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

2018-09-03 03:31周巍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沟通

周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价值观都在发生变化,特殊家庭出现了增长趋势,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如何教育好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为特殊家庭创造温暖的环境,在思想上和学习上给予他们特别的关心和爱护,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真正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需要用用宽容的态度、博大的胸怀接纳孩子和家长;用无私的爱去关心、帮助这些孩子和家庭;加强沟通,群策群力。

关键词:特殊家庭 宽容态度 沟通 教育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家庭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特殊家庭的数量出现了增长趋势,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和冲击已经显现出来。从我近年来所带班级的孩子中就能感觉到,单亲家庭的学生和留守儿童的人数越来越多。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如何搞好这些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为特殊家庭创造温暖的环境,在思想上和学习上给予他们特别的关心和爱护,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真正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我25年的教学生涯中,仿佛与特殊家庭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也经历了从心里的茫然不知所措、些许的为难情绪,到逐渐耐心地指导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世界和情感需求以及家庭状况,探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和理念,让残缺的家庭、缺失的爱趋于完美。

一、用宽容的态度、博大的胸怀接纳孩子和家长

作为班主任要宽容理解这些孩子,不求全责备,面对他们的错误,捕捉有利的时机因势利导,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特点注定导致他们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班主任要懂得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反复是正常的,要给他们一些改正错误的机会,以身作则,以宽容的态度影响他们。A同学,是我参加工作不久接手的孩子,父母是重组家庭,爸爸曾经是劳改犯,叔叔没结婚,没孩子,全家指望这一根独苗,过分溺爱孩子,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不会和同学相处,发生问题有暴力倾向。升入小学,第一周就咬伤了二十多个孩子,急眼了随便咬人,不管哪儿,张口就咬,肚皮、胳膊、手背等,得着哪儿就咬哪儿;随便打人,拿到什么就用什么打人,课上不听讲,扰乱别人,由于上班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和家长交流缺乏经验,家长不理解,经常被误解,为了让他认真听课,把他调到讲桌旁边好督促,家长找来说,凭什么没我家孩子的座位?跟别的孩子打架了,约家长来解决问题,家长不理解说:“我家孩子伤了别人老师就叫来,我家孩子被伤了怎么不管?”等等。经常不管什么时间,或许吃饭时间、或许半夜给老师打电话,和其他家长闹得也不亦乐乎,总觉得别人针对他家。面对这样的家庭和孩子,开始我接受不了家长的无理取闹和他在班里对其他孩子造成的伤害,看到这孩子在班里闹腾,就气不打一处来,所以有一段时间,教育效果很差,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指导下我慢慢改变观念,去理解家长着急的心情,宽容家长和孩子的错误,和家长真诚交流,用耐心慢慢引导孩子,在孩子反复犯错时,先接受,再改正他,这样孩子开始慢慢有好转了,家长也开始转变了态度,基本能听我有益的建议了,不总是埋怨老师和其他孩子及家长了,跟其他孩子相处也和谐了许多,学习成绩也开始提高了,四年级英语单词竞赛居然得了90多分,到五年级A同学各方面步入正轨,小学毕业时学习进步到中等。想想孩子一年级入学时的情景,真是感觉很有成就感。伴随着A同学的成长历程,作为班主任的我受到历练,成长很多,也进步了很多,无论从心态还是教育方法都有很大转变,在我班主任的生涯中可以说是飞跃。

