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

2018-09-03 10:47徐良斌
中外医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基底节老年患者

徐良斌

[摘要] 目的 总结并对比MRI、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为老年脑梗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分别采取MRI、CT检查。对比MRI、CT在梗死病灶个数、小病灶检出率、基底节等方面的价值。结果 梗死病灶个数检查方面,MRI、CT检查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脑梗死患者占98.75%(79/80),CT检查脑梗死患者占83.75%(67/80)。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20,P=0.0007)。结论 多发性脑梗死MRI检出率较高,在小病灶、基底节检出率方面优势明显。

[关键词] 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基底节;MRI;CT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4(c)-0186-0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of MRI and CT in Diagnosi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Cerebral Infarction

XU Liang-bin

Department of Imaging, Putian Hanjiang Hospital, Putian, Fujian Province, 3511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compare the value of MRI and CT in diagnosi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senile cerebral infraction. Methods 80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cerebral infract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for MRI and CT examination, and the values of MRI and CT of cerebral infraction lesion number, test rate of small lesion and basal nuclei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fraction lesion number between the MRI and 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obvious,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98.75% (79/80) vs 83.75% (67/8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11.272 0, P=0.000 7). Conclusion The MRI test rate of multiple cerebral infraction is higher, and the test rates of small lesion and basal nuclei are advantageous.

[Key words] Multiple cerebral infraction; Senile patients; Basal nuclei; MRI; CT

多发性脑梗死——颅内有多个缺血性软化梗死病灶,该疾病集中多发于老年阶段,男性居多,高血压病史是该病主要诱因[1]。针对多发性脑梗死尽早诊断,明确患者更是部位具體情况和对症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2]。当前,临床影像学检查中MRI以及CT均较为常用,在诊断多发性脑梗死方面价值有一定差异。基于此,该文就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确诊治疗的80例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MRI、CT诊断价值对比,为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方便选取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80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障碍以及偏瘫、失语等症状表现。80例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在60~72岁之间,年龄均值(65.20±2.30)岁;梗死诱发因素:高血压患者56例,动脉硬化患者20例,颅脑外伤患者4例。所选病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检查方法

CT检查:选择16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基线为0ML,矩阵、厚度分别设置为512×512、10 mm,颅底薄层扫描设置5 mm。MRI检查—选择飞利浦公司的核磁共振成像仪。扫描序列设定情况,T1WI—TR1785 ms/TE21 ms、T2WI-TR4000 ms/118 ms、FLAIR—8602 ms/145 MS、DWI-4100 ms/81 ms,另外视野、层厚、间隔1.5 mm矩阵分别为240 mm×240 mm、5 mm、320×256。扫描后MRI、CT图像上传PACS系统,选择科室工作经验丰富诊断医师完成阅片。

1.3 观察指标

对比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MRI、CT检查后具体的梗死病灶个数、基底节情况以及小病灶检出率。

1.4 统计方法

8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具体诊断指标结果经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梗死检出率对比

MRI检查结果显示,80例检查患者中有脑梗死患者79例,占98.75%(79/80)。CT检查结果显示,80例检查患者中有腦梗死患者67例,占83.75%(67/80)。经统计学计算,MRI检查以及CT检查检出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2 0,P=0.000 7)。

2.2 病灶数检出率以及小病灶、基底节分布情况对比

CT检出的178个梗死病灶中,98个(55.05%)梗死灶位置在基底节处,其余梗死灶位置分布于额叶(32个)、枕叶(18个)、小脑(10个)、脑干(20个),小病灶梗死80个(44.95%)。MRI检出的298个梗死病灶中,198个(66.44%)梗死灶位置在基底节处,其余梗死灶位置分布于额叶(40个)、枕叶(18个)、小脑(15个)、脑干(27个),小病灶梗死100个(33.56%)。MRI检查以及CT检查后具体病灶数检出率以及小病灶、基底节对应检出率情况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4 4,P=0.013 1)。

