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致富才是最大的财富
——沾益德盛乡村旅游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国投身公益事业记事

2018-09-04 08:54刘家谦
时代风采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国资助群众

刘家谦

张新国向记者介绍旅游小镇规划前景

做善事也是帮助自己

1972年,张新国出生在沾益区德泽乡一个叫老官营村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由于家中兄弟姐妹众多,解决好孩子们的温饱问题成了他父母最紧迫的任务,至于能否接受好的教育则成了一件不太现实的愿望。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张新国选择了早早地辍学外出打工,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年纪小他只能在建筑工地上打打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跟着工地上的师傅们学到很多技术和经验,并最终成为一个各工种都能胜任的全能型技工。

“出门打工的那些年其实我一直都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早日把父母从老家的茅草房里接到自己新建的砖瓦房里住,然后买一张崭新的单车,再风风光光地娶一个漂亮媳妇。”回忆起打工时的点点滴滴,张新国颇有感触。

刚到昆明打工的时候,张新国记得自己每个月的工资仅有200元,但是凭着一股不怕苦不怕累的韧劲,他将挣得的钱一点点积攒下来,对他来说每多攒一块钱,就意味着自己离当年立下的目标又近了一点。

20岁那年,张新国带着多年打工积攒下来的1.8万元钱回家过年,看着家里含辛茹苦的父母和贫穷的家,张新国毅然决定将其中的1.6万元交给父母补贴家用,自己仅留了2000元。虽然自己的目标只能被暂时搁浅了,但他觉得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几年后,看到村里人为了饮水问题只能从很远的地方通过人挑马驮的方式运到家里,不仅费时而且经常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此受伤,张新国从仅有的6万元存款中拿出4万元帮助村里引来了自来水,他当初的目标也因此要再一次搁浅了,但是在实现个人梦想和帮助别人之间作抉择,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而这些善良的种子,其实也是从小受父母和身边人的影响才种下的。

张新国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一件小事,当时由于家庭十分贫困,过年的时候外婆家接济了他家一块肉,这块肉对于几个月没尝过肉味的张新国一家来说无疑是宝贝。年三十晚上,这块肉终于被炒得香喷喷地准备端上桌子,但此时母亲却从中分出了一小碗让张新国端给同村的一个孤寡老人吃。

当时心里虽然万般不舍,但无奈母亲一再坚持,张新国只得听从母亲的吩咐,并在心里默默嘀咕自己吃到的肉还没一个外人多。但是,当看到老人拿到肉后热泪盈眶的表情时,张新国对母亲所有埋怨和情绪都释怀了。同时,在心里深深记住了母亲那句话:“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后来,张新国也亲身体验到了被人帮助后的那份温暖和感动。当时他由于嘴里起了泡,吃东西成了最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家里的粗茶淡饭更是难以下咽,如果能喝点米粥那该多好啊,但就当时家里的情况肯定是不可能的。幸好隔壁的一个老人知道他的情况后,给他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那份温暖的记忆至今一直难以忘怀。

随后的日子里,张新国从一名打工仔到包工头再到自己创建建筑公司,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十年的时间,他成了当地外出打拼富起来的第一人。2000年,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家乡父老乡亲们脱贫致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新国也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你帮助别人越多,关键时刻愿意出手帮助你的人也就越多,助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自助。

“他比亲儿子还好”

回乡创业后,张新国接触到的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越来越多,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张新国都会慷慨解囊帮助他们,这些年“雪中送炭”式的帮扶救助事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每个月的15号,张新国除了要给公司的员工发工资,还有一件事从来都不会忘记,那就是给自己资助的几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打500至800元不等的生活费,并且长期资助直至他们大学毕业找到工作。

同时,他还制定了一个面向德泽乡全体中学生的助学办法,只要中考能够考取曲靖一中,每人奖励2000元,同时为了鼓励学校和老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有学生考取曲靖一中的学校也可获得10000元的奖励。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受张新国资助的学生达数十人,其中长期资助的达十余人,目前有一部分已经走上工作岗位。

为了减轻老官营村老人们的经济负担,张新国多年来坚持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缴纳新农合医保,缴费金额累计超过60万元。每年的中秋和春节,他还会给每位老人送去慰问品和保暖衣物。

为了帮助村里17户建档立卡户建新房,张新国在政府每户补助2万元的基础上又每户补助了7000元,同时免费为他们提供建房的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捐资共计21.9万元。一些受资助的群众感动地说:“张新国比我们的亲儿子还好。”

张新国的乐善好施可以说是出了名的,沾益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晴红也曾经亲眼目睹过。当时张新国被评为曲靖市劳动模范,在表彰会现场当听说和他一起接受表彰的一名乡村教师所在的学校条件十分艰苦后,他当即将3000元的劳模奖金给了这位老师。

让乡亲们真正“奔小康”

长时间的帮助困难群众也让张新国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临时救助和帮扶毕竟只是暂时的,并且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要想让他们彻底从困境中走出来,就必须改变他们的观念和认识,通过产业发展和技能培训等方式让他们靠自己脱贫致富。

德泽乡具有极其丰富的水资源,辖区内的牛栏江是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地,也是亚洲第一大人工瀑布昆明瀑布公园水源地。同时,境内还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可以说是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这些资源都被白白浪费了。

2011年,随着政府规划的高速公路正式开工,意味着今后从省会昆明到德泽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张新国意识到德泽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大有作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张新国当年就成立了沾益德盛乡村旅游产业有限公司,依托当地独一无二的气候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主打乡村旅游,累计投资3亿元分三期建设乡村特色旅游小镇,其中包括都市休闲农庄、自驾游房车露营基地、山泉水厂、漂流和特色种养殖产业。

同时,为了帮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张新国的项目采用“企业+农户+互联网”的模式来运作,当地农民可凭土地等资源入股,将来从项目收益中获得分红。同时,平时也可在基地里打工,额外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去年10月,昆明到德泽的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张新国的300亩都市休闲农庄和自驾游房车露营基地也基本完工,目前已经开始正式对外营业。到2020年三期工程建设完成后,项目预计能为当地群众提供将近300个稳定就业岗位,并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农业的发展。

为了帮助家乡群众发展产业,张新国多次带领当地群众外出参观学习,把其他地方先进的种养殖经验学会并到村里具体运用。先后在老官营村组织群众种植西瓜40亩、葡萄80亩、人参果60余亩,直接帮助群众增产增收。同时,他本人在当地投资200余万元种植了观赏牡丹30万株,打造“牡丹庄园”强化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到张新国的度假庄园消费,当地百姓的收入也越来越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脚步也越来越坚定。

猜你喜欢
新国资助群众
寿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文化“新国潮”:踏浪而来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对麒麟
多让群众咧嘴笑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