二、用无私的爱去关心、帮助这些孩子和家庭

爱心应该是和教师职业与生俱来的,爱是做好教师职业的基础。B同学是我上届毕业的学生,现在就读高二,爷爷、奶奶都是老大学生,父母中学、大学也都是学霸,但孩子生下来心脏功能不全,做了心脏修复手术,上小学后胆子小,不与同学交往,理解能力很差,叫他的名字时也不答应,只用眼睛看你,表示听见,问他什么也不回答,这是一种家长智力和孩子智力反差巨大的家庭,既有家长充满希望的爱,也有现实的无奈。面对这样特殊家庭需要特殊关爱的孩子,作为班主任就努力给孩子营造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让他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心中时刻想着他,时刻为他服务,在学习上多给他一些帮助和鼓励,用真挚的感情关心爱护他,他就会亲近你,信任你,我经常想:能教孩子就是一种缘分,由于家庭的特殊,孩子已经很不幸了,班主任多给予他们关爱,弥补家庭的疏漏,在班里引导同学们要爱护B同学,不仅自己不欺负他,在外面还要保护他,一年级时B同学胆子小,每天站放学队时他会紧紧拉着我的手,脑袋靠在我身上,心里充满无限依赖,我会陪着他在家长等候处等,直到家长来接,这种情景一直持续到三年级。为了让孩子有自信,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经常我看作业让他做我的小助手,去给其他同学发红花,虽然学习成绩不太好,但孩子感觉在班里生活很幸福、快乐。经过耐心地教育引导,二年级下学期,B同学不仅在家里和父母沟通顺畅,而且在班里和同学老师交流也比较正常。五年级时,个子跟我差不多了。有一天他守着我,我判作业,看着身边的B同学,我想起陪伴孩子五年来的成长历程,感慨万分,我突发奇想说:来咱俩合个影吧,他很高兴地站在我身后,照片上的他脸上充满幸福的笑容,此时,我作为班主任和老师感觉没有什么比体验孩子生命成长更快乐。虽然特殊家庭的孩子生活里有一些缺憾,但作为班主任老师用真情无私的爱去关心、帮助这些孩子并看到他们健康成长,心里是多大的安慰呀!如果我们班主任老师都能做到“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关爱他们,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会有长足的进步。

三、加强沟通,群策群力

人常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现在当年的独生子女已成为父母。“4+2+1家庭模式”的问题已呈现出来,c同学父亲在外地上班,母亲工作也特别忙,经常出差,孩子平常主要依靠老人看管,老人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纪律,懒散,作业拖拉,教育效果较差,造成孩子依赖、固执、任性,这样的家庭为数不少。针对这样孩子的特殊家庭,我按照家校共育原则,学校与家庭配合开展工作的思路,我把这些孩子父母请到到学校来,和学校老师一起查找问题,商量对策。分析了孩子身上产生问题的原因,指出其父母在教育子女上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不能完全依靠老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过分地娇惯孩子,在物质上要有节制,不能有求必应、包办代替,要纠正孩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此基础上,我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

1.家校沟通,定期把孩子的父母请到学校来,和学校的老师一起研究分析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商量对策,家长无论工作多忙,也要和孩子、老师经常沟通、交流,老师也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

2.组织家长、学生和老师一起制定该学生符合实际情况的学习成长计划并有相应的落实、检查机制。

3.由管到扶,再到慢慢放手,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管理,该生养成了最基本的学习习惯,达到了学校最基本的行為要求。然后,我和班干部一起商量,发动班级同学一起帮助该生,让他慢慢地融入到班集体中。经过家长、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c同学及和他有相似情况的同学进步很快,虽然他的学习成绩还不是很理想,但已经达到了一个正常的学生应该达到的一般标准。

随着社会上夫妻离异现象的增多,夫妻双双外出打工,交通事故意外死亡率上升以及家庭成员身患绝症病故等现象的增加,孤儿、单亲等特殊家庭学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些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由于这些孩子过早地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温暖,过早地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性格、智力、情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发展受到压抑和扭曲,直接造成学生成绩下降,思想道德品质下滑,而且也导致了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因此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不可忽视。特殊家庭虽是少数,但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更加需要重视,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作为老师要尊重、爱护和赏识每一个学生,使学生都能在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但是,由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方面更加曲折、坎坷,他们在性格、智力、能力和体力上必然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善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善待每一个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教育引导这些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得到历练和提升。

(责任编辑:冰冰)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沟通
高职高专班主任与学生教育沟通问题探讨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