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拐点”,建构共生型语文课堂

2018-09-01 08:53陈东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拐点母爱

陈东

初中语文教学要更加高效,教师则必须把握好师生认知的共同原点,并在动态课堂中寻找更适合师生共生的拐点,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这种教学的拐点体现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突破与发展,也是学生发散性思维产生聚拢的关键点。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把握住这些关键点,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共生型的语文课堂。

一、发散思维时,适时聚拢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找对学生思维的发散点,不仅要促使学生产生发散思维,更要促使学生在适当时将思维聚拢起来。如果能适当地聚拢思维,就能让学生注意到那些被自己忽略的内容。

《秋天的怀念》一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现的厚重的母爱,理解作者为何对母亲感到懊悔。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尝试找出文章中展现母爱的句子,分析文章如何展现母爱的伟大。学生展开了发散思维,从文章中的不少地方找到了母愛的体现。如,有学生认为母亲偷偷地听“我”的动静,是因为怕“我”出事,这里体现了母爱,还有学生提出母亲提议一起去看菊花,是为了让“我”散心,这里也体现了母爱。还有学生从母亲忍住哭声说话,隐瞒病情,不敢说“跑、踩”等地方看出了母爱。

此后,教师又安排学生找出了文章中体现“我”后悔的地方,学生同样也找到了很多。但是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没有将其整合在一起思考,教师继而用问题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拐点”,尝试聚焦。教师提出文章中“看菊花”的片段不仅能体现母爱,也能体现“我”的懊悔,让学生重点分析这个部分。这样便有效地找到了学生思维的聚合点,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由于某些学生的思维不够深入,因此其思维印象是模糊的,这导致了部分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和探究不如其他学生深入,产生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要引导这些学生将思维聚焦,这样才能看清楚问题,找对分析问题的角度。

二、线性思维时,折角反射

不少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其思维都呈现出线性状态,这样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将问题考虑清楚,但是由于外延不够严谨,所以也容易导致学生误入歧途,没有找对思考问题的正确方向。在这时便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出现转角,在思维反射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恍然大悟之感,能将整个问题考虑得更加深刻。

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安排学生尝试探究文章,并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由于学生曾经在课内外读过不少鲁迅的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都展现了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因此学生下意识地就将阅读的焦点放在这上面。由于线性思维的关系,不少学生找到了三味书屋的部分,想当然地认为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为了批判三味书屋对孩子们的摧残。这样的想法显得较为简单,于是教师便抓住学生思维的拐点,让学生尝试找对分析的方向。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批判封建制度,那么为何在一开始要强调百草园的乐呢?还有,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真的一点乐趣都没有感受到吗?”这个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转折,学生开始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很快便想到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孩童的天性,纵使是三味书屋这样严肃的地方也一样会有快乐的事情发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发生了调整。

当学生的看法出现矛盾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思考,找到对立观点之间的分歧点,然后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方式重新思考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更辩证的想法,容易找对思考的正确方向。

三、无序思维时,智慧引领

不少学生在拿到问题时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思考,这样便使得思维陷入了僵局,出现无序状态。于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杂乱无章的线索中找到可以突破的方向,利用这个拐点进行探究。这样便能让学生打开思路,课堂讨论的气氛也会变得活跃起来。

《老王》一文展现了老王厚道善良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一家对其的关怀,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老王、“我”等人物形象,思考文章的内涵。然而,这篇文章中体现的对人道主义思想的思考较为深邃,让学生感到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进行分析,因此思维陷入无序状态。教师给了学生一些探究的线索,首先让学生抓住老王不幸的遭遇,然后让学生分析老王和其他同行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再尝试分析为何“我”会对老王的死感到羞愧。此外,教师还让学生尝试了解一下文章的创作背景,思考在动乱时代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思想状态,这也促使学生找到了探究文章内容的一个方向。在教师的智慧引领之下,学生的无序思维瞬间变得有序化,对于文章的分析也变得更加具有条理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有不少思维的拐点可以把握,例如当学生的思维彼此出现碰撞时,又如学生的看法存在共性但是缺乏个性时,教师都可以把握住其中的拐点,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在自己的认知经验基础上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对文章获得更有见地的阅读感受。

作者单位:安徽省广德县滨河学校(242200)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拐点母爱
三味书屋
秦国的“拐点”
新拐点,新机遇
母爱大于天
恢复高考:时代的拐点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廉洁拐点》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