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痹通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2018-09-04 09:26王国强郭治波米佳赵芸芸王秀阁
新中医 2018年9期
关键词:肢端传导胶囊

王国强,郭治波,米佳,赵芸芸,王秀阁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2.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北 武安 056300 3.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引发糖尿病足的重要基础因素,发病率高达75%~85%[1]。DPN为不可逆性,以肢端疼痛、感觉减退及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治疗不及时,极易进展形成足部溃疡及坏疽,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2]。DPN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其中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共同机制。目前临床采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氧化等综合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疗效[3],但治疗费用较高。根据中医学理论,DPN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虚血瘀证常见。本研究以益气活血通脉为治则,应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消渴痹通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DPN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3例DPN患者,采取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将入组患者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男30例,女31例;年龄39~69岁,平均(47.6±5.5)岁;DPN病程5~36月,平均(18.17±10.57)月。对照组男29例,女33例;年龄41~68岁,平均(48.2±5.7)岁;DPN病程6~39月,平均(17.94±11.64)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完成治疗者121例,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1例。

1.2 诊断标准 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糖尿病诊断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诊断标准。DPN诊断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2]中的DPN诊断标准,有肢端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表现者,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5项检查中存在至少一项异常;无临床症状者,5项检查中存在2项异常者,即可诊断为DPN。

1.3 辨证标准 依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4]中的相关标准辨证为气虚血瘀证:肢体无力、麻木,如有蚁行,肢端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神疲倦怠,气短懒言,动则汗出,腹泻或便秘,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1.4 纳入标准 符合糖尿病、DPN诊断标准,辨证属气虚血瘀证;年龄18~70岁;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过程符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规定;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血糖控制稳定,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 h血糖≤10.0mmol/L。

1.5 排除标准 入组前2周内应用过治疗DPN药物者;有肝肾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严重的基础疾病者;近1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感染者;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者;准备妊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伴神志不清、痴呆、各种精神类疾病等依从性差者;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

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2组患者均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2]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及药物或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保持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 h血糖≤10.0mmol/L。治疗期间禁服复合维生素、阿司匹林及其他营养神经药物。

2.1 治疗组 给予消渴痹通胶囊[药物组成:黄芪、桂枝、牛膝、豨莶草、黄连、鸡血藤、丹参、威灵仙、全蝎、当归;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长卫药制字(96)1364号],每次1.2 g,每天口服3次,连续服用12周。

2.2 对照组 给予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每次0.5mg,每天口服3次,连续服用12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中医证候积分 参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4]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主症:肢体麻木,肢端疼痛,倦怠乏力,重度计6分,中度计4分,轻度计2分,无症状计0分;次症:气短懒言,肌肤甲错,口唇紫暗,失眠,大便干燥,重度计3分,中度计2分,轻度计1分,无症状计0分;舌苔、脉象不计分。

3.2 神经传导速度 采用上海诺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Neuro Care-D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检测2组患者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3.3 血管内皮功能 观察指标包括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水平。

3.4 安全性指标 包括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并观察其他不良反应。

3.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有分析及检验均以显著水平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拟定。显效:肢体麻、凉、痛等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或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m/s以上;有效:肢体麻、凉、痛等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或神经传导速度提高3m/s以上;无效:肢体麻、凉、痛等症状、体征均无好转,甚或恶化,疗效指数不足30%,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不足3m/s或减少。疗效指数=(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100%。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78.33%,对照组52.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MCV、SCV比较 见表2。治疗后,2组MCV、SCV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CV、SCV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MCV、SCV比较(±s) m/s

表2 2组治疗前后MCV、SCV比较(±s) m/s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 时 间MCV SCV治疗组(n=60)对照组(n=6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左腓总神经38.43±1.27 43.17±1.42①②38.36±1.56 40.71±1.42①右腓总神经39.21±1.35 43.58±1.75①②38.74±1.68 39.84±1.35①左腓肠神经38.64±1.62 42.67±1.34①②38.21±1.64 40.02±1.37①右腓肠神经39.17±1.49 43.24±1.18①②39.27±1.52 41.22±1.61①

4.4 2组治疗前后血清NO、ET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后,2组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E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NO、ET水平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NO、ET水平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n=60)对照组(n=61)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NO(μmol/L)43.68±8.35 62.32± 7.57①②44.17±7.73 48.58± 8.73①ET(pg/mL)81.37±12.36 53.47± 11.25①②82.64±11.72 75.33± 12.16①

4.5 安全性评价 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

5 讨论

DPN以肢端麻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痹证、痿证等疾病范畴。《素问·痹论》云:“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丹溪心法》中有“麻属气血虚,木属湿痰死血”的论述。本病的病机为消渴日久,气阴耗伤,脏腑气血亏虚,血行不畅,病久入络,血脉瘀滞,从而出现倦怠乏力、肢体麻木、肢端疼痛、肌肤甲错等症状。病位在脉络,内及肝、肾、脾等脏腑,以气血亏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6]。吉林省名中医王秀阁教授基于以上病机理论,确立了“益气通脉”的基本治则。本研究所使用的消渴痹通胶囊,方中黄芪健脾益气,为君药;桂枝温经祛寒,鸡血藤活血行血、舒筋活络,为臣药;豨莶草、威灵仙通经活络、祛风湿,全蝎通络止痛,丹参、当归活血养血,共为佐药;牛膝补益肝肾,活血通络,引药下行,以助药性,为使药。全方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气血同补,温经通络,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治。

消渴痹通胶囊用于治疗DPN已有20余年,临床疗效显著,在缓解肢端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方面疗效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MCV、SCV)均有改善,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加服消渴痹通胶囊能促进神经细胞修复,从而有效改善受损的周围神经功能。长期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等因素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破坏,甚至死亡,从而使NO生成减少。而在微循环障碍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会使ET释放增加[7]。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NO、ET水平均得到改善,提示消渴痹通胶囊可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发挥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消渴痹通胶囊可明显缓解DPN气虚血瘀证患者肢端疼痛、麻木、乏力等临床症状,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可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来发挥治疗作用。

猜你喜欢
肢端传导胶囊
肢端肥大症并发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时光胶囊
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相关指标分析
时光胶囊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联合疗法治愈连续性肢端皮炎一例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肢端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