品质更高,在外来物种大量入侵的背景下,此举还可以保护本土物种中华蜂的长期发展。

此外,长期研究蜂蜜的李景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从行业标准来看,以油菜花作为蜜源酿成的蜂蜜等级是比较低的,而且随着近年来各种农药的广泛使用,油菜花蜜必然也会有农药残留,因此一窝蜂团队才把养殖基地选择采蜜半径远离油菜花的原始森林中,这样才能保障了蜜源全部都是原始森林中的各种野花。

此外,为了打造优质蜜源基地,一窝蜂团队还从上海、广州等地引进优质柑橘、枇杷种苗,目前共种植了300余亩,该基地一方面开花时节可以为蜜蜂提供充足的蜜源,另一方面果实成熟后又可以供前来体验的客人采摘。

如今,一窝蜂的甜蜜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必将能品尝到了这一份甜蜜。

猜你喜欢
罗平县蜂蜜蜜蜂
养蜂技术与蜂产品知识培训会在罗平召开
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
蜂蜜,你真的了解吗
“蜂蜜”CP
蜂蜜哪里去了
蜜蜂
蜜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