3 讨论

多发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相对常见,是脑梗特殊类型,集中多发于基底节区位置。多发性脑梗死主要诱因是高血压、动脉梗化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病变范围以2~4 mm居多。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有明显的瘫痪、感觉、语言障碍表现,还会导致痴呆问题,在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有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另外,患者有继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等并发症问题。有资料指出,多发性脑梗死以50岁以上男性居多,病灶越多患者痴呆发生率越高,双侧梗塞痴呆几率更高[3]。针对多发性脑梗死,早期积极预防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生存率的关键。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一般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所以增加了疾病的误诊率,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针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病理诊断标准主要有几方面:痴呆伴随脑血管事件突然/缓慢发生,患者开始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等情绪上的改变表现;病情呈阶段式进展,且患者有伴失语偏瘫、感觉障碍等皮质、皮质下功能障碍表现,每次卒中后症状开始明显加重;CT、MRI检查可见多发性梗死病变。针对多发性脑梗死疾病,MRI和CT均为疾病诊断主要方法,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MRI诊断在梗死检出率、小病灶检出率、基底节检出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同时骨性结构伪影不会影响检查结果,软组织分辨率更高,无辐射性损伤,不会增加患者检查期间的心理负担,为疾病早期治疗提供有效指导。但是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因素影响,限制了MRI检查的实施情况。CT检查在梗死病灶检出率、分辨率方面均无MRI的显著优势[4]。另外,CT辐射剂量大,检查有创性情况明显,增加了患者的心理、生理恐惧感。但是,CT扫描时间快且检查费用低,所以大多数患者均可采取。所以,综合分析CT和MRI各有自身优势和限制性情况,为了保证诊断效果,需要综合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检查方式[5]。另外,有资料指出,长期高血糖会造成人体微小细管损害,导致弥漫、局限性基底膜增厚问题,出现血管腔阻塞,增加病变范围、病症个数[6]。所以,处在老年阶段的患者,需要强化日常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工作,遵循医嘱用药、饮食、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以及复发率[7]。

该次实验就该院确诊并治疗的8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取CT和MRI检查,并进行检查结果对比。实验结果显示:MRI检查有脑梗死患者79例,占98.75%。CT检查有脑梗死患者67例,占83.75%。MRI检出的298个梗死病灶中,198个梗死灶位置在基底节处,小病灶梗死(额叶、枕叶、小脑、脑干)100个。CT检出的178个梗死病灶中,98个梗死灶位置在基底节处,小病灶梗死(额叶、枕叶、小脑、脑干),80个。在梗死病灶个数检出率、小病灶检出率、基底节方面MRI检查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该次实验研究结果和路融等人[8]实验研究结果有明显一致性,218例患者CT检查总检出率为56.88%,MRI检查总检出率为95.87%,两组比较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患者MRI检查脑梗死病灶数量明显高于CT 检查(P<0.01);患者 MRI检查脑梗死微小病灶的能力明显强于CT检查(P<0.05)。由此证明,该次实验研究结果有科学性、有效性价值。

综上所述,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具有检出率高、诊断效果显著、无创伤、无射线辐射损伤等价值,但是费用较高限制了临床应用。临床检查需要综合患者疾病情况、经济情况为患者提出合理化建议,争取在降低经济花费的同时确保检查以及后续临床治疗效果。另外,诊断期间,需要做好患者护理干预工作,包括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饮食上侧重谷类,多吃桃、橙、香蕉等富含钾的食物,具有改善血压、预防中风的效果,多吃粗粮、坚果、海藻等富含镁的食物;多吃蔬菜、豆类制品,并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维持健康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 蔡望洲,张燕,陈亮,等.MRI与CT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463-1464.

[2] 张猛,戴月琴.MRI与CT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42-4843.

[3] 黄进瑜,毛珍芳,华锋凯,等.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柠檬冰棉签咽部刺激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困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686-687.

[4] 李君权,徐小东.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2):2034-2036.

[5] 严中浩,沈仁福,朱其龙,等.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用于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2):3474-3477.

[6] 韦志强.MRI与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100-102.

[7] 李海娜.多发性脑梗死患者MRI与CT检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2):54-55.

[8] 路融,刘瑛,廖顺明,等.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4):611-613.

(收稿日期:2018-01-25)

猜你喜欢
基底节老年患者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